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教授施欣:确保航运衍生品避险功能发挥

2019-05-30 08:30 | 中国证券报 船舶金融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施欣在29日的上衍航运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航运市场是一个充满波动、不确定性的行业,由此给行业的经营企业和机构带来了众多的不确定性。传统思维下的航运业经营者们往往通过常规的航运经营策略来规避风险;近年来航运业规避风险的视角已经开始出现了拓展,一种新的利用金融来规避风险的理念日趋得到大家的重视,相关金融工具即是航运衍生品。

国内有关航运衍生品或者类似航运衍生品方面的实践已有二十余年,自1998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发布后,一系列指数也陆续发布,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1年出现了上海出口集装箱交易产品,包括煤炭交易产品、人民币FFA、干散货异地交易合同、欧洲运价交易合同等等。

通过总结及分析国内航运衍生品实践方面的经验,施欣指出有两个层面值得深入思考。

第一,理论层面。目前国内在理论层面围绕航运衍生品进行的研究探索还太少,今后的突破点将聚焦以下三点:一是需要进一步研制具有典型中国元素的权威运价指数;二是研发适合航运产业特性的金融衍生品;三是探讨航运衍生品的组织模式,不能将指数发布者与指数交易者融为一体。

第二,风险控制层面。航运衍生品本身,特别是航运市场的运价波动剧烈性导致航运衍生品本身对风险的控制力稍显不足。对风险控制的忽视往往会在制度设计、产品准入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施欣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完善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制;二是推动航运衍生品场内集中交易市场的发展;三是要落实金融配套改革,加强市场基础培育。

END

关键词: 上海海事大学施欣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