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宏国际打造舟山船企标杆
2015-12-28 08:34 | 舟山日报 船厂动态
一年前,从国内造船巨头——“广船国际”手里接获香港一家航运公司2艘25万吨级矿砂船的制造订单,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在业界名声鹊起。一个新厂承接浙江省首制最大吨位的矿砂船,在当前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寒意逼人,船企日子不好过的大背景下,引来羡慕之余,更多的是对这个新厂能力的疑惑。
然而,短短一年后,30多亿元的造船工业产值,1亿多元修船工业产值以及11个国外钻井平台等拆船量……“长宏国际”用产品和实力说话,成为业界后起之秀!
因为新,“长宏国际”有朝气、有魄力、有干劲;也因为新,“长宏国际”更加低调、务实、谨慎。
造船市场形势不好时,也能有立足之道。“长宏国际”以市场为导向,在海洋工程制造、船舶修造、船舶拆解、二手船交易、金属资源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实施多条腿走路,构建全产业链,试图以“赢者通吃”的形象活跃于市场。
造最精密的船
舟山本岛,定海小沙街道西北海岸,深水海岸线延绵数里。从这里起航,不久即可进入国际黄金水道,“长宏国际”产业园就坐落于此。
10月30日上午9时许,舟山长宏国际首制25万载重吨矿砂船命名出坞。该船船长327米、型宽57米、型深25.50米、设计吃水18.10米,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矿砂船。
从一块块钢板、一个个零件……到驰骋大海的庞然大物,周而复始的造船工序,在30年造船经历的李吉君眼里,再寻常不过了,可唯独这艘船,让他情有独钟。
“这是浙江迄今为止造的最大的矿砂船,也是我造过的300多艘船中,精密度最好的船!”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李吉君,凝望着窗外已相伴300多个日夜,即将打磨完毕的作品,冷峻的脸庞扬起微笑。
面对新形势,用互联网思维,重塑船舶生态体系,改变船舶产业链,是船舶制造业面临的新课题。在装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上,“长宏国际”已付诸实践,并通过自动化和机械换人提高生产效率,为数字化造船打基础。
“长宏国际”的造船现场,见不到传统造船的“人海”,而是大量的现代化设备。
“在现代造船模式中,船的精密度取决于造船焊接工艺,焊接的品质直接反映出船企的造船能力。机器换人,企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造船效率明显提高。”“长宏国际”造船设计部部长汪家政说,“长宏国际”造船焊接85%以上的半自动化率,以及苛刻的检验机制,严格的焊工培训上岗机制,铸造了这艘船的精密度。
据介绍,世界造船工艺最先进的横向埋弧自动焊即将投入使用。此外,磁力工装、船上调整管取样自动出图装置、涂装设计自动化、吊装仿真系统等造船技术也将陆续投入应用。
造船行业格局变化,风波在所难免,因为心怀大干一场的“长宏国际”,并不愿意听到“这毕竟是一家新厂”的评价,而是以行业龙头标杆来要求、激励自己,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艘船的焊接品质得到了船级社、船东、广船国际高度评价。委建方广船国际通过RT(x光探视)、UT(超声波)拍片检验,“恒厚5号”焊接探视一次性合格率达85%以上。
“经得起同行的专业检测,品质是过硬的! ”李吉君对这个没有水分的结果很满意,“同样的船,人家能造的,我们就要造得最好! ”
准确定位抢占先机
做实业是寂寞中的坚守,需要一颗安分的心。
“恒厚5号”凝结着所有“长宏人”的心血,也是“长宏国际”跻身行业前列的首秀,直接决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市场的认可度。
长宏国际产业园副总裁黄亚锋认为,在新常态下,制造业要生存发展,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唯有踏踏实实做产品、创品牌,没有品牌,一切都是浮云!
