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造机商面临五大难题
2009-09-14 09:37 | 中国船舶报 船配市场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分析,鉴于2012年后船市再现火爆的可能性不大,而届时国内船用柴油机的产能将极大地释放,我国船机生产能力过剩在所难免。这种市场供需矛盾将使船机制造商不得不面对接单难、遭遇撤单、国外企业低价倾销、回款及技术引进难度加大等问题,市场竞争可能会十分残酷。
第一,前几年船用柴油机“一机难求”的现象将难以出现,造机企业将面临“接单难”的困境。目前,由于金融危机的来袭使船市骤冷,国内船用柴油机市场也随之步入寒冬,不少企业的新接订单量同比下降80%以上,甚至有企业出现零接单的现象。可以说,当前船机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生产能力充足与需求严重不足”,而且这一市场变化几乎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不少企业甚至还没有思想准备。
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虽然国内一些老牌船机生产企业还存有船市兴旺时承接的“旧粮”,一两年内还不至于出现“断粮”问题,但一些新建柴油机企业尤其是手上没有多少订单的企业,面临的问题很严重,新建产能一旦释放,这些企业就有可能面临设备闲置的风险。因此,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放缓扩充产能的步伐。
第二,目前已有船机生产企业遭遇到订单被撤,或被要求延期交货、修改订单型号规格等问题。这将导致合同频繁变更,企业只能被动调整生产计划,致使效率下降,资源浪费。以国内一家大型低速机生产企业为例,金融危机以来,船厂多次要求变更交货期,而且不少产品的交货期被调整了四五次,导致企业生产计划也频频跟着调整。
第三,国外船机制造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同样受到很大影响,为了维护其竞争优势,不少企业采取向我国进行低价倾销的策略。其中,韩国向我国出口的主机比在本国的售价还低,再加上韩元持续贬值,韩国柴油机的竞争力增强。而中国企业受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等限制,在价格方面与国外厂商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势必对我国船用柴油机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第四,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船厂资金紧张,很多船厂采取延期付款的手段来降低成本,这使得船机生产企业的货款回笼压力不断加大,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明显增加。
第五,当前形势下,欧洲、日本、韩国等国造机商为保持竞争优势,在对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等方面增加了限制。而以引进技术为主的我国企业尚未形成经济规模,没有进行有效联合,且对部分许可证产品的技术仍未消化、吸收,研发设计的水平还不够高。
为尽可能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船机制造商应该在现阶段充分抓住《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的机遇,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此外,我国船机制造商还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危机。
在经营方面,造机企业应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寻单、跟单、抢单”,尤其对有意向的客户进行跟踪,第一时间掌握其签单意向,努力承接新订单。
在管理方面,我国企业应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使生产计划更具弹性,以适应生产计划被动调整等情况,同时注重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出现交付难的情况。
在生产方面,由于金融危机使柴油机配套成本随之下降,造机企业应加速生产流程和采购流程的改造,加强产品成本预测、实际成本分析等工作,对影响产品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跟踪、控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造机商一方面应做好法律方面的准备工作和应对预案,注重合同条款,针对可能发生的弃单情况,检查合同有无漏洞,着重关注可能有争议的条款;另一方面要积极减少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回流,防止出现呆坏账,努力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