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隐秘所有权: 规避制裁与助推非法航运贸易的隐秘手段

2025-10-16 20:57 | 劳氏日报 船市观察


据财新网报道:“就在10月14日,装载4870个标准箱(TEU)的美森轮船“MATSON WAIKIKI”号靠泊上海港,根据中国交通部公布的收费标准,其30224净吨将被收取1209万元的特别港务费,成为首艘缴纳该费用的涉美船舶。“

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船舶收取额外港务费。

(一)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船舶所有权的船舶;

(二)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

(三)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

(四)悬挂美国旗的船舶;

(五)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中由中国建造的船舶免于缴纳。仅进入中国船厂修理的空载船舶,以及其他经认定予以豁免的船舶免予缴纳。 收费标准为首年每吨400元人民币,后续逐年递增,到2028年将提高至每吨1120元人民币。

港口费对船东、金租、贸易公司的影响

在当今愈加复杂的海事合规环境下,我们看到全球监管机构正在加大对海事贸易的审查力度,2025年中美互相加征的港口费,是航运业和贸易领域里一次重要的政策交锋。其中一个重点,关注隐匿最终受益所有人的复杂所有权结构、及其背后的最终受益人(UBO)而这一收费条件,对于开展全球贸易的企业例如船东、金融租赁公司、大宗商贸公司来说,不仅仅是“多了一笔费用”那么简单,除了直接利润被吞噬,还会引发从成本结构、运营策略,甚至到商业模式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无疑给行业内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更多对信息的需求。仅靠标准的船舶筛查已远远不够。

UBO的定义

所有权结构的核心问题在于明确谁是船舶的最终控制方。而 “最终受益所有人”(UBO)这一概念,正是解答此问题的关键。

对于UBO的识别标准通常包括:

直接或间接拥有一定比例(如25%)以上股权的自然人。

通过投票权、董事会任命或其他方式对公司或船舶实施实际控制的自然人。即便其姓名从未出现在公开信息或公司备案文件中。

准确识别最终受益所有人(UBO)不仅是合规操作的最佳实践,更是监管层面的硬性要求。

在海运业,这意味着埋藏在层层控股公司或合资企业中的所有权股份仍然可能引发制裁风险。如果未能规划这些关系,合规流程就容易受到隐藏风险的影响。

为了满足企业合规要求,Lloyd’s List Intelligence为涉足航运贸易的用户重磅推出了最新产品Ownership Intelligence,旨在为风控及合规部门打造给高效筛查:挖掘多层级所有权结构,锁定最终受益所有人,找出传统筛查方法遗漏的、隐藏在船舶与公司背后的受益方(筛查持股比例是否达到25%及以上);

自动匹配识别符合国际监管要求的 “50% 原则”,通过算法来协助筛查识别受制裁实体及其壳/子公司;

为业务与战略部门精准锁定决策人:深度了解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关联企业网络,评估潜在的利益冲突,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我们深知,所有权核查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将上述实践内化为常规操作,就能有效保护企业免受贸易中隐性风险的威胁,这一点毋庸置疑。

最后,总部位于美国夏威夷的Matson公司,运营的集装箱船舶常年在洛杉矶和上海之间往返。根据劳氏Seasearcher数据显示,这是Matson Maui这条船的目前的轨迹,预计在10月30日达到上海,在得知自己兄弟船舶收到特殊港费收据之后将会如何动向?他会因此变更航线吗?欢迎留言提出您的预测。

END

关键词: 特别港务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