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粤新打造顶尖海工船
2015-12-08 23:12 | 南方日报 船厂动态
放眼全球,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作为广东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平台,珠海担当重任。
伴随国家南海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西部为主阵地,珠海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形成包括深海水下装备制造、港口机械制造、海洋工程船舶制造、船用中速机、低速机制造等在内的产业集群,成为广东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海争当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的重要力量。
珠海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粤新”)是最早一批落户珠海的海洋工程船舶制造企业,自2009年建厂以来,这家公司已成功交付35艘工程船,仅去年产量就达到10艘,客户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近几年来,太平洋粤新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从单纯代工到创造设计的华丽转身,目前正逐步跻身第一梯队。目前,太平洋粤新正全力建设二期项目,预计年底竣工,二期投产后,太平洋粤新产能将提升30%。它的发展壮大,有望为珠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技术领先 海工产品抢占 全球顶尖市场
在斗门富山工业园的海岸线上,停泊着一艘总长71.5米,宽16.6米,总造价1.5亿元的海洋工程船。该船将用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起锚、抛锚、拖带及物料供给,即将交付给新加坡POSH工程船公司,成为珠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今年的发展亮点之一。
这艘“巨无霸”,由目前珠海最大的船舶装备制造企业——珠海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据了解,太平洋粤新总投资约2亿元,是富山工业园挂牌后投产的第一个大型产业项目,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辅助船舶的研发与建造、生产制造海洋石油平台供应船、大马力消拖两用拖轮以及承接船舶维修等业务。
自2009年建厂以来,珠海太平洋粤新公司已成功交付35艘工程船,仅去年产量就达到10艘,客户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10艘的任务量已经是我们的满负荷生产量了。”珠海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世伟告诉笔者,今年以来公司已接到了15艘船订单。
据了解,在海洋开发工程船方面,挪威、新加坡等国家一直是国际造船水平的标杆,而韩国、泰国、中国等国家凭借优良的制造技术以及相对占优的成本优势逐渐成为后起之秀。
太平洋粤新则是中国海洋工程船制造领域的“新秀”。
黄世伟透露,目前,珠海太平洋粤新已交付的海洋工程辅助船舶、海洋石油平台供应船、大马力消拖两用拖轮是国内同行业的领先产品,而公司采用的大功率船舶动力定位与控制系统、船用大型齿轮箱及推进系统、海水淡化设备-反渗透海水制淡装置、DP2(动力定位系统)、ACON(综合报警系统)等高端技术系统,均已达到国际一线水平。
“优质的造船技术是公司产品打入国际一线市场的重要原因。投产以来我们交付客户35艘工程船目前还没有出现在大问题。目前在海洋工程船、平台供应船方面,太平洋粤新的产品占据新加坡、马来西亚较大的市场份额。”黄世伟说。
逆市扩张 二期项目建成后产能增加30%
尽管一期工厂占地已达15万平方米,但经过近4年的高速发展,公司生产能力已跟不上订单不断增长的需求,一期工程中船台车间不足、组装车间偏小等问题,对太平洋粤新今后的壮大形成一定制约。
为此,在今年2月,太平洋粤新正式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该项目总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接近1亿元,将新增船台车间、组装车间、仓库、码头、钢架桥等。
笔者近日在太平洋粤新制造基地看到,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正紧张地进行二期工程尾声建设。“目前二期的生产车间已于11月中旬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其余工程将于明年3月初全部建设完工。”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厂长郭炳华介绍,待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太平洋粤新每年可以多造5艘船,年产能增加30%,达到13亿元。
这样的逆势增长,彰显太平洋粤新的发展底气。
据了解,近两年间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位震荡,国际海洋油气开发巨头纷纷推迟勘探开采计划,为海工装备制造业带来了不小冲击。国内有些船厂甚至出现了客户弃船毁约的情形,国际市场的低迷同时引起了国内行业生态的恶化,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
“行业的低迷同时也是行业的机遇。”在黄世伟看来,行业低迷对小企业而言是个沉重的打击,但对有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企业却是个很好的机遇,“国际油价不会持续走低,市场会重新兴旺起来。待市场重新走高,太平洋粤新的提前布局、逆势拓产扩能将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太平洋粤新代表产品
海洋平台三用工作船(AHTS)
海洋平台供应船(PSV)
海洋拖轮(TUG)
轻型海工辅助船(LCV)
专访
太平洋粤新总经理黄世伟:
自主创新是赢得竞争的“利器”
仅用了几年时间,珠海太平洋粤新生产的产品就跻身海工装备制造细分领域的发展前列,成为珠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而在国内外海工市场持续低迷的不利环境下,太平洋又逆势增资扩产、提前布局。这一系列转变,太平洋粤新是如何做到的?笔者为此专访了太平洋粤新总经理黄世伟。
以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
笔者:新加坡是全球海洋工程制造行业的佼佼者,珠海太平洋粤新是如何打进全球顶尖市场?
黄世伟:自珠海太平洋粤新成立开始,公司就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不仅拥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与PaxOcean舟山和PaxOcean新加坡总部积极加强技术合作,同时与华南理工大学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不断提升公司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
2014年10月,公司已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的认定。为争取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明专利3项,这些技术成果已先后在公司产品中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确保了生产质量的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订单已排满2016年
笔者: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影响,目前全球海工装备制造市场整体低迷,太平洋粤新如何应对?
黄世伟:当前市场确实较为低迷,但我们预计2至3年内市场会慢慢复苏。对此公司做了2年的市场准备,比如为阿根廷的大型炼油厂承造项目以及给国内一些海工企业承造项目。
目前国家政策红利带来的市场结构性需求增长,“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动,对港口、船运等海上产业的发展是利好。未来海工市场设备投资方面仍然巨大,海工装备市场将继续迎来火热期,水下设备市场,包括水下管汇、立管、出油管等,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未来发展潜力十分明显。目前我们的订单已将2016年排满,我们有实力、也有信心在市场复苏的时候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