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船厂从“修船”迈向“造船”

2010-01-19 08:40 | 中山日报 船厂动态


    近日,中山港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金辉船厂在中山港举办了一场隆重的交船仪式。交出去的价值1210万美元的船,是拥有目前国际领先双动力定位技术的、用于海洋石油工程作业的工作船。收货的是中东客户HADI海岸服务公司。这是金辉船厂为该公司制造的第二艘这样的船,客户十分满意。
    “作为以修船为主的船厂,当初为了第一单中东客户的订单,付出了很多努力。”日前接受记者采记时,金辉船厂董事长黄金明很兴奋,他说作为本土船厂,终于实现了从为香港和国内客户修船为主,向可以为国际市场客户制造高技术船舶的重大转型。黄金明还是港航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本土船厂造船技术得到国际市场客户认可
    金辉船厂总经理叶贺胜说起当初为了取得中东客户的信任,至今记忆犹新。为了得到第一笔订单,金辉船厂采取了“曲线进攻”战略。
    “我们先是想办法与为中东公司制造船舶的番禺企业取得合作机会,在成功为这家番禺企业代工后,才得到了中东客户的信任。”叶贺胜告诉记者,在与客户签订合作协议前,金辉船厂做了许多“改变”,首先就是所有的焊工重新报考了美国船级社认可的焊工证。
    根据国际船舶市场行规,所有交付使用的船只此前必须要通过国际船级社的技术验收和认可。在与中东客户的合作中,金辉船厂不仅从技术还包括管理、与国外船员的交流等各方面,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磨合。
    对于从修船到制造国际先进船舶的转型,叶贺胜认为难度最大的就是工艺提升。“国外客户比中国客户更注重船舶的外观,所以我们必须在保证船的美观上多下功夫,很多细节就不是简单的焊接而已。”
    不过他也表示,中国称得上造船大国,但还远远不是造船强国。金辉船厂此次为中东客户提供的高技术工作船,60%的设备是从国外进口,船厂负责外壳和焊接工程,附加值相对较低。“相当于我们帮别人卖设备,设备的附加值比做船体要高。这种情况已在逐渐改善了,很多配套厂国内也有了,但得到国际市场认可还需要一个过程。”
转型发展面临技术人才短缺和融资难
    “在最艰难的时候,金辉连运沙的船都要维修。不转型不行,但转型却面临太多困难。”黄金明说船厂目前就遇到比较严重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缺乏的困境。从当年粤中船厂到企业的八九个技术人员,都年龄偏大了,而这几年新招进来的大学生,还无法成为技术骨干。
    融资也是困扰着金辉船厂的一大困境。尽管目前通过港航集团向兴业银行成功融资,但目前在建和正在谈的高技术船近十艘,一旦相继动起来,需要大量资金。黄金明称,“造船业尽管附加值不一定很高,但是稳定的基础工业,希望随着国企、央企相继在临海工业园落户,可以提升中山造船业的知名度,为人才引进及融资带来便利。”
   
END

关键词: 金辉船厂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