行业低迷,船东挑剔。“长宏国际”一上场便赢得了国内造船龙头企业“广船国际”委托建设2艘25万吨级散货船的橄榄枝,吸引了业内众多目光。
今年1~9月,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完成工业产值3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共修理船舶102艘,其中外轮80艘,国轮22艘,产值1.2亿元。
2014年,“长宏国际”首批列入工信部国家船舶行业“白名单”和舟山市“船舶特色企业”。
“长宏国际”能有惊人的发展速度,依靠的是非凡的实力。
造船行业风云变幻,是挑战亦是机遇。在实践中,“长宏国际”不断磨合、优化、提升、成熟,目前已具备承接高附加值船型的能力。
今年以来,超大型集装箱船订造呈现重新抬头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进入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行列。
作为造船行业中的后来者,“长宏国际”并没有与同行一窝蜂地去抢食同质化的市场,而是更注重自身发展定位和实际能力,高附加值船型的研发、设计、制造,这正是“长宏国际”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对未来一段时间“大船追逐赛”的市场发展趋势研判,以及自身所具备的国内一流的硬件设施,“长宏国际”未来几年的主力船型瞄准了大型集装箱船。
目前,“长宏国际”正在与一家世界著名集装箱船公司洽谈合作,希望通过借力船公司的市场营销,专制他们所需要的集装箱船。
这场令人期待的合作,或许将给舟山造船业带来又一惊喜。
全产业链的“多核驱动”
面对持续低迷的航运市场,造船行业已风光不再,或许寻找方向远比守株待兔有用得多。
埋头苦干的“长宏国际”不忘抬头望天。今年修船业迎来良机,考虑到造船空间尚有富余,“长宏国际”抓住机遇,开展修船业务。
最多时,“长宏国际”码头同时靠泊了11条船在修或待修。造船“吃不饱”,修船来补。造船用剩下的边角料,用于修船,产业链的延伸,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随着“一路一带”、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推进,修船业将给“长宏国际”带来更多机会。
市场风云多变。最近几年,许多企业不再像过去一样奢望自己能在细分行业做冠军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追逐起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
事实上,借助全产业链,像“长宏国际”正试图增强自身在产业链条上的控制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自金融危机之后,企业更为看重现金流,投资亦多趋向高利润领域,既要赢得利润又要防范风险,这在客观上导致企业延伸相关产业链。
而“长宏国际”从市场中找出路,积极构建“多核驱动”业务新模式,正是造船行业低迷时船企转型升级的破局之举。
目前,“长宏国际”在海洋工程制造、船舶修造、船舶拆解、二手船交易、金属资源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正在实施多条腿走路,构建全产业链。“对我们来说,发展围绕造船主业的修船、拆船、船舶交易等,不是分散精力,而是助力造船这个主业的发展,是并列、互补的关系,最终形成共赢的结果。 ”黄亚锋说。
产业链并不是那么简单,但企业也并非不知晓未来挑战之大。“长宏国际”尽量利用已有的存量,去拓展相关产业,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并降低成本。“长宏国际”正在筹划建设中的船舶交易中心,不同于传统的交易中心,它是凭借企业的拆船资源,结合互联网,开展有众筹概念的交易模式。“长宏国际”还打算在海上风电大发展中分得一杯羹,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开展大桥钢箱梁分段、海上风电塔基等大型海上设备制造。
要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优势,就要对现在的生存模式进行资源整合,尽可能多地提高附加值,提高竞争力。
据介绍,“长宏国际”将进一步提升质量品牌竞争优势,打造主流产品领跑、高端产品做大的产品结构,推进企业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研发现代造船技术,开发绿色环保新船型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技术、资本、管理,参与船舶企业的发展。加强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
绿色拆船赢得国际认可
参与国际竞争,赢得国际市场,企业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这也是无数中国企业奋斗的方向。
以拆船起家的“长宏国际”,用全球化眼光,按国际规则办事,以“环保和安全”为核心竞争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长宏国际”拆解场的两座港池内,躺着一艘白绿相间的荷兰籍滚装船和一艘大型海工平台。这两座港池,面积分别是一个标准足球场的10倍和8倍,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船舶拆解港池。
有船东从巴西运船到舟山,光是运费就抵得上旧船的价值,尽管如此,船东依旧坚持要把船卖给“长宏国际”。
能让国外船东宁可亏着也要和“长宏国际”做生意,平衡的砝码是信任,是对“长宏国际”绿色环保拆船品牌的认可。
在“长宏国际”拆船厂,拆船现场并没有想象中的“黑不溜秋”,因为旧船进厂拆解前,船上的残油、石棉、电瓶铅、硫酸等易燃易爆物质被清除得干干净净,严格按要求统一收集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置。“长宏国际”的拆船工艺符合国际行业标准。
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些步骤必须严格到位,因为绿色,“长宏国际”赢得了众多国际巨头的订单。包括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在内的世界著名航运公司,都跟“长宏国际”有合作关系。
如今,废钢价格弱势下跌,许多拆船企业苦苦挣扎在成本线上,但“长宏国际”拆船业依然挺立。
目前,“长宏国际”拆船重点瞄向了附加值更高的石油钻井平台拆解。承接的11艘国外钻井平台、钻井船和9艘国轮的拆解项目,已拆解21万多轻吨。
据介绍,正在拆解的国际第一代钻井平台,有色金属比较多,附加值更高。拆下来的吊机、垫圈等机械设备、零部件都是当时国际一流产品,在现有的海工修理中有再次利用的价值。
美国、新加坡等海工维修企业,还特意上门来联系拆解下来的“宝贝”。
绿色拆船是资源循环利用的朝阳产业,符合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向。以前一直强调量的扩张,注重质的提高将是“长宏国际”今后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