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弭:用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驱逐雾霾!
2016-11-07 16:27 | 国际船舶网 船界人物
宏华集团主席张弭先生
张弭素来以其大胆狂想和善出奇兵而闻名。不少人迄今仍在津津乐道他几年前的那场天马行空的壮举:斥资3.6亿元,建造一台50层楼高、起重能力达2.2万吨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巨型移动式起重机,把庞大的海洋钻井平台、油轮等海工产品直接整体吊装入水。这一石破天惊的举动具有一种革命性的意义——在传统海洋钻井平台的制造过程中,设备的生产、集成、拼装和调试等都需要用到船坞;但船坞不仅造价高,而且属稀缺资源,企业的产能和交货周期都会明显受此限制。有了这样一台“钢铁巨兽”,张弭所执掌的宏华集团大手一挥,将船坞这块“绊脚石”远远踢开,成功打出了一张“海洋装备陆地造”的好牌——由于可以将交货周期大幅缩短、降低建造成本、为客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宏华,这家中国最大的陆地油气钻探设备制造商,在涉足海工领域之初,就具备了一种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如今,这台重量堪比两座埃菲尔铁塔的巨型起重机——宏海号,已经成功建造完成。宏华由此从“陆地钻机之王”纵身一跃,扑向了广袤无垠的大海。
“你看,蓝色占的区域有多大!”在宏华总部办公室里,张弭曾指着一张市面上所能买到的最大的世界地图,踌躇满志地说道。
蓝色的海洋不仅占据了更大的面积,同时意味着一片更广阔的市场。不肯囿于既有成就的张弭决定再次扬帆起航,开启一场宏大的“海洋冒险”。
他的目光横略过太平洋,落在了美国南岸的墨西哥湾。
“天然气时代”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技术进步、管网体系完善、金融资本支持等一系列因素的促使下,美国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页岩气革命”。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的页岩气产量达到了4359亿立方米,低廉、丰富、稳定的天然气从地下深处源源不断地涌向全国各地,为美国的工业回迁和制造业复苏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页岩气革命”的巨大成功重塑了全球能源格局——美国由此从一个能源进口国转变成为一个能源输出国,这给全球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带来了巨大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资源禀赋情况决定了中国在过往的许多年间一直主要依靠煤炭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迄今,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尚不到6%,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4%。落后,同时意味着空间。事实上,煤炭的巨量消耗在给中国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
节能减排已是大势所趋。去年,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在文件中,中国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达峰,计划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降低煤炭消耗、提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已经成为重点。除了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近年来,中国煤炭产业本身也正遭遇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困难。为此,国务院在今年年初发布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一方面是节能减排的“去煤炭化”,另一方面则是煤炭产业本身的压缩产能,在这样的形势下,天然气作为一种更为清洁的能源,地位大大凸显,承担起了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历史重任。
而宏华集团此次“出海”的目标,正是天然气。
“一把打开中美天然气贸易的钥匙”
10月28日,北京,一场名为“中美LNG产业发展研讨会暨全球首创PLNG技术发布会”的业界峰会,隆重举行。
张弭步伐迅疾地走上了演讲台。他没有带演讲稿,而是饱含深情地临场发挥道:“今天早晨醒来,心情真是好。因为首都的天空是蓝的,没有雾霾。我们大家都知道,伦敦在上世纪50年代还是‘雾都’,后来通过降低煤炭消耗、提升天然气用量等一系列措施,城市上空重现蓝天白云。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相信中国不干是不干,一旦治理起雾霾来,速度是很快的!而关键,就是要把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占比调整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证明了的方向上去。”
宏华集团主席张弭先生在大会发言
一如张弭所说,虽然天然气目前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不高,但其未来的增长空间却十分巨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3年,我国天然气年消费量从245亿立方米增至1705亿立方米,年均增速高达16.1%;尽管2014年、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出现下滑,但从今年起,天然气消费再次呈现快速增长。因天然气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节能减排的历史使命,一些业内人士纷纷指出,随着未来消费量的迅猛增长,我国自产天然气肯定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从国外进口。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的进口量也正呈快速增长趋势。进口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通过管道运输(简称“管道气”),主要适用于与中国陆上毗邻的国家,如中俄天然气管道、中哈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等;另一种是将天然气进行液化存储后,通过船舶运输(简称“LNG”),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与中国距离较远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卡塔尔等。
2016年8月22日,在经过32天远洋航行后,自美国进口的一船天然气成功抵达中国第一座LNG接收站——中海油大鹏接收站。消息很快在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纷纷猜测:中美之间天然气贸易的大幕是否将就此缓缓拉开?根据EIA预测,美国具有超过100年以上,每年年产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经济可采储量,而最终出口量可能达到每年4000亿立方米,这将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而中国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未来将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消费国。如果能把最大的出口国美国与最大的消费国中国进行对接,其市场空间将会何其庞大!
