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化院做大做强海洋涂料产业
2018-04-03 14:37 | 青岛晚报 配套动态
数据显示,全球船舶涂料需求量正日益增大,而国内70%以上的海洋涂料市场被国外公司所垄断。面对这样的大背景,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海化院)厚积薄发,在技术创新能力及产品质量方面层层把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近日,记者和青岛市科协来到海洋化工研究院调研新旧动能转换。
“现在公司逐渐建立全球化服务,积累品牌效应,逐渐实现‘让中国的舰船穿上民族的服装,让世界的船舶穿上中国的时装’。”该院院长赵君说,这将是实验室今后的发展目标。
做大做强海洋涂料产业
作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建造水平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岛城船舶制造业也被列入战略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板块。而海洋在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严酷的腐蚀环境,海洋涂料是解决海洋腐蚀与污损等问题最方便、有效的方法。
海化院前身是1966年4月18日为解决海军舰船涂料急需而成立的“4·18”舰船涂料攻关协作组(由海军、六机部、中科院、化工部四部门联合组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化工部组建成立化工部海洋涂料研究所。
“全球都在发展海洋经济,船舶制造对相关配套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化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70%以上的海洋涂料市场被国外跨国公司占有,原因在于我国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较慢,后续的性能评价、中试及成果产业化能力相对薄弱,而且在涂料生产供应、质量监督、涂装规范及涂装现场管理等方面缺乏一套十分严格的体系。因此,海化院为海洋涂料及功能材料进行更高水平的技术及工程化研究,搭建了一个试验、中试平台,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打造国际一流研发平台
自动实验室合成反应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高数强力分散机……在海化院,记者看到大量高科技设备。据介绍,该院共约有359台(套)先进的研发、检测设备,用于分析、检测海洋防污涂料、防腐涂料、功能性材料系统实验,为打造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提供了雄厚的硬件支撑。
“工程实验室将建立涂料技术研发平台、涂料性能评价及中试平台、以及工程应用研究平台。 ”该负责人介绍,建立国际装备一流的涂料检测仪器设备平台,可以保持检测的高速、可靠、权威,建立涂料在海洋环境中的性能评价平台,可以进行中试实验研究,为涂料工程化应用积累数据,同时解决好批次稳定性、持续供货能力,使其成为海洋涂料及功能材料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平台的建立还将进行中试成果的产业化,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进行涂料清洁生产相关技术的研发。据介绍,该中心将打造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擅长工程研究、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成为国际一流的涂料研发机构。
填补国内深海防腐技术空白
在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人员流动和交流的同时,海化院还积极聘请院士和专家进入“中心”。“我们聘请了日本防污涂料专家开展新型防污树脂研究,聘请了高校生物、材料等不同学科教授开展防污、防腐机理研究,还聘请船舶总体设计人员开展涂料应用研究。此外,还与青岛科技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该负责人说。
在院士及其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建议下,海化院将优势专业甲板防滑涂料进一步拓宽到海上石油平台防滑涂料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领域,在高速公路地磅上进行了应用试验,经过两年的应用数据积累,涂层经受住了重载车辆的高频率的磨损和碾压,完全可以取代防滑效果较差的花纹钢板,并更有利于对秤体的防腐蚀保护,获得市场认可。
2015、2016年每年大约有300台高速公路称重系统涂装了海上石油平台防滑涂层。为适应新的应用环境,优化涂层性能,该院继续开展了重载碾压防滑涂料的研制,目前该新型重载碾压防滑涂已经在某高速公路磅秤生产厂家进行了车间涂装应用试验,在河北某高速路口进行了现场涂装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并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汇聚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海化院同时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专家团队协助建站单位对进站博士后进行指导培养,2014年7月至今供培养出站博士后2名。“我们根据青年科技人员的特点,制定了个人的中长期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学术会议,或在职攻读学位,并让他们在科研教学和服务生产的第一线提高自己。 ”院长赵君说。
目前该中心现“有三个研究团队,由防污涂料技术研发团队、防腐涂料技术研发团队、功能涂料及功能材料技术研发团队构成,固定研发人员共有近200人。
“院内正在要调整结构,让这个看起来比较单调的科技领域成为‘最有用的产业’。 ”院长赵君说,做强技术,来促进我国海洋涂料及功能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海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对于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损失、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