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通将至 台商叹:已经太晚了

2008-11-24 10:19 | 本站原创 船东动态


两会签署四项协议,两岸海上直航,即将实现大三通,对台湾经济发展助益有多?“台湾要成为亚太运筹中心的时机已过了!”从事航运的新嘉物流厦门公司负责人这句话,如同当头泼冷水。

 他指着挂在墙上全球货轮行经路线说,就大陆华北地区而言,货轮自青岛、大连,再走釜山向海外扩展;华中地区,自上海往外输送货物到全球;华南地区货物,则自香港、深圳往东,出口到各地。这三条路径,有没有台湾,影响不大。

 航运业者表示,无法三通,货轮通过石垣岛、香港行驶两岸间,多交了许多费用,未来不必再多交这部分的费用,有助于航商的营运。至于航商是否会因此多弯靠台湾的港口,业者表示,“要视台湾有多少的货源”。如果台湾没有货源,货轮何必弯靠台湾,这也是国际大航商放弃在台湾建码头,改到大陆发展的重要原因。

  高雄曾是亚洲最好的深水港,地理位置好,如能早三通,台商不外移,有助台湾成为亚太的运筹中心。而今,台商已往珠三角、长三角发展,上海也兴建洋山港。一位台商协会会长感慨,台湾曾有最好的条件,但现在产业都外移,对岸已经起来,早年台湾官员规画的“中心”思维要打破了。

  不做亚太运筹中心,台湾仍有别的优势。即使多数台商外移对岸,但谈到资金调度、接单、研发、品牌时,仍以台湾为优先。

  车间设在大陆多年的美利达做两岸分工,一位主管形容,“台湾的优势是国际品牌、通路、研发”,不仅美利达,许多台商都是依此做两岸布局。东莞台资协会会长叶春荣看着台商在两岸来来去去,他说,“台湾的优势在资金调度、研发,至于大陆,则是世界的车间”。

  台湾有着制造业优势,人才养成也较完备,即使厂商外移对岸,高技术厂商的研发中心仍留在台湾。一位台商表示,就电子产业而言,两岸的差距约三到年。就整体竞争力而言,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直言,“如果台湾不努力,大陆再五年就追上来了”。深耕大陆多年的台商,清楚两岸的差距,忧心台湾“不进则退”。

  相较于台湾,大陆有丰沛的劳力、低廉的土地,现在更积极往上发展,想成为亚洲的运筹中心、研发中心、金融中心,一一冲击台湾。台商忧心会影响两岸的分工模式。

  世界金融海啸让大陆把原来外销为主的型态改为内销,台商必须以新的营运方式,面对大陆内销市场,包含原来接单、资金调度、研发,都须重做考量。大陆调整策略,影响的不仅是台商,更影响未来两岸、亚洲经济发展台湾的角色。

END

关键词: 大三通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