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盾”无滤器支路电解压载水管理系统成功通过首轮海试

2025-11-12 09:29 | 国际船舶网 配套动态


2025年11月8日,由南通远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自主研发的“海盾”BOS EC-2000 Ex型无滤器支路电解压载水管理系统在“山鹰座”油轮上顺利完成首轮海试,标志着“海盾”无滤器支路电解压载水管理系统的USCG认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从技术图纸到实船验证,这一成果凝聚了多方协作的智慧与团队的匠心,全面展现了公司从研发到实船应用的全链条技术能力。     

作为继成熟应用的紫外压载水系统后推出的首款电解技术产品,此次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正式构建起“紫外+电解”双技术矩阵,公司也一举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掌握紫外和电解两大核心压载水处理技术的制造商。这一战略布局不仅丰富了产品组合,更彰显了企业在船舶环保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为不同船型客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可靠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绿色船舶配套领域的关键技术地位。

协同攻坚  凝聚多方合力   

 本次海试的成功得益于各方的深度协作。中远海运能源在船舶资源协调上提供了关键支持,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凭借专业的船舶改造工程能力全力配合系统安装与船坞保障,确保了系统顺利安装。在技术验证层面,中国船级社(CCS)自海试船确定之初就深度参与,从技术规范解读到安装检验提供专业指导。挪威船级社(DNV)全程参与,全面审核系统设计资料、优化实验方案并实船验证系统安全性能,共同为海试的权威性和规范性保驾护航。   

 面对设备安装精度高、系统联调复杂等挑战,在多方支持下,南通远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研发、设计、安装、调试团队进行了充分筹划、协同作业,保证设备顺利上船安装。在走水运行调试期间,团队成员轮班值守,连续攻坚,最终实现了“海盾”无滤器支路电解压载水管理系统与“山鹰座”油轮的高效集成,为海试测试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破局  攻克水质难题   

“海盾”BOS EC-2000 Ex型压载水管理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创新的“大排量处理+无滤器支路电解”技术路线。与传统压载水管理系统相比,该技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取消了压载水管理系统中50μm的精过滤器,转而采用先进的无滤器支路电解工艺技术仅需加药处理直接对压载水进行生物灭活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压载水处理系统在高浊度、高悬浮物、高藻类等挑战水质下易堵塞、滤器频繁清洗的行业难题,降低系统维护成本并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     

为确保系统性能得到全面验证,本次海试设置了严格的测试流程。在DNV生物专家的现场见证下,由国际权威检测机构DHI实验室专家负责进行生物有效性检验,并在现场完成“压载、排载”全流程取样检测。经检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D-2排放指标, “海盾”BOS EC-2000 Ex海试系统还成功获得CCS颁发的D-4压载水管理证书,标志着其技术合规性与可靠性获得权威认可。

“紫外+电解”双技术矩阵  赋能航运绿色转型 

此次无滤器支路电解压载水管理系统海试的成功验证,不仅验证了支路电解技术的成熟可靠性,更标志着“海盾”压载水产品正式形成“紫外+电解”双技术矩阵,为船舶环保装备市场注入强劲动能。作为已成熟应用的核心技术,紫外技术方案在处理流量1200 m3/h以下的工况和清洁水质中优势显著,凭借能耗低、操作简便、无化学副产物的特点,长期获得中小型船舶客户的认可,成为压载水市场主流选择之一。     

而此次成功验证的无滤器支路电解技术,恰好弥补了紫外技术在复杂工况下的弊端,在高浊度、高悬浮物等复杂水质环境中展现出抗干扰性强、处理效率稳定的独特优势。两大技术形成精准互补,让公司能够根据不同船舶的运营环境和具体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最优解决方案,全方位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压载水处理需求,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船舶压载水领域的竞争力。

迭代升级  深耕环保新赛道     

首轮海试的成功,既是“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双技术矩阵的里程碑,更是公司深耕压载水处理技术领域的新起点。接下来,公司将联合各方继续推进后续海试,重点验证系统在复杂海域条件和长期连续运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全面夯实技术商业化应用基础。同时,南通远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还将深度复盘首次海试收集的运行数据,聚焦能耗优化、智能化控制、运维便携性等方面对系统进行持续优化,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矩阵构建,推动该技术在更多船型、更广泛场景的应用。     

未来,南通远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将继续以“驱动绿色航运技术革新”为使命,携手行业伙伴,为全球海事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海盾智慧”与“海盾方案”。 

END

关键词: 南通远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