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船厂成长江上游最大造船基地

2009-12-23 08:23 | 三峡日报 船厂动态


   

    1022,位于葛洲坝下游约 1000 的宜昌船厂锣鼓喧天,一派喜庆气象。当天,为挪威威尔森公司建造的88000吨级货船的第一条威尔森·北方号正式下水。该船长120、宽16.5,结构吃水载重8000吨。全船按照欧洲标准配置,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全球航行,该船采取了国际上最先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处理发动机尾气,使氮化物的排放降低80%,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船舶。从此,宜昌船厂在环保船舶的建造上进入国内船厂的第一方队。目前,该厂已被国家确定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基地,被湖北省确定为湖北船舶出口基地的宜昌船厂已获得国家一级Ⅱ类造船企业资质,工业总产值从3年前的1.9亿元上升至今年的8亿元;造船能力从年造船2万载重吨上升至8万载重吨;年消耗钢材能力达到3万吨,如此规模在长江上游其他船厂是无法做到的,是长江上游当之无愧的最大的造船基地。
  一
  19568月,长江航运管理局的建设者在宜昌市西坝的小岛上掀起第一镐土,开始了中国长航宜昌船厂的发展征程。当时船厂简称宜昌修船厂,直到1995年,才改名为今天的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宜昌船厂。在最初的10年时间里,该厂只能承担旧船维修业务。1966年年底,随着一条长22.5、型宽5、深0.8的客货轮井冈山21船下水出厂,中国长航宜昌船厂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造船历程。
  进入20世纪 70年代,中国长航宜昌船厂扩建工程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随着新建船台滑道、造船车间、40吨自制门吊的先后竣工,中国长航宜昌船厂的发展开始加快。这个时期的主要产品定为540匹马力的顶推拖轮和1000吨分节驳船等船舶,同时生产建造了载客500人的东方红系列客货轮。
  由于当时中国长航宜昌船厂在发展长江分节驳顶推运输中作出积极贡献,中国长航宜昌船厂荣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到上世纪90年代末,船舶市场发生了变化,驳船市场日益萎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宜昌船厂不能适应转轨后的市场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减少,市场发生变化,加之原材料紧张、资金短缺,生产一度萎靡,船厂效益逐年下滑,到2003年底,已累计亏损1.6亿元。受此影响,全厂职工连续8个月没发工资,船厂一度到了破产的边缘。

  二
  面对船舶市场的双重挤压,宜昌船厂利用合资公司——荷兰达门造船公司的网络和信息优势,转而拓展海外市场,实行错位竞争,抢占万吨级造船市场。据长航重工副总、宜昌船厂厂长陈建设介绍,1999年,中国长航宜昌船厂在长航集团和宜昌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与荷兰达门集团合资组建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当年合资公司就开始投入运转,中国长航宜昌船厂在长航系统率先拉开了走跨海联合的序幕。
  面对建造万吨巨轮的挑战,船厂新的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的超前战略眼光,全面提高装备水平,突破建造场地狭窄的瓶颈制约。在5年时间里,投资近亿元对厂区生产车间进行了重新布局,对船台进行改造,整合扩建高标准万吨船台4座,建造了长江上游造船企业最大的门吊200吨和120吨各一台及4050吨起重设备5台,增加3.3万平方米生产场地,改造总承载量为5800吨的升船设备,与院校联合开发了120吨分段转运平板车。
  20011171930,宜昌船厂梳式滑道上一艘万吨海轮吉奥茜号徐徐移入江中。这是该厂建厂以来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船舶。该船是宜昌船厂为荷兰达门集团和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姊妹船中的第一艘。该船长142.69,型宽18.25,型深10.15,载重量为1.05万吨,具有设计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多用途运输和自装自卸等特点。其建造质量严格按照英国劳氏(LR)标准,并由外方技术人员全程跟踪质量监造和验收。
  如今1.05万吨集装箱船已成为成熟产品,为长航工业和长江沿线造船行业树立了独有的万吨级船舶的品牌形象。宜昌船厂依托荷兰达门集团,在国际船舶市场上影响越来越好,欧洲市场的占有量越来越大,从而保持了出口船舶生产订单的连续性。船厂还主动拓展海外市场,独立承接了出口德国的502TEU集装箱轮。被称为企业发展关键时期生命船502TEU集装箱轮的顺利下水,使中国长航宜昌船厂揭开了海船江造的崭新篇章,开始在高档次国际船舶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用船厂人自己的话说,中国长航宜昌船厂已经从低谷走出了地平线。
  三
  20043月,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及时调整了宜昌船厂的领导班子。新班子首先从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入手,通过亮工厂家底、讲实际困难,增强企业危机感,激发全厂职工同舟共济、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的决心。职工们由原来失望和观望的心态,转变为对工厂充满希望,积极投身到企业脱困自救、开展二次创业。
  船厂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做优达门产品,做强长航产品,做大自营承接高附加值出口产品的船舶产品结构新格局。如今,宽敞的南、北区船台可以同时总装6艘万吨轮,已具备一年建造12艘万吨轮的生产能力。2004年,宜昌船厂连续创造了几个历史新高:3年前需要跨越3个年头才能建造一艘万吨轮的宜昌船厂,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下水和当年完工交船的建造速度。尤其为荷兰建造的1.05万吨NB840多用途集装箱船,从323点火开工到1023下水,岸期工程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令业内人士惊呼简直是一个奇迹。长航集团船舶工业部总经理董家兴在参加该船下水时赞赏道:宜昌船厂首次打破了造船周期不超过10个月的纪录,已经具备了现代化造船的雏形,通过达门集团技术的引进,逐步提高生产效率,在未上坞的情况下,缩短交船时间,以高效赢得了可观的效益。
  受交通部标准化政策的影响,三峡大坝、葛洲坝等两坝船闸不准通过两万吨级的船舶。因此,宜昌新造船舶标准化大型化的趋势得到体现,船越造越大,滚装船一般在长118,且车位数量达到60个以上,集装箱轮和游轮长度也在100以上。宜昌造船业的标准化、大型化的趋势,最终赢得海外客商的青睐。

  2009年,金融危机来袭,国外船方一下子撤换了5条船的订单,宜昌船厂面对不利局面,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加强现场管理,保节点、保质量,努力规避经营风险。今年已完成7条万吨轮的生产任务,总吨位达到7.4万载重吨,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
  宜昌船厂党委表示,十一五期末,船厂完全有能力实现年造万吨船10艘、10万综合吨、年产值10亿元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宜昌船厂将开发建造两万吨级的散货船及特种工作船和化学品船,有望达到年产值15亿元、年造万吨船12艘的预定目标,为打造湖北出口船舶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END

关键词: 宜昌船厂造船基地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