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厂老建筑挖出“新”历史
2010-01-29 08:38 | 解放日报 公告公示
上海世博园浦西片区将军楼(江南造船厂红楼)修缮后外观效果图。
黄浦江西岸1.35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原本是江南造船厂的厂区,这里的船坞与码头,曾经记载140多年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与变迁。
如今,走进这块区域,在各式造型新颖别致的主题展馆和企业展馆周围,有几幢正在“述说陈年旧事”的历史建筑或许会吸引你的眼球。它们的历史,少则有70年,多则“年过百岁”。负责历史建筑修缮工作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邹元晶介绍说:经过去年第四季度的紧张施工,每一幢建筑都已经“脱胎换骨”、“修旧如旧”,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让这些老建筑在世博会期间能尽量“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游客面前。
老建筑里挖出“新”历史
清水砖石,铸铁栏杆,8幢老建筑的历史,与“近代中国第一厂”的江南造船厂的发展密不可分。
自1865年,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大型官办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40多年以来,“江南”代表了中国工程技术和工业产品的绝对领先水平:中国第一艘近代机动船舶、第一艘万吨级运输船、新中国第一艘护卫舰、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等,统统出自“江南”之手。
一个半世纪的岁月洗礼,使江南造船厂累积了相当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幢幢老建筑,是一辈辈“江南人”心中永远的记忆和牵挂,是珍贵的历史见证者,更是诉说者:
“盖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翻译馆毫无疑问是江南制造局的骄傲。在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创办的翻译西书的机构里,徐寿、华蘅芳、傅兰雅等中外译者先后翻译了各类书160本,涵盖格致、化学、兵制、医学等20多个种类,为当时的人们打开了学习西学的一扇大门,为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2号船坞是江南制造局建局后,于1867年开挖的第一个船坞,见证了“官府号”等4艘中国最早万吨级轮船的诞生;
飞机库建造于1930年,是为大型军舰舰载水上飞机的摇篮;
……
即使时至今日,老楼依然还在孜孜不倦地“更新”着历史故事。去年末,在整修海军司令部大楼时,工人们原打算把南立面的两扇窗卸下来进行修缮,竟意外发现了“宝贝”:两块高约2米的石碑,静静地立在窗后,碑文清晰地表明,海军司令部于1931年改建为医院,由时任江南造船所所长的陈绍宽提笔立碑纪念。尘封了近60年,石碑终于重见天日,也为一段原本模糊不清的历史,提供了回溯的证据。
修砖墙请来园林巧匠
“江南造船厂历史上名气很大,但真正能够进入厂区、近距离感受的市民却不多,”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邹元晶告诉记者,“因此在历史建筑的修复过程中,我们遵循 ‘修旧如旧’原则,为观众们解密、还原一个真实的江南造船厂。”
“修旧如旧”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比盖新楼还难。一方面,楼房外立面、结构和格局基本不能有变动,这样才能保证老建筑“有味道”;另一方面,由于年久失修,这些老楼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必须按照21世纪的标准重新整修。
去年3月建筑整修项目启动后,8栋历史建筑就接受了来自专业团队的全方位检测、勘验,近十本厚厚的报告堆满了办公桌。项目负责人张稀龄说,“有了这些科学的数据,我们才有底气着手设计可靠的修复方案。”10月中旬动工以来,8栋历史建筑的修复工作全面铺开、齐头并进,截至目前,已全部达到现代建筑安全标准,并配有空调设备。其中,飞机库的空调系统采用了地源热泵,成为实践绿色世博的节能示范建筑。
建筑安全达标了,项目组又开始从楼房里里外外的各处细节入手,最大程度保留江南造船厂的“原汁原味”。
飞机库的外立面以砖墙为主,近70年来,有的砖石表面附上了又厚又硬的砂浆,有的则出现了严重的风化现象。为了还原飞机库最具特色的清水砖墙,项目组想尽了办法,用化学药剂洗、用沙子磨、用工具锉等等,甚至从苏浙请来了搞园林建筑的老行家,总算是摸索出了一条门路:
针对凸起的砖石,采用不同的凿子清理出原有的清水红砖墙面;针对豁口,使用砖石修复粉料进行修复;对于破坏严重的砖石,则进行整块替换。砖石间的墙缝,同样有严格要求:灰缝要平直,并做成内凹平缝,内凹约4毫米,采用专用嵌缝材料勾缝砂浆。
“调制每块砖石的颜色时,我们特意调得有深有浅。不然整面墙清一色,太‘新’就不‘真’了。”张稀龄得意地说。
正是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让不少专家由衷赞叹:“勾缝效果非常少见,远看极具历史沧桑感,近看又不失精美。”
清水砖墙,还只是“还原历史”的一处细节。在8栋老建筑的修复过程中,铸铁栏杆是根据设计复原的,在上海已极为少见的垂直推窗找来木匠师傅专门订做,而更多的细节设计,则将通过比对历史照片得以重现。届时,7000万世博观众将通过这一砖一栏,踏上中国近代工业的寻迹之旅,聆听原汁原味的上海故事。
面朝浦江一个半世纪后,江南造船厂如今在长兴岛踏上新的征程。从搬迁到整修,邹元晶指挥并亲历着从“江南”到“世博”的演变。谈到离开,邹元晶心里也有不舍,他开玩笑说:“140多年前,李鸿章建立起江南制造总局,如今,江南厂搬走了,真是人世沧桑,但毕竟,江南厂的根留下来了!8栋历史建筑,能够以更美好的姿态融入世博,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回望历史了解上海。江南工人虽然离开了,但更多的世博会观众来了,‘江南’的人气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