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修船市场出现“小高峰”
2017-08-09 07:57 | 中国船舶报 维修改装
虽然今年上半年修船市场出现了一个“小高峰”,但修船企业并未迎来行业景气程度提升的“风口”。日前,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SPCC)第61次会议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与会企业代表普遍认为,平均单船产值下降,是当前修船业面临的突出难题。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去产能步伐,对转型发展和效益提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产值增幅不及完工艘数
今年上半年,“斯佩克”成员单位修船完工艘数明显增加。会议统计显示,今年1~6月,16家企业共修船完工船舶2396艘,同比大增27.7%。其中,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修船完工678艘,同比增长20.6%,是上半年修船量完工最多的企业。此外,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和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修船完工艘数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船坞利用率大幅提升,修船任务接近饱和,产值却没有大幅增长。统计显示,今年1~6月,16家“斯佩克”成员单位共完成产值64.76亿元,同比仅增长4.9%。其中,5家企业产值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价格竞争仍然是修船企业经营的主要手段。中远海运重工与会代表分析,国内修船产能过剩且仍在扩张中,上半年激增的修船需求也不能促使市场达到供需平衡。“僧多粥少”的局面限制了修船价格的同步回升。
同时,单船工程量及改装船项目减少,导致产值总量难以做大。船东对改装项目的投资变得异常谨慎,部分有改装意向的船舶和海工装备被推迟进厂。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一家修船企业改装项目“断线”,产值锐减20%以上。华南地区一家企业去年上半年改装产值为3.7亿元,今年同期改装产值仅为1.2亿元。
产品结构决定业绩好坏
在市场困局中,依然有修船企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得益于产品结构的变化,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平均单船产值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高,今年上半年业绩亮眼。
在突出传统“特色”方面,舟山鑫亚顺应市场变化,大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油船和化学品船业务占比已达35%左右。万邦永跃在承接较多油船业务的同时,牢牢抓住滚装船业务,大大提高了高附加值船型的承修比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多年来深耕自卸船改装领域,其自卸船业务在全球独树一帜。今年上半年,中船澄西同时进行了2艘自卸船大型改装以及3艘自卸船短期工程修理。改装后的自卸船卸货效率提升50%以上,得到船东的高度赞扬。
修船企业开拓新市场也毫不手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分析,中远海运重工圆满完成“海洋赞礼”号在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的应急维修,这是中国船企承修的最大规格的豪华邮轮;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承修40万吨矿砂船(VLOC),也实现了我国修理超大型船舶的突破。
业界人士建议,修船企业应根据船东需求,不断提高船用特种装备的维修业务占比,拓展服务航运业的能力;对有市场潜力的液化天然气(LNG)船、液化石油气(LPG)船、豪华邮轮、特种船等产品,应下真功夫进行技术攻关,增强自身的维修与改装实力;利用“互联网+修船”新思维,强化修造深度融合,升级造船产品的售后服务链,打造售后服务新模式。
调减低端产能行动受期待
修船业在化解过剩产能、盘活存量资产方面采取了很多行动。自2016年年底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成立后,其旗下存量资产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原中海工业广州城安围船厂变身科技创新产业园。据悉,中远海运重工今明2年还将继续安排所属相关企业退出修船市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后,长三角地区所属修船产能的整合也在今年取得了新的进展。
与会代表初步预测,2017年全球修船艘数将比2016年增长20%以上,但2018、2019年修船艘数增长乏力,基本与2017年持平。如果仅从三大主力船型来看(中国修船以这三大主力船型为主),2018、2019年这一修船需求将持续下降。在这种趋势下,当前去产能的力度远远不够。
“‘斯佩克’成员要为修船去产能而继续努力。”此次会议轮值主席发言强调。修船行业组织将积极呼吁,做好沟通,联络土地、岸线、海事、海关、环保、安全等方面主管机构,尝试对CB/T 3001-2010未达标的修船企业,加大工作力度。
与会企业建议,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中国修船企业还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通过收购、兼并、投资新建等方式,整合欧洲、东南亚、中东地区的修船资源,开发南亚、西非、南美等薄弱或空白区域市场。利用自身技术、营销优势形成完整的全球船舶服务网络,有助于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主导全球修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