宏华集团所要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不过,要想将两个市场成功对接,并不容易;仅从商业角度考虑,首要的难题,就是价格。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之间隔着广袤的太平洋,要想通过建设海底管道来输送天然气,几乎没有可能,唯一的方式就是LNG运输船。但用LNG船从美国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在成本上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首先是国产天然气。可想而知,由于直接在国内开采运输,其成本自然低很多;其次是中亚、东南亚等地输送的管道气,只有一次性铺设管道的费用,更加方便快捷;第三是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卡塔尔等国进口的LNG,由于路途相较美国要短,自然也有成本优势。“我个人认为,到2030年,天然气在全球范围内还将是主力能源,而中国的增长潜力很大。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的天然气产量迅猛增长,对于进口国来说是充足而稳定的气源。实际上几年前我们就曾经与美国方面接触过,探讨天然气贸易的可能。但是,价格究竟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这是关键!”原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在峰会上如是指出。
价格问题成为束缚中美天然气贸易的一大关键。素来擅长大胆创新的张弭再次出奇谋,通过联合中美两国的业界巨头,开拓出了一套“中美LNG上中下游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破解了价格难题。
简单来说,宏华的这套解决方案之所以能将成本难题迎刃而解,主要靠的是这两大“法宝”——平台式海上天然气液化厂(简称“PLNG”)和FSP-LNG储罐技术。
美国Argo能源、EnTX集团、GE、Braemar、Wood Group、霍尼韦尔、上海航天等众多国际巨头纷纷参与到这套解决方案中来。张弭介绍说,宏华通过与这些中美顶级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开创性地将固定式平台技术引入到了天然气液化工厂设计之中,开发出平台式海上天然气液化工厂(PLNG)。PLNG具备多项传统LNG液化工厂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它可设立于美国联邦水域,规避数年的审批周期;港口和工厂融为一体,将海外EPC工程转化为了中国工厂制造;成本低、周期可控、施工便捷;可固定可移动,能根据全球资源市场灵活调整布局。
宏华PLNG平台
身形硕大的PLNG平台被放置在了墨西哥湾的美国联邦水域。密集的管道将美国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了PLNG平台上,经过液化处理后进入到了FSP储罐,然后通过FSP-LNG运输船运到中国来。FSP储罐技术来源于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这项技术已经应用于美国航天领域。相比原来的储罐,FSP不仅可以将罐体重量减少一半,而且能将容积率大幅提升约40%,从而使得每趟航行下来的运输量大大增加。
PLNG平台大大降低了天然气的液化处理成本;而FSP储罐又增加了运输量,如此一来,美国天然气运到中国的到岸价不会超过7美元/ MMBTu(约1.71元人民币/立方米);而通过LNG上中下游生态圈的巧妙设计,价格还可锁定20~30年。“到岸价7美元/MMBTu,这个价格有竞争力!而且我想,未来的潜力也比较大。”张玉清说道。而来自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程伯儒在听到这个价格后,不无激动地说道:“宏华能够把价格做到7美元/MMBTu,这很令人鼓舞!我们发电企业作为生态圈的基石,就是需要经济稳定的气源!”
