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民:时代是最伟大的对手

2019-10-09 19:56 | 航运界 船界人物


航运界网消息,在深圳召开的第十三届泛太平洋海运亚洲(TPM ASIA)会议上,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王海民表示,集运行业从1967年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52年的时光,从那个时代开始,集装箱运输模式的出现就颠覆了航运业,重新定义了班轮运输的商业模式。

图 / 中远海运e刊 陶润元

回首过去,很多伟大的公司都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但我们最伟大的对手并不是行业中的航运公司,而是这个时代。

王海民说,“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双重带动下,全球集装箱贸易量从2000年6500万TEU左右,到2019年不超过2亿TEU,年均增速6.6%,发展速度非常快。首先是时代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特别是我们今天在深圳开会,30年前深圳可能没有一个像样的集装箱码头,但今天深圳已经是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从中国来看,30年前全国所有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贸易量只有100万TEU,今年很可能会超过2.5亿TEU,这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减缓,以及受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集装箱的进程有所放缓,经济增长带来的集装箱贸易的增长也有所减少。

从2000年-2010年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1倍,2011年-2018年增速降为1.3倍,而2019年只有0.7倍。这一数据表明,全球集装箱贸易量的需求跟GDP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当前,行业并购、IMO2020限硫令的实施、航运数字化浪潮以及端到端的战略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都将给集装箱班轮业带来新的定义,而有能力定义未来的企业,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随着集运行业的整合,从2015年20家班轮公司到2019年的12大班轮公司,运力规模在100万TEU以上的只剩7家,其市场份额截止今年9月份达全球市场的77%。

有趣的是,在王海民看来,货主是航运业整合的最大受益者,并购使得班轮公司实现规模效应,单箱成本下降,班轮公司的业绩也有所改善,并传导给了客户。另一方面,行业并购使得班轮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012-2016年(整合前),集装箱船公司只有8个季度是盈利的,其余12个季度均为亏损,占比40%;2017-2019年上半年(整合后)期间共有10个季度,班轮公司营业利润为正的时间有7个季度,获利利润的季度占比70%。

换言之,行业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增强了行业的稳定性,提高了客户的可预见性,班轮公司的并购整合,和大型联盟的形成,使得船公司有足够的现有运力去发展,并有效的阻止了船东造船的冲动,缓解了严重的运力过剩,同时使运价趋于稳定。

准班率“刻度尺”GCSP即将问世

王海民坦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中远海运希望同所有业界同仁共同推动航运数字化。他认为,集装箱航运的数字化将会重新定义集装箱运输的商业模式。GSBN联盟有防止航运数字化联盟单一性的使命,全球集装箱班轮业的市场足够大,也将容纳更多的数字化联盟。

而数字化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由此来提高客户的体验度。例如集装箱航线的准班率,始终是客户衡量服务的刻度尺。

王海民在演讲中还透露,今年11月28日,中远海运将联合上海航交所携手发布全球集装箱准班率指数(Global Container Schedule Performance Index,GCSP),建立行业的准班率标准,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

最后,他还清醒地认为,当前航运数字化进阶之路的并不能操之过急,任何技术将会经历诞生、期望、泡沫、低谷几个阶段,过分超前和过度夸大都不会给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唯有符合我们的时代,符合客户的需求,才是数字化服务的真谛。

以上由航运界网录音整理,更多观点将会在Vlog中,以视频的形式分享,期待关注。

END

关键词: 王海民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