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十三五”发展路径

2016-01-19 18:06 | 航运交易公报 船舷内外


习近平年初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指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航运在这样的发展路径下如何实现发展目标。

长江承东启西,联接南北,通江达海,可谓“黄金”水道。当前,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进入落地实施期,长江黄金水道作为基本依托,与国家战略的实施紧密相连,机遇难得,挑战犹存。

十二五成绩单

《航运交易公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6长江航务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长江航运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在航道整治建设、运力结构调整、港口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方面得到大力推进,长江干线的通过能力显着提升(见图)。

去年,长江干线完成货物通过量21.8亿吨,同比增长6%;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99亿吨,同比增长13.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13万TEU,同比增长9.1%;完成旅客发运量430万人次,同比减少13.9%.

“十二五”期间,长江航道继续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发展思路推进建设。在下游,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通,10.8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南京;在中游,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总体完工,投入试运行,中游通航“瓶颈”初步打通;在上游,重庆至宜宾航道等级提升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了火焰碛航段浚深工程,相继开展了一批整治工程前期工作。此外,裕溪口、太平府、安庆南、成德洲东港等10条支汊航道开通为公用航道,干支衔接明显增强,区域航道网络化程度得到提升。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长江干线共改善航道里程2293公里,宜宾以下全部建成高等级航道,航道通过能力提升近50%,《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规划建设目标提前5年实现。

通过船型标准化建设,“十二五”期间,长江水系淘汰了一大批老旧落后运输船舶,运力结构大幅优化。据统计,去年长江干线内河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达到1380吨/艘,三峡库区货船平均吨位达到4020吨,分别是2010年的1.6倍和1.9倍,船舶运输效率和安全性能显着提高。同时,随着高耗能老旧船舶的拆解和退出,以及新建标准船舶的陆续投用,长江干线船舶的单位能耗下降20%,企业运管成本有效降低。

“十二五”期间,长江沿线港口围绕主要港口建设发展,通过不断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已基本建立了以三大航运中心为骨干、以沿江主要港口为支撑、其他重要港口为补充、干支联动的现代化长江港口体系,形成了四川三峡库区港口群、湖北武汉地区港口群、安徽皖江地区港口群、江苏南京等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等四大港口群,港口群内部与港口群之间的分工日趋合理,逐步实现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良性格局,长江港口支撑腹地经济发展的能力显着增强。长江干线亿吨大港从2010年的5个增至去年的12个,万吨级泊位由2010年的323个增至去年的502个。

“十二五”期间,长江航运大力实施“科技兴航”战略,在成套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加大投入力度,“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在黄金水道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广泛应用,为提升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与保障,产生显着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截至去年年底,长江干线数字航道里程达到1200公里,长江电子航道图1.0至3.0版相继研发成功并推广应用,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基本建成。

与此同时,长江干线VHF通信实现连续覆盖,初步形成有线、无线、卫星通信手段兼备,专网和公网互补的调度指挥和通信保障体系。长江干线基本实现VTS重点覆盖港(桥)区、AIS连续覆盖重庆以下水域、CCTV有效覆盖部分重点水域,监管救助能力有效提升,人命救助成功率达到95%以上。长江干线水路交通应急指挥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长江航运安全保障系统基本建成并日趋完善。

十三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制定《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联合编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进程。去年,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深化长江航运体制改革方案》。

在今年重点工作中,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制定《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交通运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好《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实施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组织做好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航道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沿江港口转型升级。

《关于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提升航道通过能力、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加快调整航运结构、加强航运安全管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形成发展合力等七个方面,部署“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主要工作,提出建成平安、畅通、高效、绿色的现代长江航运体系,有力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

提升航道通过能力方面,修编《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干线航道标准尺度,实现长江干线航道高标准贯通;积极推进支线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加快推进支线与干线航道紧密联通,推进支线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航道养护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探索市场化航道养护能力和技术水平,基本建成长江水系1.14万公里高等级航道。

推进港口转型升级方面,开展区域港口一体化改革试点,推进港口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加强港口资源整合;鼓励大型港行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为纽带,推进跨区域兼并、重组或联盟合作,加强港口间分工协作和运营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上中下游港口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强港区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发挥港口对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调整航运结构方面,继续实施船型标准化,完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动态调整机制,严禁新建不达标船舶进入市场,实现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率达85%以上;推动航运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航运企业兼并重组,促进港行企业与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企业深化合作,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建设专业化船员队伍,加快航运中心建设,推进“互联网+航运”发展。

加强安全管理方面,坚持“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推进实施“平安长江”工程,夯实安全基础,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府、企业共治的格局,完善应急救助体系,提升长江航运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方面,推进实施“美丽长江”工程,实施严格的长江水系船舶排放控制,全面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强化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推进生态航道建设,提高疏浚施工、吹填水平,促进航道维护和航道工程疏浚土综合有益利用。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推进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长江航道局逐步实现政事企分开、长江海事局政事分开,理顺长江通信和长江引航管理体制;推动建立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发展部省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整合航道、海事、通信等执法职能,建立长江航运综合执法体制;发挥长江航务管理局的统筹作用。

形成发展合力方面,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航运市场;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政策落地。

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表示,到2020年要保障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长江航运体系率先实现。为完成这一目标,长江航务管理局制定了航道建设与养护、安全保障、运输市场、公共服务、智慧航运、绿色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等七个方面的具体发展目标。其中,“十三五”期间,改善干线航道里程1400公里;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5%,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超过2000吨;重要港口(区)监管救助应急达到时间不超过30分钟,重要航段监管救助、治安防控应急达到时间不超过45分钟;95%以上行政审批实现电子申报;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6%和7%.

唐冠军认为,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将是长江航运发展重要的钻石机遇期、综合优势转化期、积蓄能量释放期、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融合长江经济带发展

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重点提及四方面建设思路。

一是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的前提下,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二是全面把握、统筹谋划。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抓紧解决沿江工业、港口岸线无序发展的问题。

三是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这三大城市群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四是建立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更好发挥统领作用。

专家认为“不搞大开发”,题眼在这个“大”字。此话的涵义,就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仍然需要开发,但这种开发一定要适度、有节制,是在“大保护”前提下的开发,是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开发。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同样适用于长江航运发展。日前,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研究如何加快长江航运科学发展时认为,要将“五大发展”的理念贯穿到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各个环节,促进长江航运转型升级,切实把长江打造成黄金水道,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唐冠军介绍,今后长江航运将与国家战略和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航运与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相协调,航道与港口、船舶以及干支线发展相协调,本着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原则,加快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船舶标准化和运输结构调整,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专业化和高效率的长江港口体系。

相关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对于长江航运未来发展而言,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新发展目标,在船型标准化以及降低船舶燃料排放方面的力度将加大。

去年年底,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内河单壳化学品船和单壳油船禁航的有关事项。规定今年1月1日起,禁止以船体外板为液货舱周界(包括单舷单底、双舷单底、单舷双底)的化学品船(采用2G舱型的3型化学品船除外)、油船(600载重吨以下油轮除外)进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水域航行。

对于内河船舶带来的排放污染问题,根据环保部的数据,2013年全国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11.3%.受船舶污染影响最大的是港口城市,其次是江河沿岸城市。目前,环保部正就《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征求意见。去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内河船舶将逐步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业内人士指出,这或将推动LNG动力船在长江的应用速度。

END

关键词: 长江航运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