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逸松:出售海皇是对各方最好交代
2016-06-13 08:56 | 联合早报 船界人物
当初设下的控制成本目标,最后都达标了。我们能做得更好吗?也许吧。但我很荣幸这五年来跟海皇轮船团队并肩作战。这五年来我也学到很多。——伍逸松
对伍逸松个人来说,全球船运业会陷入如此严峻局面,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他说,环球贸易增长持续放缓、运力严重过剩,加上运价回升乏力,导致航运业这些年来持续低迷不振,不仅是海皇轮船,很多船运公司也蒙受巨亏。
他举例说:“当我加入海皇轮船时,从上海到洛杉矶的标准箱运价是2000美元,到欧洲的箱运价则是1200美元,如今它却分别跌至700美元和250美元水平,由此可见运费下跌的严重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油价走低,并没有改变船运业的凄惨状况,反而导致运费猛挫,过去一年跌了47%至历史新低。如今,船运公司几乎可说是“免费送货”。
省了18亿仍无力扭转局势
为改变海皇的财务情况,伍逸松自上任以来,就努力推动节流策略和控制成本举措。例如他让船只减速航行,使燃油开支减少。他也售出较旧船只,转而使用节能效率更高的新船。另外,他也提升船队水平和运营,使跨太平洋航线西向航程的舱位利用率上升近一倍。
透过这些节流举措,伍逸松让海皇轮船节省了18亿元成本。按一般情况,这足以让公司扭转局势,只是海皇轮船面对的市场太惨淡,蒙受的亏损太大。在控制成本方面的努力,抵不过船运业漫长的周期低潮。伍逸松始终无法让公司业绩转亏为盈,成为他一大憾事。
伍逸松说:“当初我设下的控制成本目标,最后都达标了。我们能做得更好吗?也许吧。但我很荣幸这五年来跟海皇轮船团队并肩作战。这五年来我也学到很多。”
展望船运业未来发展,伍逸松认为,船运业将继续处于很长的周期低潮,运载能力过剩的情况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改善,预计业内还会有一些合并和整合的行动。
不过他也坚信,海皇轮船易主不会影响新加坡海事业。“因为新加坡海事业发展已超越海皇,不仅仅是海皇的集装箱船运业,还包括造船业、岸外工程、能源以至海事法律和保险服务等。”
未确定个人去向
伍逸松现年55岁,在2011年加入海皇轮船之前,他曾在新加坡武装部队任职了28年,担任过武装部队三军总长职务,过后加入淡马锡控股领导能源和资源集团。
海皇轮船易主后,伍逸松将卸下总裁职位,但将继续留在海皇至少一年,担任特别顾问角色,协助达飞轮船和海皇轮船顺利合并。他也继续担任海皇董事会的董事。
问及个人去向,伍逸松表示,他仍在探讨自己的下一步发展,但应会留在私人企业,也可能转战船运业以外的其他领域。
“不过如果时光倒流,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加入海皇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