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集团重组凸显整合效应

2016-11-21 08:01 | 新华社 船东动态


今年2月18日,中远集团、中海集团实施重组,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中海重组整合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历史刻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标记,在中国航运界乃至全球航运界具有深远影响。

“4个世界第一”和“6个世界前列”

金融危机以来,航运市场仍然没有走出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程度最深的低谷。航运企业业绩恶化、资产缩水、负债增加。船厂订单稀少,很多全球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连续出现负增长。

“航运市场的变化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表象层面,也不是可以简单用周期来解释的。”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说。

改革重组后,中远海运集团成为全球运力规模最大的综合航运公司,规模优势和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迅速实现了“4个世界第一”和“6个世界前列”。船队综合运力、干散货自有船队运力、油轮运力、杂货特种船队运力均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总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二;全球船舶燃料销量排名世界第二;集装箱租赁规模居世界第三;集装箱船队规模居世界第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接单规模以及船舶代理业务稳居世界前列。

新集团改革重组工作庞杂繁复,两集团总资产6100亿元,员工近12万人。今年1至6月,新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910亿元,利润91.74亿元,初步体现了改革重组以后的整合效应。

“航运+金融”模式实现战略转型

2016年9月8日,作为中远海运集团金融上市平台,原中海集运正式更名为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金融产业集群正式组建完成。加上2016年6月2日在香港正式挂牌成立的中远海运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金控平台总资产合计1300亿元。

“新的业务结构,使得重组不仅是规模上的合并,还是深层次的优化业务布局,对新集团未来抵御航运市场的周期性波动风险将起到积极作用。”许立荣表示,新集团依照“规模化、国际化、盈利性和抗周期”四个发展维度,确定了包括航运、物流、航运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服务以及互联网+在内的“6+1”产业集群,并将优先发展全球集装箱运输、码头业务、航运金融和全球综合物流。

许立荣介绍,本次重组整合,打破过去把航运主业作为不可逾越更改的一条线,打造了一个金融控股的上市平台,从根本上提高了抗周期能力。

根据新的战略布局,新集团将融合原中远、中海两大集团旗下优质金融资产,打造以“航运+金融”的业务发展模式,依托航运主业,发展多元化租赁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实现战略转型。

航运产业集群将作为新集团核心产业集群,重点在经营规模增长、盈利能力建设和全球化水平提升等方面着力发展。按照新集团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将码头和集装箱运输划入一个事业群,并明确“以码头为点,以航线为线,以集运和物流为面,共同打造全球服务网络”。集运、码头以及物流等板块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提质升级参与全球竞争

中远中海重组整合是国家骨干航运企业提质升级、参与全球竞争的重大机遇。今年6月26日,举世瞩目的巴拿马运河新船闸开通启用仪式隆重举行,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巴拿马”轮成为第一艘通过新建船闸的新巴拿马型船舶,被载入国际航运史册。

在新的发展蓝图指引下,中远海运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布局“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兴市场和战略要地,新集团在国际航运业的行业地位及话语权已逐步增强。

在集装箱航运方面,中远海运集运与法国达飞、东方海外、长荣集团组成新的集装箱运输联盟“海洋联盟”,成为全球集装箱航运三大联盟之一,与由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组成的2M联盟形成抗衡。

今年3月28日,新集团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合作,将原来在新加坡港合资经营的两个旧泊位,置换成该港区第三、第四期码头的3个至4个新泊位,成立合资公司经营,集团占49%股份,扩大了双方合作规模。同时,新集团先后在海外购买了土耳其、荷兰鹿特丹、阿联酋哈里发和意大利瓦多集装箱码头的股权,还正在与全球众多港口与码头洽谈,新集团码头业务的海外布局正在加快。

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俞曾港表示,今年2月20日,新集团启动了海外网络整合。经过重组,目前,中远海运集团在境外设有欧洲、北美、南美、东南亚、非洲等10大区域公司,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15家控股企业。

“今后,新集团将以海外公司为载体,进一步推动集团全面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努力成为全球航运物流市场的有力主导者。”俞曾港说。

END

关键词: 中远海运集团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