“其实从美国运输LNG到中国与从澳大利亚等地运输相比,价格就是差了大约1美元/MMBTu;这1美元在高油价、高气价的时候,不管是油气商还是用户,可能都不是特别在乎;但在当前的低油气价情况下,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我们的PLNG和FSP技术能够将这一差距消除,可以说是一把打开中美天然气贸易的钥匙!”张弭信心满满地说道。
在峰会上,美国Argo能源公司与宏华集团签订了总值达18亿美元的首套平台式海上天然气液化工厂(PLNG)建造框架协议,从而正式掀开了中美天然气贸易的崭新篇章。据悉,首套PLNG包含4座生产平台、4座存储平台、1座生活平台和1座中心处理平台,以及可供3万立方米—26万立方米LNG运输船靠泊的码头,设计年总LNG加工能力高达360万吨,总LNG储存能力为24万立方米;首套PLNG将以EPC的模式在宏华集团的海洋厂房内进行建造——在经过模块化制造、安装、调试后,再利用“钢铁巨兽”宏海号整体吊运装船,然后运输至墨西哥湾进行安装运行,整个过程下来比传统方式更加高效可靠。
宏华海洋同美国Argo公司签订框架协议
“首套PLNG算是我们的第一期项目,目标是360万吨天然气,也就是约50亿立方米。这个模式一旦成功,我想就是开了闸门的洪水,美国的天然气会滚滚而来;中国市场在快速增长,未来消纳500亿甚至1000亿立方米,一点没问题。如果做到1000亿立方米,什么概念呢?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值就会增加200亿美元,并且是长期而稳定的。这不仅将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增添很有分量的一块压舱石,而且是中美两国共同实现巴黎协定,推进节能减排的一个典范工程。”张弭不无激动地说道。
进入2016年,为了化解我国煤电的潜在过剩风险,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项目开工建设秩序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促进煤电有序发展;而不久前,为了进一步做好煤电规划建设工作,能源局又再次出台了《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调控煤电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加大风险预警等级为红色省份自用煤电项目(不含民生热电)规划建设的调控力度,对已纳入规划项目尚未核准的,暂缓核准。在此背景下,众多发电企业在煤电项目上的投入渐渐减少,转而开始在天然气发电项目上发力。而这样的变化,无疑为中美天然气贸易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契机。
宏华集团所定位的目标客户,正是众多发电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天然气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仅为3%,煤电占比高达72%;而美国的天然气发电量占其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4%,煤电仅为28%。过去,天然气发电在中国之所以并未兴起,成本高是主要原因;而现在,通过PLNG平台和FSP储运技术,宏华实现了美国到岸天然气价格的降低,这无疑为天然气发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程伯儒在峰会上不无欣喜地透露:“我们现在正跟宏华集团探讨,能不能通过资本合作来推动中国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发展,比如,我们发电企业可以参股宏华的LNG项目;而宏华的LNG项目也可以参股我们的燃气发电厂,如此形成更强的合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张弭信心十足。在他的展望中,到204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这样的:清洁煤炭占比35%,石油占比16%,可再生能源占比26%,而天然气的占比为23%,其总量将达到1万亿立方米。“未来,中国的天然气产业将会形成国产气、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有了这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我们就能驱逐雾霾,留住蓝天白云!”张弭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慷慨激昂。
打造“超级海工”
20多年前,“商业狂人”牟其中曾有过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设想: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深2000多米的口子,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入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使之变成降雨区。现在看来,这样的设想更多的只是空想,并不具备现实可操作性。
与牟其中的“空想”不同,张弭的宏伟设想却建立在理性思考和现实可行的基础上,因而更具有一种改变世界的意义。几年前,当他决定要带领宏华集团挺进海工装备领域时,一出手,就是一副与众不同的宏大格局:“宏华从陆地走向海洋,如果还走一般海工企业所走的路,那我们不可能做大。我们要依靠科技、依靠创新、依靠创意,打造超级海工!”
这一次,通过创造性地开发出PLNG平台,宏华在中美天然气贸易方面取得了先机。但张弭的目光显然不止于此——他指出,PLNG平台在应用上有着丰富的可延展性,可以延展成为海上炼油厂、海上造纸厂、海上化工厂……“庞大的PLNG平台都能建成,说实在的,几百万吨的炼油厂、化工厂、造纸厂等等,都没有问题。有了2.2万吨起吊能力的宏海号,可以想象,我们以后就不是出口设备,我们以后就是出口工厂、甚至出口城市!”张弭充满豪情地说道。
宏华还在规划出口“电厂”——LNG发电驳船。张弭介绍道,宏华的LNG发电驳船以LNG为发电燃料,以发电驳船为载体,采用工厂化模块建造,全流程可控,建设周期短,可大幅降低成本,提升应用市场客户价值,在战争、灾后、基建不足的地区、待开发的地区、环保要求高的地区等等,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现在,LNG发电厂基本上都在海边。为什么我们不能做成一个移动的电厂呢?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开着去海外卖电!”张弭说道。他还透露,宏华目前正在给一位海外客户建造一个5万千瓦的“移动电厂”,同时配备了制造厂,既能发电,又能制水制冰。
发电驳船
演讲的最后,张弭向会场的嘉宾展示了一幅颇具科幻色彩的图片——一座矗立在海洋之中、有几百个房间的自升式海上酒店。“这座酒店建造在我国的南沙海域,我们测算过,它的成本肯定比北京、上海要低,因为没有土地成本。人们可以真正在海底吃饭睡觉、欣赏海底的鱼、珊瑚、自然景观,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张弭笑着说,“海洋,是最大的物流、资源 、生态平台,在保护好它的前提下,只要你敢想,它就是你的。宏华下海,一定要非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