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MI细数三大“没想到”

2014-12-10 16:52 | 航运交易公报 船舶金融


今年IUMI大会难得选在中国香港举行,有些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而航运保险市场情理之中的“没想到”,还不止于此。

在今年中国香港召开的国际航运保险联盟(IUMI)大会上,有不少“想不到”的现象,但这些“想不到”并不足以令人意外,因为这个市场发生任何事情皆有可能。当人们还在嗟叹“MOL Comfort”号、韩国“世越号”沉船事故一定会给航运保险市场保赔业务带来重大打击时,IUMI却告诉人们,今年,航运保险业近60年来首次实现盈利;当人们以为航运保险市场就此提振时,IUMI又提出悲观论调。

另外,有关航运保险市场东移早被认为大势所趋,如今,东移已成气候,IUMI呼吁航运保险市场是时候为这一新变化构建新技能。

船舶险业务首次盈利

最近能想到的一起重大船舶事故是什么?是否在“MOL Comfort”号或者“MSC Flaminia”号集装箱船事故之后就难以想起任何船名?这两艘船舶分别于去年6月和2012年7月发生事故,距今已有一两年。但请别怀疑自己的短期记忆是否出了问题,因为当下海上保险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近12个月来没有任何真正重大的事故发生。

去年12月“Maritime Maisie”号上了新闻头条,但只是因为在其发生事故之后的将近100天内都未能找到避难港,而非因为事故损失规模。

当然,近两年并非没有重大事故。今年4月在韩国发生的“世越号”沉船惨剧,近300人在事故中丧生。去年8月,菲律宾籍滚装船“St Thomas of Aquinas”号和散货船“Sulpicio Express Siete”号发生碰撞后沉没,造成120人死亡。但IUMI表示,上述两起事故除了人命伤亡情况惨重外,并没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国际海上保险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世越号”方面,尽管由韩国航运协会运作的Haewoon保险计划所承担的责任险金额高昂,但船壳险只有800万美元不到。除了Navigators保险集团提到“世越号”事故的航运责任险使其劳和社辛迪加遭受220万美元的损失,除此之外“世越号”事故几乎没有受到再保市场的关注。“St Thomas of Aquinas”号方面,其事故也没有在国际海上保险市场激起涟漪。

重大船舶事故的缺失使得全球船舶险行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今年第一次盈利。这个时期的一个显要现象就是自“泰坦尼克号”起就记录了许多重大海难的劳氏重大损失纪录簿几乎已不再使用,因为没有任何新的案件可以添加进去。两家全球最大的海上保险协会——劳和社和北欧海上保险协会(CEFOR)的最权威数据也证实了这一喜人趋势。

市场或面临长久疲软

尽管大型船舶海难发生频率不高,却难以改变航运保险市场的低迷状态,IUMI对今年的航运保险市场也给出了并不乐观的预期:可能长久疲软。

IUMI表示,未来航运保险的保费水平可能从现有的低位进一步降低。曾经被看作可能成为疲软市场转折点的“Costa Concordia”号事故虽然造成了巨额损失,却没能对市场带来实质性影响,而且承保容量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保险经纪人表示,他们仍能得到折扣,且迄今没有得到保险人的任何阻拦,也没有感到保险人任何要说“不”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情况表明保险人对于索赔越来越为难,也希望有人能够挺身而出改变市场的疲软现状。

伦敦船舶联合委员会主席Peter Townsend质疑看起来将长期疲软的市场究竟是否已经是新常态,他警告说,如果重大案件缺失只是短暂现象,以后将有问题产生。Townsend说道:“如果这只是昙花一现,那将带来很多困难,因为我们必然用巨额的保费去为工作损失买单。”

根据CEFOR的报告,上半年仅有一起案件超过1000万美元。CEFOR表示重大案件之少超乎寻常,同时也警告发生重大案件的可能性并没有消失,随着高附加值船舶数量的增多,风险也在不断提高。

全球船舶险市场疲软的同时,也有航运保险企业的效益十分好。挪威船舶险俱乐部最近报告,去年下半年盈余3160万美元,足够保证10%的保费退还给互保会员。在劳和社伦敦保险市场,Beazley辛迪加的Clive Washbourn去年的综合赔付率为72%。

总之,近两年并不高发的重大船舶海难事故并不能改变海上保险市场疲软的现实,疲软现状究竟需要多久才能恢复?目前难以乐观作答。

东移已成气候

在此次大会上,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即会议举办地难得移师东方,选在中国香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航运保险市场从有“东移渐成气候”转为“东移已成气候。”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为变化的世界构建专业技能”,而这变化,正是经济发展势头从西方转移到东方的变化,这是情理之中的变化,而想不到的是,变化来得太快。

当前,世界5个最繁忙的地区间贸易路线中有4个涉及亚洲。根据IMF预测,新兴市场和亚洲发展中国家从中期看,将很大程度上保持6%~7%的年经济增速,领先发达经济体预期的2%。这将进一步提升亚洲在国际贸易和货物运输上的重要性。

目前船舶建造绝大多数发生在亚洲。根据各种统计数据,通过吨位计算,亚洲占全球订单的90%,其中以中国和韩国为主。随着货运量以及船舶制造、所有权和管理方面的有利趋势,航运相关服务的提供商越来越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亚洲市场上,中国在航运相关服务方面拥有极其广阔的前景,包括保险。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很多中国航运企业,像招商局国际、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东方海外国际,都是世界行业领导者。

为了适应保险东移的变化,IUMI已经投入巨大的努力来加强成员对中国市场的认识。2011年开始,中国的航运保险保费已包含在IUMI的全球航运保险报告中,这一数据让人印象深刻——在亚太地区占据超过1/4,与日本并驾齐驱。考虑到国家的大小,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及其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伙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驱动力,中国将对亚洲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香港一直是内地在航运、贸易和金融国际化进程上的关键参与者。香港是第一个境外人民币流通的地区,2011年,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计划扩展到覆盖整个内地。今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贸易及其他经常账户交易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迄今,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和贸易商接受人民币结算,以减轻其汇率风险。最新数据表明,去年中国对外贸易交易金额的20%以人民币结算(2010年仅为2%)。香港在服务人民币结算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去年位于香港的银行共结算人民币贸易总额高达3.8万亿元人民币,是2010年的10倍,而内地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同期金额为4.6万亿元人民币。

除了贸易结算,作为国际化进程的一部分,人民币也成为一个可行的投资单位,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包括债券、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未上市的共同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人寿保险保单和货币期货等。这些投资产品大多数只在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的香港提供,估值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IUMI认为这些新形式将对海上保险产生两方面影响,首先,中国企业倾向与海外同行开展以人民币结算的业务,而这很可能包括航运保险服务。第二,进一步扩展渠道部署从离岸市场收取人民币保费资金。IUMI希望看到有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来满足中国企业需求。

为了成为国际性企业,中国不少航运“大佬”都在尝试“走出去”,中国政府鼓励一些积累了大量资本的国有企业,增大全球市场参与度及海外投资,以此作为企业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向。内地企业已经熟悉香港的操作方式,充分利用香港作为全球商业中心地位和多币种、多渠道的融资平台,以及流动性和财务管理服务。对于国际性保险企业,香港自身定位于为保险及其他领域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扩展客户群并保持蓬勃发展和高品质服务需求,帮助内地企业管理区域性和全球性经营活动,防范风险。

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海外交易和风险管理需求会增加,这是IUMI嗅到的商机。IUMI希望各大保险商要充分熟悉中国市场,研究中国航运企业的保险需求,制定更多的航运保险产品,为变化的市场构建新的服务技能。

END

关键词: 航运保险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