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航运困局何解?
2016-06-15 17:31 | 中国水运报 船舷内外
“每吨货物运价只有15元,这是自1990年以来西江水运市场运价的历史最低点。”广西贵港市海安船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超雄三个月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不断下跌的运价忧心忡忡,“现在贵港至广州平均运价在13元/吨上下波动,贵港至深圳平均运价在15元/吨上下波动。”近日,李超雄再次见到记者时,对于西江航运市场的低迷仍然愁眉不展:“港口货源供应相对不足,营运航次月平均1-1.5航次。由于水运市场竞争激烈,贵港水路船舶运价跌至近20多年来运价新低点。贵港市水运企业普遍处于微利及亏损经营的状况。”
市场低迷 运价跌跌不休
“由于近年来贵港水运企业船舶大吨位运力发展较快,珠三角市场原材料需求拉动力度不强,出现港口货源供应总体增量相对于船舶运能发展总量不足的状况。贵港水运市场船舶运输经营货源竞争激烈,现在的运价相对于去年平均运价水平属于暴跌。”记者在贵港采访时,航运公司老总们为记者分析了运价低迷的原因。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贵港近年来的运价走势,记者梳理了珠江航务管理局最近两年公开发布的相关数据:2014年1月贵港至广州运价38元/吨,2至12月,运价于26至30元/吨间游走,同年1月贵港至深圳运价达43元/吨,2月至12月,运价于31至27元/吨间游走;2015年1月贵港至广州运价跌至26元/吨,10月跌至17元/吨,同年1月贵港至深圳运价跌至31元/吨,10月跌至20元/吨;2016年1月至2月贵港至广州维持在15元/吨上下波动,贵港至深圳运价维持在17元/吨上下波动;3月至4月跌至新低,贵港至广州平均运价维持13元/吨上下波动,贵港至深圳平均运价维持15元/吨上下波动。
“市场真正的运价,有时比官方发布数据更低,现在为了维持公司运行,偿还银行贷款,有的公司、船东甚至亏本运行。”李超雄感叹道:“运价再低也得运啊,现在贵港跑船的就是挣扎在生死线上,能撑一天是一天。”
对于市场低迷的原因,贵港航务管理局有关专家分析道,广东省大宗原材料市场需求疲软,特别是水泥大宗货物贸易市场滞销,货源供应不断减少。
大宗原材料滞销 需求锐减
根据贵港港航管理局统计,今年1-3月份,贵港港货物吞吐量累计达1222.66万吨,同比增长4.8%;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达29923TEU,同比增长6.6%.但与去年第四季度比,下降了13.05%.广东珠三角市场拉动整体减弱,对大宗建筑原材料需求比去年放缓,内河航运呈现生产回落趋势。本季度贵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小幅回落,与去年同期的增长6.5%相比,整体增速明显下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贵港大宗原材料货种水泥运输,主要是贵港台泥、华润厂及部分水泥厂半成品水泥熟料居多,由于受广东珠三角地区水泥滞销影响,港口水泥吞吐量锐减幅度较大。今年第一季度,贵港全港水泥吞吐量为328.79万吨,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27.91%;比去年同期下降3.9%.其中,中心港区水泥吞吐量为108.43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2.47万吨,下降10.3%;比去年第四季度度减少49.41万吨,下降31.3%.
煤炭市场也全线下滑。贵港全港煤炭吞吐量今年第一季度达到142.9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4.48万吨,增长11.3%;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24.28万吨,下降14.52%.其中,煤炭进港量131.38万吨,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19.85万吨,下降13.13%;比去年同期增加17.27万吨,增长15.13%.煤炭出港量11.53万吨,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4.43万吨,下降27.76%;比去年同期减少2.79万吨,下降19.48%.经铁路线运输煤炭进港货源量仅0.22万吨,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48.84%,比去年同期下降90.98%.西南地区铁路线煤炭货源几乎降为零,锐减程度已降至历年来最低水平,煤炭供应出现西南内陆和沿海地区“西退东进”市场反转态势。
由于大宗货物贸易市场滞销,今年第一季度贵港中心港区非金属矿石大宗货物散货运输量同比小幅下降16.80%,而回航进港的金属铁矿石大宗货物散货运输量同比小幅下降12%;市场属于周期性需求回落,在珠三角港口出现货物不及时卸运产生滞船压仓,船舶营运周转航期偏长。
“珠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用料需求放缓致使市场贸易大幅下降,引起港口部分大宗货源输出急剧减少;以及水运市场船舶相互压价,经营竞争压力增加为船运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贵港市南方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贵港船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麦少平表示。
水运市场船舶运力过剩
西江航运市场运价一跌再跌,但贵港市货运船舶运力却继续增加。据统计,贵港市实际拥有水运企业达到113家。截至2016年3月30日,贵港市拥有货物运输船舶运力为3200艘、429.61万载重吨;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加168艘、52.96万载重吨,分别增长5.54%、14.06%.与去年第四季度比,运力总艘数及吨位增加49艘、16.74万吨,分别增长1.56%、4.05%.船舶运力平均吨约达到1342吨,比去年同期平均吨位约增加100吨,增长8.05%;比上季度平均吨约增加32吨,增长2.44%.
