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波交所被收购事件”中的最大赢家?

2016-04-08 08:36 | 航运评论 船舷内外


针对路透社有关新加坡交易所(SGX)可能对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The Baltic Exchange)展开收购一事。新交所于2月26日发布声明证实,其正计划收购波交所。除新交所之外,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洲际交易所(ICE)、麦格劳•希尔集团的下属机构普氏能源资讯(Platts),另外还有中国的招商局集团,都对波交所表达了自己的收购意愿。

一时间,“波交所被收购事件”成为航运界热烈讨论的焦点。

暂且不去考虑波交所是否有主动出售的计划,即使波交所有主动出售的计划,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波交所的本质是什么?

波交所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波交所出售”这一事件的本质是什么?

波交所有哪些资产可以用来出售?

为什么波交所要出售?

波交所的核心真的会被出售吗?

假设上面这些问题都回答了,那么仍然需要考虑谁会成为最后的买家(注意:不一定是合适或成功的买家)?

最后的买家能在收购中得到些什么?

考虑到全球航运业的发展决定了波交所未来的发展,这些买家对未来的全球航运业发展又有着怎样的预期?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中心建设研究室专家试图就前面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一一做出回答,引出“谁是‘波交所被收购事件’中的最大赢家?”的答案。

一、波交所的本质

想要了解波交所,必须对其过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波交所的过去是怎样的呢?下面用一个时间轴来回顾下波交所的发展历程。

通过观察波交所发展的时间轴,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事实:

一个事实是波交所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形式。

波交所最初是由从事海运贸易的商人组成的货物交易场所,后受一战及战后各种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波交所的货物交易功能逐渐消失,演变成一个海运交易市场。波交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国家航运政策调整、科技进步以及航运业本身发展等因素冲击,其海运交易功能进一步演变,先后推出了货运运费指数以及以此为标的的运价衍生品(前期主要指指数期货,后又根据航运市场运价特点发展出指数远期,代替指数期货)。至此,波交所成功实现了由交易市场向信息提供者的转型并持续至今。

另一个事实是“波交所出售”更多的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市场行为,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资本市场行为。

波交所在其发展的270多年中一直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式,而且这种调整基本上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波交所在过去也经历过艰难的时期,甚至一度发展停滞,但从没有出现过出售的行为。因此,“波交所出售”也是波交所在当今这个时代发展受到外部冲击(航运业不景气,BDI跌至历史最低290点)时的一种策略调整行为,参与者不必过于紧张。为了回答波交所的本质问题,还需要了解波交所的主要资产是什么。

通过前面对波交所发展历程的分析已经明确:波交所是一家以提供航运市场信息为主营业务的会员制非上市公司,其核心资产就是所提供的航运市场信息,包括海运实体交易信息(如船舶交易/租赁信息、运价指数信息)和运价衍生品交易信息。波交所目前由其股东所有,股东大多是波交所的会员,而波交所的核心资产“信息”正是由这些会员(股东)提供的,会员(大多是海运贸易相关企业)提供信息的初衷就是为了保障自己核心业务的平稳运行。总之,“波交所出售”是一个海运信息服务公司在面对新的航运市场冲击时的一种发展策略调整行为。

二、“波交所出售”到底出售了什么?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大致猜测下“波交所出售”可能会出售的资产,是商务办公地产?还是信息资产?还是公司股份?还有可能是市场声誉或信誉等隐性资产?

首先,商务办公地产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为全球投资者不会因为一块商务办公地产而争得不可开交,至少对于国外投资者而言,其兴趣点未必在这。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商务办公地产是波交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就像是富丽堂皇的大楼的地基。对于那些习惯了在伦敦从事自己的全球海运贸易业务的会员单位而言,这块商务地产有着不同的意义,但就像前面提到的,全球投资者尤其是国外投资者未必对这块商务地产感兴趣,即使感兴趣,所有者会允许地产易主吗?

其次,考虑到信息资产是波交所的核心资产,大多数投资者感兴趣的应该就是波交所的信息服务业务。那么信息资产的价值该如何衡量呢?这要取决于信息所反映的客体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如果是航运相关企业,毋庸置疑,这些信息是值得获取的。同时,信息中所反映的客体未来的发展也决定了信息本身的价值,无论是航运产业还是航运衍生产业,其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期都决定了信息的价值。

再次,“波交所出售”出售的会是企业股份吗?假如波交所出售公司股份,那么原来的股东便不再是股东,而他们又是波交所赖以生存的信息基础,没有他们,波交所的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将迅速消失。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收购了波交所的股份又有什么意义?

最后,市场信誉或者是声誉的可能性更小,因为这些隐形资产虽然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其较难衡量,况且这种声誉或信誉也不是资本市场所关心的。资本市场大多关心的是短期内投资的收益,而像声誉、信誉这些隐形资产则是市场参与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所以,“波交所出售”真正出售了什么?作为投资者,需要的是什么?是应该要回答的问题。信息是最有可能出售的部分,但是其未来的价值又需要投资者对航运市场有一个准确的预期。

三、谁会成为波交所的“新主”?

那么,如果波交所被收购,到底谁会成为她的“新主”呢?本文认为至少具备以下两种要素的收购者最有可能成为波交所的“新主”。

首先,“新主”应该是切实的航运相关机构,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最关心那些信息,而那些信息与他们业务的发展又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他们最懂的这些信息现在及未来的价值,对这些信息价值变动的了解更加准确。

其次,“新主”应该拥有与波交所类似甚至相同的会员结构。就像前面分析的那样,如果收购了波交所的股份,信息就没了,如果只要信息,好像收购的又不彻底,那唯一的方式就是拥有与波交所类似的结构,这样不至于信息源会消失。

四、“新主”准备好了吗?

回到文章的起始,假设波交所真的有主动出售的计划,也被“新主”成功收购了,那么“新主”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首先,对波交所核心资产的价值变动要有一个充分的预期。这些信息价值会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而相应的变动。因此,“新主”要做的第一个准备工作就是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航运业未来会是怎样的?航运衍生品交易的现状是什么?交易量如何,谁在交易,为什么进行交易等等?回答好这些问题就锁定了这些信息未来的价值,也就实现了对当前投资的“套期保值”。

其次,要深刻的理解“波交所出售”的确是一种市场行为,即今天“新主”收购了波交所,明天波交所又会有另一个“新主”,其价值与航运市场发展、投资者预期相关。另外,“新主”即使拥有了波交所,也很难保证伦敦不会出现一个“波交二所”。要知道,波交所本来就是市场导向的产物。(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李志平 金嘉晨)

END

关键词: 波罗的海交易所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