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条绿色航运走廊迎来“里程碑时刻”
2025-10-21 20:38 | 中国交通报、上海交通 船舷内外

作为美国第一大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是连接亚洲与美国市场的重要枢纽,早在2022年1月,上海港和洛杉矶港就共同倡议建立了“绿色航运走廊”。10月20日,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这一跨太平洋的首创合作项目,成功完成第一阶段里程碑目标。
由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推动的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GSC)已成功实现其第一阶段的里程碑目标,包括扩大岸电基础设施以满足 100%为集装箱船提供电力、部署具备全生命周期低碳排放能力的船舶以及扩大可持续燃料的加注业务。
2025年3月,合作伙伴相聚在长滩港举行了第二次线下会议,在会上,走廊再次确认了合作伙伴对走廊目标的共识,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应对挑战所需采取的额外行动,并成立了第四个工作组(即指标和评价工作组)来专门关注指标与评价。其中,上海港、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已实现集装箱泊位岸电100%覆盖,减少船舶靠岸时的排放,改善当地社区的空气质量。
10月20日,走廊合作伙伴在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发布其第二份《年度进展报告》。报告重点介绍了自绿色航运走廊启动以来,特别是在过去一年中合作伙伴关系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并概述了为实现未来里程碑而计划采取的步骤,包括在2030年之前展示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集装箱船舶部署的可行性。
绿色航运走廊是指在两个及两个以上港口间航线上的船舶采用绿色燃料,并需要配套完善的相关方合作模式、充足的替代燃料供给和货运量需求,以及支撑性政策与法规。
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是全球最早启动的绿色航运走廊。2022年1月,上海港和洛杉矶港共同倡议建立“绿色航运走廊”,旨在实现上海港和洛杉矶港之间以最清洁、最低碳的方式进行港到港货物运输。
“上海和洛杉矶之间的贸易往来相当频繁,如果这条航线污染量能减少10%,那这将相当于减少洛杉矶港一整年的污染量。” 美国洛杉矶港务局执行董事尤金·赛罗卡的话,印证了这条黄金航线的减排价值。长滩港也在合作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建成全球首个零排放终端,其港务委员会委员莎伦・韦斯曼坦言,上海的技术显著提升了当地运营效率。
2024北外滩国际论坛现场,上海港与汉堡港宣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绿色航运走廊,将上海港绿色合作版图延伸至欧洲。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在码头岸电建设、绿色燃料加注基础设施、政策协同等领域深度协作,推动停靠上海港和汉堡港的船舶尽早实现碳中和。目前,该走廊的合作伙伴中远海运集运在上海港—汉堡港绿色航运走廊上已部署了AEU3/AEU7两条定期欧洲航线,并积极实施IMO碳强度指标要求,为航运行业提供低碳航运运营实践。汉堡港已完成船用燃料的港口准备等级分析,已具备LNG加注能力,并计划今年首次开展甲醇加注作业。
当前,共建绿色航运走廊正成为上海港加速绿色航运进程、扩大与国际港口合作的新引擎。近日,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绿色甲醇加注船精准对接靠泊集装箱船,与此同时,墨尔本港的合作伙伴正通过视频同步观测这一操作。随着上海港与全球关键港口的绿色航运走廊陆续成型,这座连续15年蝉联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冠军的港口,正在定义全球航运脱碳新范式。
根据上海港—墨尔本港绿色航运走廊联合倡议,上海港和墨尔本港重点推进绿色可持续港口建设,同时促进运营活动的脱碳转型与整体可持续发展进程,并定期开展知识分享、技术交流和能力建设,持续推动绿色航运的理念传播和技术推广。
绿色航运走廊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坚实的政策支撑与产业基础。2024年10月,上海市政府密集出台《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与《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形成“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前者提出2027年远洋船舶绿色甲醇消费量突破10万吨,后者则勾勒出2030年初步建成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中心的蓝图。
据悉,绿色航运走廊的建设成为航运绿色转型实际落地的关键环节,世界航运公会(WSC)将绿色航运走廊定为实现零碳航运运输的6个关键途径之一。上海的绿色航运走廊建设,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也将进一步推动全球航运业朝着低碳、零碳的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