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助推船舶工业创新做强

2016-05-29 22:08 | 中国船舶报 国外造船


全球船舶市场三足鼎立,面对中、韩两国强劲的竞争对手,日本政府着手从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开拓商业领域、提升船舶制造能力和加强人力资源储备等四个方面出发,助推日本船舶工业进一步创新做强。同时,紧跟科技革命,做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在市场深度调整期,谋好排兵布阵的大局。

近日,日本政府计划推出一项新的船舶产业创新政策,从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开拓商业领域、提升船舶制造能力和加强人力资源储备等四个方面助推日本船舶工业进一步创新做强,以扩大产品出口量,提升产业价值。但同时,日本政府明确提出,市场环境的调整是上述政策能够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四面出击助推创新做强

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首先,从设计、建造、运营、维护一体化的角度,全面提升竞争力。日本提出“i-Shipping”概念,即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运用到船舶运营和维修中,通过及时反馈信息达到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一体化的效果,全面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从具体的推进措施来看,日本政府提出从安全、经济和舒适性三个角度进行推广i-Shipping项目。一是提供相应的技术开发资金支持;二是推行i-Shipping认证制度,推广组织认证名单、技术和服务的认证名单;三是推进国内数据国际标准化;四是对船舶检查、船舶安全设备、航海安全和管制、航运体制等相关规定做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五是合理利用税制,通过优惠的保险费、入港费等措施促进i-Shipping发展。

其次,进一步提升研发设计能力。一是进一步研发高节能环保新船型;二是提升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准确性;三是随着内航入境预期的增加,重视国内旅游产品质量和种类的提升。在具体推进措施方面,日本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利用税制和支持性措施新建试验水池;通过实船流场测量等措施提升CFD精度;提升小型游艇的设计能力。

开拓商业领域。首先,开拓新的市场需求。要推进氢能源运输的相应技术开发进度,促进符合安全标准的基础设施发展。具体推进措施包括研究液氢运输安全条件以及国际海事机构国际标准,探讨液氢安全装卸方法,研究装卸设备的开发技术。其次,进军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目前,受全球低油价影响,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项目陷入低迷,但从中长期来看,其市场前景依然被看好。对于该领域的新进入者而言,由于缺乏业绩支撑,要想快速得到发展较为困难。对此,日本将大力发展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钻井船、浮式储存气化船(FSRU)、水下机器人(AUV)、风车安装船、综合补给船、非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船舶等产品,对船企予以支持。

在具体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浮式液化天然气船(FLNG)、钻井船等相关的技术研发。将AUV产业化列入“部际战略性创新促进计划”(SIP)。二是加强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人才储备建设。启动海洋人才育成项目,实施船舶企业、工程企业派遣人才进行海外实习的计划,加强企业间的人才培养合作。三是通过日本官民基金或日本国际协作银行等提供融资服务,加快开拓新领域。如在亚洲推广浮体的安全性评价,利用日本在大型浮体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研究在新兴市场推广实施的可行性。四是推进和支持收购国外相关企业。五是利用日本在甲烷水合物生产试验项目等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提升相关业绩。

其次是开拓新兴地区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政府开发援助贷款(ODA)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北极航线新船型开发、破冰船的设计和建造能力,抓住冰海水池相关维护设备更新的需求。在具体推进措施方面,日本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兴国家的需求调研,并利用ODA获得新兴国家新建和维修船舶需求。二是对冰海水中静水性能等课题加强研究,支持冰海水池维护设备的更新,加强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等。

提升船舶制造能力。日本政府计划通过改革生产现场,建设稳定高效的生产体系,提高效率。具体的任务和措施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改善对劳务合作公司的管理,针对舾装工作量大的船舶加强相关作业管理及物流管理。利用传感设施将个人动作和作业数据化,实现作业实绩实时监控与管理;优化基础设施,运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可视化船厂。通过革新相关软件及技术,将工人的工作内容可视化、数据化。

二、减少造船所用的零部件及材料在订货、制造、交货等环节中的浪费。推动地区配套供应商之间的订货、制造、采购实现网络化、一站式化;推进“智能造船集群”建设,并将零部件及材料的设计、订货、制造、采购等环节纳入其中。

