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船厂遭遇撤单

2008-11-17 11:08 | 本站原创 订单动态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至1615点。据悉,航运局势的恶化已导致江浙小型造船厂被船公司撤单。但上海国有骨干造船厂局面尚属稳定,且有新单到手。

江浙船厂遭遇撤单

据悉,上海浦东一家国有散货船厂新近遭遇国内某大船公司的合同变更,原计划被腰斩,船公司放弃建造合同里的附加船。双方都强调并非撤单行为,只是一次正常的订单调整,合同条款和行业规则都允许双方在必要时停建附加的船舶。

江浙一些民营小型造船厂则遭遇了货真价实的撤单。由于船公司80%的船款来自银行,在银根紧张和市场疲软的双重冲击下,船公司已无心恋战,个别船公司宁可丢失定金也坚决撤单。据中远集团航运专家吴明华解释,造船厂接单以后,便采购钢材、添置设备、落实船坞,船公司的撤单确实有损造船厂的利益,需要弥补。撤单事件一般没有赢家。

吴明华指出,韩国造船量全球第一,撤单情况比中国更严重。韩国仅上市造船企业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8月上旬便发生7批船单撤销案,被撤销31艘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合同造价大约30亿美元。

新运力偏逢需求疲软

集装箱船、散货船目前都不受市场宠爱。集装箱海运随着中国出口增速的放缓早已走弱,曾经一马当先的干散货运输也今不如昔。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于10月13日跌破2000点,较最高点缩水80%,而且下跌势头未见遏制,昨天跌至1615点。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中东海湾经印度西海岸到中国的散货船已出现“零租金”。但新增的运力仍压向市场,全球造船厂手持订单达6.02亿载重吨,其中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分别为1.87亿载重吨、2.96亿载重吨和630.6万标准箱,分别占现有船队运力的47%、71%和53%。(国际船舶网)

END

关键词: 船厂撤单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