自贸区建设对上海航运业的影响
2014-07-16 17:12 | 航运交易公报 船舷内外
上海自贸试验区占地2878平方公里,包括地理上不连接的4个区域: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和上海洋山港保税区。这4个保税区除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与航运业没有直接关系外,其余3个物流园区和保税区都与上海航运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上海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目标是实现货物进出、投资和金融自由。灵活的监管方式意味着更低的交易和时间成本,有利于企业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企业发展。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方面的开放措施主要有两条:1.建议融资租赁公司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2.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管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对航运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税收、准入门槛以及企业经营范围等方面。中国现行企业注册制度对注册企业有最低资本要求,区内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大大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在区内成立的独立子公司是独立法人,这将提高资产管理和处置能力,同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有助于航运金融业发展。
国际船舶管理
国际船舶管理方面的开放措施主要是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一国船舶管理水平体现其航运软实力。在国外,船舶管理企业发展较早,已经颇具规模,积累丰富的经验。世界排名前五位的船舶管理企业分别是:VShips船舶管理公司、哥伦比亚船务公司、巴伯船舶管理公司、英国东方集团和Executive船舶管理公司。
中国现有的船舶管理企业规模都不大,各大航运企业成立的船舶管理企业大多以原本的机务、海务部门为雏形。中国虽然是世界航运大国,但是船舶管理水平有限,专业的船舶管理企业还属于起步阶段。以上海远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为例,截至去年6月,共拥有船舶47艘,根据《东京备忘录》新检查机制显示47艘船中有41艘为高风险船舶、6艘为标准风险船舶。《东京备忘录》新检查机制还将企业绩效纳入监管范围,船舶管理企业水平将直接影响旗下船舶接受港口国检查的频率。自1月1日开始,低绩效的船舶管理企业将不得不面临更高的监管成本。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可产生“鲶鱼效应”,通过竞争促使中国船舶管理企业尽早提高管理水平与世界标准接轨。
远洋货物运输
远洋货物运输方面的开放措施主要有:1.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2.允许中资企业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中国沿海港口与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
“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与国际船舶管理中“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的政策思路高度一致,即减少相关限制,将筛选和淘汰企业的职能还给市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外,中国现行中外合资国际船舶运输企业外资占比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规定。依据这些规定,企业中外商出资比例不得超过49%。取消外资股比的限制有利于外资航运企业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全资子公司,有效扩大市场竞争,增强中国航运企业活力。
当前中国航运企业处于困难时期,中远和中海等航运企业更是连年亏损,这些航运企业所有船舶中很大一部分悬挂非五星旗。以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为例,截至去年6月该企业共管理船舶94艘。其中,中国籍船舶32艘;香港籍船舶15艘;巴拿马籍船舶47艘。“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政策的落地将改变以往非五星旗不能开展沿海捎带业务的情况,这对于大部分为非五星旗船舶的中国航运企业而言将是重大利好。上海港在沿海捎带业务中处于枢纽地位,集装箱船的靠泊将大大提升上海港的吞吐量,巩固上海港的国际地位。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港区的联动作用。以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为核心的航运金融业务、市场化和规范化的国际航运经纪业务以及国际化的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和运输业务的综合发展有利于提升上海航运软实力,推动上海航运业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