三、通过引进合适的新型设备进一步优化建造流程,提升模块精度、舾装效率。包括引进激光电弧焊接技术、船体分段3D激光扫描,引入适合造船工作的可穿戴式机器人技术提高舾装等复杂环节的工作效率。

四、加强产学结合,提高先进生产设备应用率。鼓励企业与大学合作开发、引进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如焊接机器人等。

五、更新生产设备,特别是在税收上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

六、加强技能工人培训。进一步扩大技能培训的范围以及建设技能评价系统;通过采取适合的监管措施,增加外国人就业率。

加强人力资源提升。一、提高高校造船系学科能力,保证人力资源供给。面对专业教师队伍短缺且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日本政府将采取措施加强学校与船企间的沟通,企业派优势员工返校进行博士深造,目标为从事船舶海洋工作(造船、海运、航运、船级社、海事研究机关)的毕业人数是目前的1.5倍,每年增加150人。二、利用现代虚拟设备进行新人教育。拓展各船企相关技能发展中心的功能,包括新增涂装练习机、3D CAD训练设备等。三、研究企业和劳务工公司共同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合作方式。四、确保技术工人的数量和质量,鼓励职业高中发展造船学科。强化船企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提升职业高中造船学科的吸引力并制定相关新的教材,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育。五、改善船企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吸引外国工人。六、提升船舶行业形象。进一步加强海洋日活动的宣传,在义务教育中进一步推进学生对航运和造船业的认识。

排兵布局紧跟科技革命

近年来,国际船舶市场持续低迷,面对中韩这两位强劲的竞争对手,日本船企自然不敢松懈。一方面,日本专注于主力船型设计开发和优化;另一方面坚持“精益生产、精益设计、精益管理”的原则,将商船做成近乎标准化产品,生产效率位居全球领先水平。同时,积极采取大型分段、自动化生产线及机器人等信息技术,持续提升生产效率。2015年,日本船企借助日元贬值的机遇,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从最新出台的政策来看,有以下4方面内容值得国内船企学习借鉴,做好相应的技术储备和战略布局。

首先,日本作为传统的造船先进国家,对未来船舶工业发展保持积极态度,其未来发展和竞争力不容小觑。从世界造船中心转移历程来看,均是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从日本政府2015年年初对中日韩船企成本对比分析来看,韩国最高,日本次之,中国最低。相比之下,中国成本优势有限。日本如能完成到2025年效率再提升10%的目标,其成本将进一步下滑,综合成本有可能持平甚至略低于当前中国水平。在此情况下,日本退出或转移船舶制造业务的可能性较小。在未来十余年中,日本将始终是中国船企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

其次,日本及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瞄准先进信息技术,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抢先打造智能船厂。目前,中日韩三国均在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在船舶行业的应用,积极打造智能船厂。但中国船舶工业在这一领域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仅个别骨干船厂积极探索尝试,并未从全行业进行系统的规划。从日本政府最新的产业规划中可以看出,日本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船舶行业中的推广应用,并将其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手段。特别是日本政府提出的 “i-Shipping”项目、用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员工培训、引入可穿戴式机器人技术等措施值得我国船舶工业学习借鉴。

再次,日本坚持把技术进步、管理进步作为船舶产业持续优化的主动力。影响船舶工业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已经从规模产量向技术、管理等软实力转移。日本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加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积极抢占新市场。特别提出要发展新能源装备、海工产品以及极地船舶等高端产品,提升产品结构;提升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及推广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等措施,保持效率水平处于全球最高水平。

最后,日本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要素对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影响,进一步深化部署人力资源建设。一是强化基础学科教育,从扩大教育资源、优化教育体系等方面入手确保人才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多层次人才培训,除了博士等高端人才外,也十分重视技能工人的培训;三是注重产学联合,共同培养造船人才;四是高度重视行业形象的提升,加强行业宣传,吸引潜在人才进入船舶相关行业,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END

关键词: 日本造船业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