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航运企业开始抄底烂尾船
2009-11-02 08:26 | 都市快报 船东动态
曾经是浙江出口一大亮点的船舶制造,正在逐渐从“隐忧”向“明忧”发展,“在我们工厂旁边的乐清湾,停了60多艘新船,都是没主的。”浙江海诚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梦华说,其中大概一半是造船厂“先造船再找买家”造成的滞销,另一半是客户弃单造成的“烂尾船”。
造船业正面临寒冬
造船业的迅猛发展曾经是浙江制造的骄傲,台州号称全球最大的小型船舶制造中心,当地拥有船舶修造企业100多家,配套企业70多家。2008年上半年浙江省以178.2万吨的完工量列全国造船完工量第三名。船舶出口成为浙江省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据杭州海关统计,去年前三季度浙江省出口各种船舶10.5万艘、价值23.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4倍和96.8%。
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国际航运市场景气程度迅速降低,去年7月份以来,浙江省船舶单月出口值逐月下滑,7、8、9三月出口值分别为2.8亿美元、2.6亿美元和2.5亿美元,环比分别下降15.1%、8.2%和4.6%。这是自2001年底我国入世以来,浙江省船舶出口首次出现连续3个月出口值环比下降。今年一季度,浙江出口船舶7.9亿美元,增长13.8%,比今年前2个月的增幅又下降了24.7个百分点。
曹梦华说,船舶产品以销定产,有订单才会开工。但近年来因为船舶行业火爆,出现了以产定销的现象。加上遭遇金融危机后,部分客户撤单、弃单等现象逐渐增多,导致无主的“烂尾船”大量出现。
“情况非常严重。”曹梦华说,海船造价动辄数千万元,对企业的资金压力非常大,目前停在乐清湾的六七十条新船,估计占用当地企业上百亿元资金,而且每条船每个月的养护费用高达几十万元,“造船企业很难长期承受。”
杭州老板购买弃船
10月下旬,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准许国内航运企业在补办新增运力核准手续后,购买弃船(客船除外)投入国内营运。享受此项优惠措施的对象为
“在这之前,由于国内水运方面运力和运量的增长相对失衡,航运公司要增加船只需经过严格的审批,一般是不允许的。”杭州市港航管理局运管处副处长胡云涛说,国家出台这一政策,主要是因为部分国内外企业或个人,因为资金等原因,放弃了本来在国内船厂订造的船舶,出现了弃船情况。
事实上,在政策颁布之前,精明的杭州企业已经在买弃船了。今年8月,浙江航民海运有限公司向台州一家造船厂买了一艘弃船,之前这艘船只的主人是南京一家航运企业。
“价格优惠很大,另外,成船能立即投入使用,在效率上提高很多。”航民公司的负责人于俊荣说,这艘沿海散货船功率达2970千瓦,载重17386吨,当时原价高达7800万元,但航民公司买下只需要支付5800万元。
曹梦华认为,随着国家鼓励政策的出台,购买弃船的航运企业将会越来越多,造船厂有望靠这一方式逐步收回成本,并向内河船只、特种船只转产。
航运市场触底回暖\
即使成本再低,如果赚不到钱,航运公司也不会花巨资来购买船只的。胡云涛认为,杭州企业之所以会抢在优惠政策前行动,主要还是看好航运市场的前景。
“目前的运价应该是谷底了。”杭州钱鸿海运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海运价格从去年的100多元/吨下跌到30元/吨,基本上是最低点,这时候也正是抄底的好时机,如果海运价格回升,投资一个亿的沿海散货船,三年可以收回成本。
从杭州萧山的情况可以看出航运企业的投资热情:据杭州市港航管理局萧山管理处统计,从今年1月份到10月份,萧山企业已经有四艘沿海散货船――“钱鸿
萧山港航管理处临浦所所长楼纪和认为,尽管水路的运价目前还不稳定,但整体来说利润非常可观。目前,就全国而言,煤、油运输仍然是瓶颈,公路、铁路运力紧张,费用相对比较高,这给水上运输带来发展的机遇,在大宗物资南北调用上,水运占了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