由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西江(界首至肇庆)一级航道扩能规划建设,促使西江内河船舶大吨级运力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目前贵港水运企业运力拥有超过4000吨级的船舶16艘,最大单船运力吨位达到4292吨,为江海直达集装箱专业运输船舶。其中,2000吨级以上船舶运力拥有441艘、110.1万吨,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43.65%、60.5%.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分别增长20.49%、25.9%.
运力增加直接就反馈到市场。记者从贵港港航局统计数据了解到,2016年1-3月份,贵港市水路货物运输量累计达到3493.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9%,比上季增长15.61%.但是1-3月份,贵港中心港区出港货物运输量累计达到2300艘次、280.51万吨,艘次和吨位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8.47%、6.15%,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61.04%、35.91%.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拉动不强,广西、广东两省区水路港口货源增长不稳定,贵港水运市场船运价极度低迷。本季度实际上水路货物运输增长量有相当部分属于在珠三角地区跑短途的大吨位船舶运输产生的。”业内专家表示。
“去年11月份,3000吨级西江标准船型市场价460万元,还供不应求。现在360万元都没人要。”由于相关市场状态不稳定的影响,贵港市船厂船舶制造新开工总量也开始回落。据专家分析,贵港市水运企业船舶运力总量已相当庞大,并显现出过剩情形,虽然贵港至梧州一级航道规划发展建设中推动市场3000吨级以上主力船型发展方向明显,但由于目前船舶市场发展缺乏促进动力,大吨位船舶投资资金比例较大,业主融资还贷风险较高,同时因港口货源紧缺,水路运价低迷,社会资金避险意识明确,造船市场下滑在所难免。
优化运输组织 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当前航运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尖锐,钢材价格下跌,带动新造船价格下降,部分船东盲目投资抄底造船,进一步导致运力供需失衡是造成市场境况差的主要因素。但是业内专家指出,西江上的航运企业中,小微企业及个体自营业主众多,普遍处于“散、小、弱”的局面,水运企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船员队伍不稳定,市场竞争能力有限。从运输结构看,仍以传统的、低附加值的运输业务为主,高附加值运输需求和服务综合物流的高端业务较少,这也是当前广西航运市场步入低谷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珠江航务管理局发布的“珠江水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全社会客货运输量也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也将成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点,实现城镇化率60%左右的目标,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等都将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伴随着交通运输由传统发展动力向新动力转换、“互联网+交通运输”的深入实施,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为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根据珠江航务管理局发布预测数据,2016年珠江水系航运生产增速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珠江水系水路运输客货运输量稳中有升的总态势保持不变。预计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7.9亿吨、1661.1亿吨公里、1637.1万人、8.8亿人公里,同比增速分别为6.8%、7.1%、2%、1.8%.
危机,即有危险也是机会。随着一大批港口项目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贵港市港口吞吐能力将达到7000万吨以上,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0万标箱,成为西江流域运力最大、港口优势最突出的航运中心。因此,在当前低谷中,加强质量意识,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优化运输组织结构,提升业务经营水平,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积蓄力量,相信随着我国深入改革开放,西江黄金航道的建设和国家有关西部战略投入的重大部署,西江航运业将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加强引导 携手应对低谷
全球经济疲软,大宗货物需求放缓,加之运力过剩顽疾未除,航运业深陷谷底,久久徘徊。西江航运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西江航运的现状其实也是整个航运业的缩影 .
倒闭、破产、重组、低价、亏损……在市场已持续低迷7年的当下,各种问题集中爆发,低运价成为最直观的表象。而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在市场重塑阶段,让竞争恢复理性,让游走在生死线上的企业恢复活力,让货船港各方实现良性发展和合作共赢。
航运市场正在经历一次深度调整,这是从业者谁都无法绕过的坎。但每一次危机过后,都会是一次市场大洗牌,对航运企业来说,或许正是转型升级的一次机遇。
纵观全球航运市场,面对危机,大型航运企业都开始抱团取暖,G6、2M等联盟应运而生,联盟成员共同抵抗风险,避免恶性竞争,形成相对理性的市场环境,以期携手度过“寒冬”,共迎“暖春”.
再来看看西江航运,“一带一路”建设、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多重政策利好,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化危为机,是航运企业也是政府管理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市场走势,研究市场方向,加强政策引导,避免产能过剩的加剧,保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为企业搭建起平台,提供贴身指导,真正做到雪中送炭、雨中送伞。
另一方面,航运企业更要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同时,还要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