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指数配置全球资源

2016-07-05 17:25 | 航运交易公报 船舷内外


上海航交所发布的十多类指数已经初步形成“上海航运指数”系列,不断丰富的指数系列有利于为中国航运业争取更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础,与自贸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有机衔接、互为支撑,与全面深化改革、海运强国战略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航运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体现最为关键的就是运量和运价。去年7月2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航交所)宣布其开发编制的“一带一路”指数——“一带一路”货运贸易指数与“海上丝绸之路”运价指数对外试运行,这也是国内机构对航运产业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最深入的公开解读。

建立完整的“一带一路”指数体系

转眼一年时间即将过去,上海航交所开发编制的“一带一路”指数——“一带一路”货运贸易指数与“海上丝绸之路”运价指数顺应“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趋势,反映“一带一路”综合运输情况,既为港航企业“走出去”,发现商机提供参考,又全面反映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运输方面的成果。美国海事联邦委员会前主席李丁斯基曾表示:“‘一带一路’货运贸易指数和‘海上丝绸之路’运价指数覆盖了新的主要贸易地区,将给货主带来更多选择。”

上海航交所总裁张页对此有着更深的思考,他表示,“一带一路”的指标体系是要全面反映“一带一路”战略的进程和成果,所以,它不仅包括航运、贸易,还应包括投资,甚至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政治倾向,只有这样,这个指标才能为我们所用。从这个层面讲,这个指标一定是一个体系,也必须是一个体系。从体系建设角度看,这是个过程,就像“一带一路”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一带一路”的指标体系也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

张页认为,“一带一路”指标体系,上海航交所一家完不成,航运业完不成,物流业也完不成,这是个综合工程,在力量、空间、共同体各方面都有准确的体现。由此,“一带一路”指标体系应该是各地、各机构、各行业的相关指标体系的高级整合,是一个现有表征社会、经济、贸易、行业状况指标的大结合。

上海航运指数对接“一带一路”

根据已制定的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意见,上海将在三方面有所作为:一是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合作;二是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三是加快建设和完善枢纽型、功能型航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近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凭借资源优势、配套优化和服务提升,在国际航运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作用,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张页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额度在逐年提升,但也面临运输、物流“通而不畅”的困境。这一方面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沿线国家或地区间缺乏合作,执法体制、管理制度和有关标准不统一相关。所以,在上海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注入中国元素,制定与发布“上海航运指数”就是抓手之一。

张页所说的“上海航运指数”指的正是上海航交所自1998年开始陆续发布的十多类指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上海航运指数”系列(见表)。

但“上海航运指数”远不止此。上海航交所规划至2020年将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定位合理、应用广泛的指数体系,确立上海航交所在国际航运领域指数编制的权威地位,推动上海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航运定价中心。

为实现发展目标,上海航交所将不断完善现有指数,紧跟国际贸易、国家战略、市场热点、企业需求,按航线区域、货种流向等排列组合,进一步完善细分指数,更加全面反映市场;不断拓展研发航运相关领域新指数,丰富指数体系。去年,上海航交所指数研发领域已延伸到航运保险和航空货运方面,今年将与相关单位合作研究邮轮经济和长江航运指数。

张页表示,“上海航运指数”品牌一旦树立,就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标志性指标和衡量指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上海航运指数”可以顺势推动国际化发展,与国际机构合作,积极“走出去”在国际上宣传和推广指数,从而发出更强有力的“上海声音”。

上海航运指数配置全球资源

6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条例》),《条例》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作了明确:“按照国家部署,推进上海国际海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建设,建成水运、空运等各类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航运中心。”

何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简要而言,是指该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吸纳、凝聚、配置和激活航运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的能力,它反映了一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航运资源配置的规模、质量和效率。张页表示,“上海航运指数”就是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之一,“全球的信息,供全球使用。”

张页表示,“上海航运指数”除了被广泛解读和应用外,还有三条渠道体现其国际认可度:一是作为新闻媒体的签约指数,如路透、彭博、JOC、《劳氏日报》等。二是航运业内企业以“上海航运指数”作为参考系,签订指数挂钩运输合同,使运价能够随行就市。FMC的一份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的指数挂钩合同里,使用上海航交所指数的合同数占到46%,这就是话语权。三是“上海航运指数”可以进行衍生品开发。“十二五”期间,英国伦敦交易所、新加坡清算所、上海清算所等国内外机构都在用其进行清算。

对于航运市场的走势,张页认为未来五年将迎来大变局。首先,航运运价衍生品一定会得到大发展,这是市场的推动。可以用一个数据来说明市场潜力和规模,如一只出口到欧洲的集装箱,运价波动可以达到1000美元,假设上海港一年出口欧洲的重箱为350万TEU,就是35亿美元的风险敞口,而“上海航运指数”中本就有专门为运价衍生品交易设计开发的指数,从这点出发,可以占得先机。其次,由于平台和大数据的发展,未来航运营销的方式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航运市场必须走平台经济、去销售化、更透明化,“上海航运指数”是平台中的能够体现“运价”的重要因素。再次,航运业将是金融下一个重点投入领域。航运业正面临着一场革命,金融业会对自我革新的航运新模式和新业务项目重点投入,“上海航运指数”自然也成为金融企业考量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因素。   

END

关键词: 航运指数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