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高新区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逆势飞扬
2017-07-18 08:27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国内造船
近年来,镇江高新区依托8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聚集镇江船厂、中船动力、中船日立、镇江船舶电器、挪威康士伯、德国贝克尔等30多个单体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成为船舶与海工产业主战场,形成船舶与海工产业集群。
这一特色集群,不仅有力呼应国家高新区有关“一区一战略产业”要求,更是在船舶与海工产业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实现逆增长,先后获批建设科技部镇江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船用动力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示范产业基地。
差异化产生竞争力:错位发展,产业链长
放眼全国版图,镇江高新区的船舶与海工产业体量或许不算大,但经过11年的精心布局,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链,产品涉及多功能全回转工作船、海洋石油平台支持船、船舶导航控制系统等多个门类,其中全回转港口作业船、船用中速柴油机在行业细分市场处于龙头地位。
作为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关注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我国造船业第一批50家“白名单”企业之一的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特色经营、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经营理念,专业从事特种工程船舶的研发与制造,形成了多功能全回转工作船、多用途海洋工程船和公务船等其他特种用途船舶三大板块、多个系列的产品结构。其中,多功能全回转工作船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建造总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该企业产品分布我国沿海各大港口,并远销亚洲、非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特种工程船舶领域创造了42项中国“第一”。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造船业遭遇寒冬的大背景下,镇江船厂创造了“零弃单、全交付”的业内奇迹。2016年,新承接订单总量位居江苏省第4位、全国第14位。
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600150,股吧)工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动力装备板块的核心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涵盖船用中速柴油机、中速双燃料发动机、中速气体发动机等,形成以船用柴油机和船舶动力装置为主业,动力集成系统、电气集成系统、机械成套与海工设备三大板块及全球技术服务的业务格局。该公司自引进MDT公司和WARTSILA公司系列船用柴油机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经过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国产化船用柴油机与出口船舶的配套,连续10余年保持在出口船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
镇江四洋柴油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高速救助艇、休闲观光艇、近海渔船等主机动力的企业。目前公司主导产品包括船用高速柴油机、喷水推进器、小型船用发电机组和船用配套产品,是国际救生艇主机的最大制造供应商,“四洋”牌救生艇主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
“痛客”群里觅“大师”:八仙过海,各有神器
根据《镇江高新区船舶与海工企业研发团队名录》指引,可以领略到镇江船厂、中船动力、镇江船舶电器、镇江四洋柴油机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风采。
镇江高新区科技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企业每年研发经费的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4—5%。研发团队成员大多由院校教授、海归学子和本土工程师三大块组成。
在镇江船厂,就有这样一支以高级工程师张言才、邹耀明等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的百余名专业而稳定的研发团队,他们一直在“不断自我否定”中创新前行,被该公司郭琰董事长视作企业的宝贵财富。
据了解,镇江船厂拥有3个分别为8万吨、2万吨、5千吨级的船台,靠现有船台的有限资源,不能满足工程船舶建造“短、平、快”的节奏,如何整合资源,解放船台,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已成为企业生产能力提升的瓶颈。镇江船厂的研发创新团队,在郭琰董事长的提议和带领下,硬是与“理论上不可能”和“实践上行不通”习惯思维较劲,创造出了“陆地造船、吊装下水”的奇迹。仅此一项突破,该公司当年就完成了56艘拖船的建造,拖船的建造能力迅速翻了一番。
继成功开发“FiFi2全回转消拖两用船”、“多功能深海石油平台支持船”后,镇江船厂研发团队又将节能、环保、舒适作为产品升级换代的主攻方向,相继开发建造了亚洲第一艘柴电混推海洋石油平台供应船、全球第一艘电力推进海洋平台支援船等高端化、前瞻性产品。
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部博士靖海国也是一位“只认死理、从不服输”的人。 2015年,靖海国从大学讲台“跳槽”到中船动力,为的就是“自己研究透了,再亲自做成了,才更过瘾”。由他挂帅研制的23/30双燃料(柴油+天然气)发动机,是国内首次实现柴油微喷引燃的船用中速双燃料产品机,实现燃料替代率约99%、热效率44.5%、CO2排放和柴油机相比降低15%以上,可广泛应用在散货船、成品油船、主流船舶的发电机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院企联动,制度突破:合力催生中国的NO.1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是专门从事海洋装备研究、设计、开发的的专职科研机构,拥有目前国内船舶与海工领域规模最大、华东地区设备最领先、技术服务最完善的海洋装备增材制造(3D打印)研发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装备专项、国家海洋局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了观察型和作业型水下机器人、多功能水面无人艇船舶焊接电磁感应热处理系统、海水淡化集成装置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成果。
为促进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镇江高新区与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不断深化合作共建的深度。除了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定期深入园区企业帮助排忧解难、全部研发平台全天候向园区企业开放使用外,双方还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以重大任务为牵引,设立科研培育基金,全过程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信息平台,确定科研方向,广泛征集指南、发布指南、组织申报、管理项目;策划与企业共同投入,建立跨单位科研团队;通过立项评审、季度检查、现场测试、项目验收等环节,对自培育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科研成果联合申报,合力催生产业化。
目前,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正协同镇江船厂、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合力研制我国首次采用全电力推进方式的新一代节能型车客渡船,填补国内空白,着力打造我国新一代车客渡船“镇江制造”的研发和制造基地。同时将实现全电力推进技术在船舶领域的推广应用。
此外,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还与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携手,运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实现了柴油机复杂关键件设计与制造。目前,双方正围绕超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的研发,努力突破超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减振降噪、排放控制、智能化管理等技术瓶颈。
“在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上,镇江高新区总体产业定位为"321",即:船用设备、海工配套、海洋工程船3个制造业,船海配套物流、船海科教2个服务产业,把镇江高新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船用设备与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园。在产业总量上,预计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亿元。”镇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敬东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