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超大型集装箱船回归红海

2025-11-04 10:08 | 劳氏日报 船舶动态


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号正准备通过苏伊士运河,这可能成为首艘重新进入红海航线的联盟运营亚欧航线船舶。

此举或表明船公司正在谨慎测试大规模回归的可能性,尽管该地区的航运流量仍远低于危机前水平。

在法国海军护航下,达飞仍维持在红海的有限航次。

载箱量为17,859TEU的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 号(IMO:9706891)已于上周末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了红海。

这是自2024年初以来第一艘回归红海的由联盟运营的超大型集装箱船。

由于胡塞对商船的多次袭击,该地区的航运量在过去近两年里已大幅下降。

Benjamin Franklin号部署在“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亚洲至北欧的“NEU4”航线上,联盟成员包括达飞(CMA CGM)、中远海运和长荣。

船舶追踪数据显示,其10月25日离开英国南安普敦后,目前正行驶至埃及的赫加達港(Hurghada)附近。

上周五,其AIS系统显示的目的地曾为马来西亚巴生港,但目前已改为“for orders”.

在开往欧洲的正程航线上,该船与多数类似规模的亚洲—北欧贸易集装箱船一样,经由好望角绕行。

目前尚不清楚这次航行是否意味着船队将更广泛地重返该地区。达飞集团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根据Lloyd’sList Intelligence的数据,与2024年相比,今年曼德海峡(Babel Mandeb Strait)的集装箱船通过量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

对于载箱量超过14,00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复苏更为缓慢。

今年前九个月,仅有6艘载箱量在15,000至16,000TEU之间的船舶完成13次通行——全部由达飞运营,服务于亚洲—地中海航线。

Lloyd’s ListIntelligence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以后,苏伊士运河尚未有载箱量超过17,000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通行。

数据显示,达飞集团是冲突期间少数仍继续穿越该地区的班轮公司之一,今年平均每月约有16次通行。

据报道,其船舶在通过该地区时由法国海军护航,以防范胡塞武装的袭击。

Benjamin Franklin号的此次行动,发生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斡旋的以色列与哈马斯停火协议于10月10日生效之后。该举动曾重新点燃了对加沙和平的希望。

这项停火协议也提升了红海航线逐步恢复的预期,尽管分析师和承运人普遍认为,在明年年初之前,大规模恢复航运的情况仍不太可能出现。

然而,加沙的平静依然脆弱。

上周,以色列对这一被围困的地带发动了新一轮致命空袭,称哈马斯违反了停火协议,包括在交还一名人质遗体时造假。

这种局势波动意味着,大多数航运公司,尤其是西方主要运营商,在短期内都不太可能重新将船队大举调回红海航线。

Benjamin Franklin号由中国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2015年11月交付。

该船以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命名,曾因在同年12月成为首艘挂靠美国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分别停靠洛杉矶和奥克兰)而闻名。

在2016年4月最后一次访问美国港口后,该船被重新部署至亚洲—欧洲航线。

END

关键词: 红海航线达飞海运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