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服市场:不见乐观
2015-06-02 17:19 | 航运交易公报 海工市场
国际油服市场拉开整合大幕,中国油服市场则尚未见整合迹象。部分中国油服企业去年业绩甚至达到优良,但作为行业标杆的中石油却不容乐观。
国际油服市场上,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等大佬都在求整合,求抱团,并展开大幅裁员行动。根据海外资料,估计今年海外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规模为3717亿~4026亿美元,降幅8%~15%。相较国际油服市场,中国油服市场虽未见裁员,但日子也不好过。
受累油企投资收缩
不久前中海油宣布,今年资本支出计划为700亿~800亿元,较去年预计的1083亿元下降26%~35%,也低于2013年924亿元的资本开支,其中用于勘探的投资费用跌幅更是达到38%。业内人士分析,以中海油为最主要客户的中海油服,尽管去年业绩表现抢眼,但今年工作量无疑受到影响,其43座钻井平台中,仍有部分未获得全年服务合同。
中石油去年资本支出为2917亿元,较2013年的3187亿元下降8.5%,其中勘探投资2215亿元,同比下降2.16%,今年勘探投资预计为2002亿元,同比进一步下降。
另一家油气企业杰瑞股份去年年报显示,由于国际油价超预期快速下跌,油气开发资本开支大幅下滑,企业因此承受巨大系统性风险,导致业绩增速下滑至三年来最低点。
油气企业与油服企业向来捆绑在一起,没有油气企业的发展,油服企业不可能有足够的工作量支撑自身发展。同时,没有油服企业对技术、人员和资产的投入,油气企业也很难有高效的产量。中海油服董事长刘健表示,鉴于最主要客户中海油投资的收缩,中海油服愿意在价格上作出让步,与大客户共度时艰。
“当油价下跌40%~50%,油服企业将作业成本降低10%,甚至30%,这样才能度过冬天。如果油气企业和油服企业相互压价,结果就是油气企业得不到相应技术,油服企业得不到相应成长空间。”某国际油服企业中国区高管指出,行业寒冬之际,油气企业和油服企业应“携手过冬”,通过技术和管理模式升级,使勘探开采总成本降低3%以上。
为应对油服市场的寒冬,大型油服企业基本选择降低服务费,而一些民营油服企业则另辟蹊径。中国石油装备领域主要供应商之一的科瑞石油,已在内蒙古获得小型石油区块,准备设立非常规油气研发中心,进军油气勘探开发上游领域,即向油气企业转型。一些中国民营油服企业则走出国门,开始到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收购油服企业甚至油田。
首季业绩普降
去年是油气行业景气出现巨大变化的一年,尤其是油价在四季度出现大幅跳水,但从去年年报看,一些上市油服企业业绩不俗,尤其是中海油服,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根据5月份《航运交易公报》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创富榜》榜单,收入前十位的港航船企中有4家是海工及海工相关企业,其中中海油服以329.93亿元的收入位列第七位,同比上升3位;在净利润榜单上,中海油服以75.2亿元蝉联榜单第一,海油工程以42.67亿元排名第四,同比上升3位。
中海油服去年年报显示,继续保持中国近海油田服务市场的主导地位,为中国近海提供物探与工程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和船舶服务。去年,该企业来自国内的收入达229.0亿元,占总收入的69.4%。
去年,中海油服运营的“海洋石油981”在南海中建南区块的深水钻探总包项目和陵水17-2深水探井作业中,平均作业时效达98%以上;在南海深水钻探总包作业中,自主研发的ELIS测井系统及高端测井装备、深水钻井液、固井水泥浆体系等一批新技术实现了深水领域的成功应用,取得了“零事故、零污染、零故障”的业绩;在亚太区域,印度尼西亚市场的业务规模和客户均有所增长,“南海6号”钻井平台全年合同作业饱满;在美洲区域,第3座自升式钻井平台COSL Hunter和第5套模块钻机COSL7相继投入运营;成功进入卡塔尔市场,阿联酋测井服务合作模式优化后业务量增加;在欧洲区域,中海油服运营的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各项作业指针同比均有进一步的提高。
这些业绩亮点确实是中国其他油服企业不可比拟的,但今年,中海油服就没有那么“走运”了。根据中海油服官方说法,受去年下半年油价大幅下跌影响,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勘探工作量迅速下降,物探采集和处理业务全年工作量不足,在国际市场上的3座钻井平台出现下半年合同结束或提前取消的现象,今年将是充满重大挑战的一年。果然,中海油服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98亿元,同比下降6.7%;归属于上市企业股东的净利润为9.7亿元,同比大降31.2%。一季报把业绩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受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减小影响,大型装备使用率不饱满。
去年业绩同样飘红的海洋工程,今年一季度表现也不理想。根据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2.71亿元,同比下降26.4%;归属于上市企业股东的净利润为2.36亿元,同比下降25.36%。
尽管中海油服和海洋工程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家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油服企业,但其市场份额仍然不够大,还不足以代表整个中国油服行业。
中石油拥有国内一半以上的钻机、近70%的市场和人员,中石油旗下油服企业的表现,大体应能反映中国油服市场的现状。然而中石油旗下的油服企业并未上市,具体业绩并不清楚,而从中石油的去年年报与今年一季报中,我们很难读出乐观。
中石油去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7300亿元,同比下降1.06%,实现净利润1238亿元,同比下降12.07%;今年一季报显示,实现归属于上市企业股东的净利润为61.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2%。经营业绩不理想的直接原因是油气企业国内投资减少,更深层次原因则是服务板块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中国石油行业上游几乎没有多元主体投资,油服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差,企业自我调整能力弱。
无良方治顽疾
看中国油服市场,总体走势令人堪忧,这既有时事因素——油价低迷令油气企业减少海工投资,导致油服企业业务受影响,也有更深的顽疾。
某油服领域资深专家表示,中国油服行业很难有创造力,因为油服企业的客户主要是油气田的控制方——油气企业。油气行业由于资源、技术、资本的高壁垒,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呈现寡头竞争的格局,因此油服企业非常依赖于大型油气企业,油气企业的勘探和开发支出直接决定了油服行业的市场空间。油服是以油田为主要服务场所,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生产提供工程技术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钻井完井、测井录井、油气开采和油田建设等方面的服务,技术资金密集、门槛高。
国际上一些大型油服企业与油气企业没有资本上的关联,彼此就是服务商与客户的关系,没有资本纽带,因此这些大型油服企业就有更强的市场竞争意识,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会充满技术创造力,没有过硬的技术,就拿不到合同。中国油服企业基本都是油气企业旗下的子公司,往往仗着“背靠大树好乘凉”,没有技术大多去国外购买,不创新也不担心会在市场中成尸。
面对缺乏创新动力的顽疾,一些专家表示没有良方:“只有让更多的经营主体出现才可以缓解一些问题,不过,目前民营企业做不了这些事情。眼下,我们也不指望中国油服企业能像制造业一样慢慢‘走出去’。”如果想真正从国内市场中“走出去”,专家建议应与国外企业合作,“借助已有的平台或声誉,吸取经验教训,将来油服市场一定会慢慢打开。”
“尽管受油价拖累海工市场不景气,但油气开发不会停止,油气服务的需求趋势是上扬的。不过中国油服市场三五年内不会打开,没有十年时间难以成功。”专家补充道。
近观中国油服市场,嗅不到利好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