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湖州召开

2018-04-17 18:48 |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船舷内外


4月13日,由交通运输部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主办的“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暨“48TEU智能新能源集装箱船”项目启动会在湖州召开。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张成副调研员、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朱汝明副局长、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曾春年教授参加会议。湖州市委常委王德胜副市长致欢迎词,联盟第一任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主任严新平教授介绍了联盟成立背景并讲话,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朱英富院士作主题发言,来自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100多人出席了大会活动。

湖州港是全国内河亿吨港,是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运力规模位居全省内河首位,集装箱船等特种船舶占全省内河半壁江山。近年来,湖州大力发展河海联运,推动“运石子”向“运箱子”转变,加大港口绿色智能岸电建设,去年70套智能一体化岸电建成运行,计划到2020年实现港口绿色岸电基本全覆盖。率先探索智能新能源船舶研发应用,绿色航运先行示范、走在全国的前列。

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旨在推进我国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实现联盟成员的技术合作、项目合作和信息共享,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产、学、研、工程、金融”一体化的船舶高技术产业联盟。在《中国制造2025》中,高技术船舶是智能制造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作为船舶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绿色船舶是热点主题,联盟的成立,无疑为行业搭建了联盟成员优势互补、拓宽发展空间、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平台。联盟成员之间的联动,将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从而在智能新能源船舶领域形成合力,产生巨大影响。

大会公布了联盟六大建设任务:一是构建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建立行业通用标准和准则,制定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发展路线图;二是构建智能新能源船舶产业信用体系,增加投资人信心,保障智能新能源船舶投资者收益;三是建立智能新能源船舶多元化优势融资渠道,开展融资模式创新;四是开展智能新能源船舶的示范应用,实现智能新能源船舶研发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五是推进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智能化升级与智能运维;六是征集和申报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实用研究课题和发明专利,推广有行业影响的新能源船舶互联网智能新技术,研发智能新能源船舶。联盟还将举办中国智能新能源船舶产学研用研究论坛和峰会,搭建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的学术交流的平台。

大会宣布“48TEU智能新能源集装箱船”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突破新型内河集装箱船舶设计理念,攻克纯电池动力、无轴轮缘驱动推进、船舶自主航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创新内河集装箱运输营运模式,通过从安吉上港到上海共青码头的实船航运示范应用。据测算,从安吉上港码头到上海共青码头,全程249公里。一艘传统动力48标箱集装箱船往返一个航次的柴油能耗1824升,而智能纯电动集装箱船往返一个航次的所需能耗为7208度电,按照目前的油价(柴油5.5元/升)、电价(0.7元/度)计算,智能纯电动船舶与传统船舶相比,节省近一半的能耗成本,实现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为加速推进湖州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END

关键词: 湖州 新能源 技术创新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