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成本减轻但深层危机显现

2014-10-24 16:58 | tradewinds 船舷内外


原油价格下跌一方面为船东缓解了燃油成本带来的压力,但同时也反映出全球经济存在令人担忧的深层问题—如果新一轮债务危机“卷土重来”,股票市场将再度被恐惧压垮,而一些航运公司也在劫难逃。

对于船东而言,燃料价格下跌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好事—因贸易量时高时低,租金费率持续走软,不断攀增的燃油成本已成为他们“不可承受之痛”。

此前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何在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而原油供应因美国开采页岩油而极为充沛的情况下,油价还能维持在每桶110美元以上的高位?

对此,通常人们都会以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影响来解释,比如“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武装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制造不安,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相持不下等。

上述冲突意味着伊拉克不断增加的原油出口有被“掐断”的风险,而欧美对俄制裁若进一步加剧,可能激怒普京并导致俄方完全切断对欧供气。

现在这样的担忧终于“云开雾散”—自6月份以来,原油价格已大幅降低25%。

周一,布伦特原油(Brent blend)创下4年来的最低记录,至87美元/桶。接着科威特石油部长Ali Al-Omair警告称,原油价格还将再跌10美元。

与此同时,各大投行的分析师也纷纷下调油价预期,而且遭到下调的年份不仅是今年,也包括2015与2016年。

如果油价果真跌到每桶80美元的位置,燃油价格固然将创出奇迹般的新低,从理论上来说,它也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某种“奇迹”。

根据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估算,油价每下跌10美元,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GDP)可增加0.5个百分点。

但与此同时,它也会令目前的经济秩序脱钩。譬如,面对如此低廉的油价,俄罗斯等依靠大宗商品发展经济的国家就将一头栽入萧条。

据相关机构测算,这一价位还将导致多达40%的美国页岩气矿场停止运作。

至于油价突然“转头向下”的背后原因,除了市场意识到美国页岩油已导致供应过剩,以及中东局势虽然棘手但依然可控,最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能够接受,世界经济已陷入尴尬困境这一事实。

9月份的时候,国际能源署(IEA)将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至每天90万桶,这已是该机构连续第三个月作出下调。

尽管没人敢说这会是最后一轮下调,但国际能源署仍坚持认为,随着经济数据转好,需求面将在2015年实现反弹。事实果真会如此发展?至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于华盛顿召开的年度大会上,看不到气氛有任何好转。

2008年的那场信贷危机几乎将全球经济置于绝境,但整整6年过去后,利率水平依然在谷底徘徊。

为了刺激市场,各国央行已纷纷开动“印钞机”。问题是随之而来的廉价货币并未如预期般进入实体经济市场创造机遇,反倒大举涌入金融市场一试运气。

尽管今年初全球股市频创新高,但迄今出现的经济复苏,其实大部分都建筑在越来越高的债台之上。

此外,迹象表明富者继续变得更富,而穷者照旧越来越无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议上,“社会不公”仍然是热门话题,至于如何切实解决,似乎大家还是没什么头绪。

有些圈子的业者甚至怀疑,全球经济(或至少是西方经济)可能会一直走下坡路,比这更糟糕的是债务引发的危机再度来袭。

就在几个月前,股票市场还连续触及纪录高点,但如今却风声鹤唳,开始担心围绕着对冲基金等新生代“影子银行”,一轮的新金融危机已在悄悄酝酿之中。

标普500指数因此连续暴跌3天,被蒸发掉的市值创下2011年以来最甚。

到上周一,这种恐慌波及到航运板块。正如本报另一位记者Eric Martin在报道中称,“在纽约上市的航运股几乎全线受挫”。

这当中以DryShips的跌幅最为惨重,当天大挫21%;而气体船运营商Golar LNG也难逃大劫,市值跌去10%。

或许有人以为,原油价格走跌应能推升需求,从而使油轮运营商从中获益。那么丹麦OW Bunker估算出来的数字会告诉你,油价崩跌究竟能否给此类公司带来好处。

据这家在全球船舶燃料市场占7%份额的供应商预测,4季度将亏损2200万美元。

所以接下来的道路对很多企业而言,都还将崎岖不平。能源成本下降对航运业乃至全球经济的推动作用恐怕要到更长时期,才能最终体现出来。

END

关键词: 燃油油运市场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