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已有14家造船企业开工建设
2010-01-07 08:34 | 国际船舶网 国内造船
2009年9月8日,陈家港沿海经济区又传出捷报,载重2.05万吨的“勤丰186号”货轮成功下水,这是响水县继“宏铭3号”等下水后的又一条巨轮,也是苏北目前下水的最大吨位船舶。从2006年第一家造船企业落户响水至今已有14家造船企业开工建设、10家投产造船,已建成下水船舶11条,实现销售收入7530万元。“当时轮船下水时,很多人兴奋地跟着船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家港沿海经济区工委副书记赵子成仍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艘艘远洋货轮陆续建成下水,昭示着响水造船业迈出了坚实一步,标志着响水沿海开发正风满帆劲,快速推进。响水县狠抓招大引外,培植特色产业,先后围绕船舶制造、船舶装备、盐化工等产业,按照项目“求大、求新、求高”的要求,深入研究分析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500强等龙头企业的投资方向,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驻点招商、敲门招商等形式,吸引项目落户响水。
在江苏勤丰造船有限公司,笔者看到6艘万吨级以上船舶正在同时建造,高耸的塔吊,四处飞溅的焊花,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像这样的图画在宏铭、海丰等造船厂也同样呈现。具有悠久造船历史的浙江省黄岩区的一位领导参观了陈家港沿海经济区后连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造船规模这么大,没想到技术含量这么高,没想到密集型企业这么多。
沿江造船、沿海造船是常规发展路子。但是如何打造特色,占领市场?响水选择的是错位发展,抢摘“头彩”,不在“块头”上与其他造船厂比高低,而是在功能上夺先机。
该县积极引导造船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主攻特种船、工程船、工作船,加快发展钻井平台等海上工程装备,积极拓展修船、拆船业务,力争到2012年,实现年造船修船600万载重吨以上。大力发展造船配套产业,加快推进一期规划6.5平方公里的船舶装备产业园建设,加快18个入园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宁波船舶装备产业推介会上签约的项目早日落户开工。同时突出招引船用发动机、导航系统等高技术含量的配套项目,努力形成与现代总装造船模式相适应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船舶配套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