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协代表ASEF首次参加IMO大会
2017-12-04 14:52 |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展会信息
2017年11月27至12月6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伦敦召开第30次全体大会。大会审议IMO秘书处、海洋环境委员会、海上安全委员会、法律事务委员会等相关工作报告,讨论通过IMO未来工作战略和计划,选举新一届IMO理事会成员,审查IMO非政府观察员组织贡献情况,并通过批准有关非政府观察员申请的决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金鹏及谢予和范维代表国际活跃造船专家联盟(ASEF)首次以非政府组织观察员身份出席会议。
大会审议通过IMO“战略规划2018-2023”。该规划在全面衡量近年来全球海事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全球海事领域发展新趋势新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5年IMO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进一步推动落实现有出台的国际规则,敦促成员国加强实施现有IMO出台的包括《压载水公约》等50多项规则,统一成员国行动。二是加强全球海事领域高新技术对制定IMO新规则、完善IMO旧规则的引导作用,特别是海洋安全技术和海洋环保技术。三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减少国际船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督促航运国家遵守相关的国际减排要求。四是加强国际海洋管理,对国际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空间开发等人类活动进行科学指导,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五是推动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稳定增长,推动海运产业及与海运相关的海洋开发、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安全设备等产业发展与贸易。六是提升制定国际海事相关规则的效率,加快推动新规则的制定实施,推动IMO成员国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建立多种审查机制,根据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加快对规则的补充完善。
会上,中国交通运输部就近年来IMO工作情况、IMO未来战略规划等发表综合评论。交通运输部指出,当前国际海事发展环境深度变化,海运市场不景气、全球气候变化和海上安全等突出问题影响国际海事可持续健康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海事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积极因素,如海事科技的进步带动海事产业链升级发展,绿色减排技术从理念转为实践并取得积极成效,海事产业以创新为标志的内生动力持续增长。未来5年,国际海事发展速度、方式和内涵都将步入新常态,国际海事界将加快无人驾驶、智能网络等海事新技术的实践,加快实施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和推进相关技术合作转让,主要海事国家也将加快提升治理能力并共享海事治理成果。交通运输部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仍将积极参与IMO工作,为国际海事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
会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代表ASEF轮值主席向大会、中国政府代表团及主要成员国代表团就ASEF组织情况做了汇报和交流,积极参与IMO相关文件的审议。中国交通部对ASEF获得IMO非政府组织观察员地位表示祝贺,希望今后ASEF能代表国际造船界在IMO相关会议上多贡献提案。日本国土交通省代表,韩国国土海洋部代表,以及国际私人游艇协会、国际豪华邮轮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代表,在交流中均对ASEF获得IMO非政府组织观察员地位表示祝贺,同时也希望与ASEF加强交流与合作。ASEF秘书长范维向IMO大会做了首次发言,并向大会介绍ASEF组织情况,感谢IMO大会通过并授予非政府观察员地位,今后将积极为IMO贡献海洋环保、海洋安全等领域的技术观点和相关提案,支持IMO相关标准规则的制定,同时也为造船业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综合此次大会的会议文件、会场成员国发言的情况来看,从造船业的角度,下阶段发展要更重视技术创新。IMO制定的规则已覆盖海事产业的全产业链、海运装备的全寿命周期,IMO规则的制定、修正和更新与海事科技的结合度日益紧密,海事技术创新不仅是支持落实现有IMO规则的保障,也是制定未来国际海事新规则的前提和基础。IMO已将海事新技术发展纳入议事日程,特别关注人工智能、数据信网络、安全环保等技术创新给全球航运业带来的影响。造船业为全球海事产业生产船舶及各种相关装备、提供解决方案,应紧跟国际海事技术发展趋势,在技术研发创新上走在其他海事相关产业前列,在未来国际海事规则制定中应主动发声而不是被动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