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在江南造船完成大修重焕青春满血远航

2019-10-10 19:28 | 中国船舶报 维修改装


今日(10月10日),“雪龙”号从江南造船完成大修,回到了中国极地科考码头,稍事休整后就将从上海出发,在南极冰区附近同“雪龙2”号汇合,一同探极。

此次“雪龙”号大修,江南造船除了将年初被南极冰山撞损的船艏修复如新外,最主要的工程是将船上近2000米的焊缝“焕新”。26岁的“雪龙”号为何再次经历大修、此次工程的重点有哪些、“雪龙”号还能征战多久?来看看详细报道。

10月10日,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在中船集团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接受了为期4个多月的“焕新”工程后,驶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科考码头,为即将到来的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作最后的准备。

“雪龙”号正驶离江南造船码头

这是“雪龙”号继2007年科考功能改造、2013年主机“换心”工程后,经历的第三次大修,涵盖船体结构及甲板设备修理、船舶动力及辅助设备维修、实验室区域及设备修理在内的384项工程。此次“焕新”工程主要解决了“雪龙”号船体结构的安全隐患,江南造船对船上近2000米的焊缝进行了修复,确保老“雪龙”满血战极地。

“我们对这次非常满意,老‘雪龙’还能够继续发挥余热5年左右的时间。”原 “雪龙”号船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驻厂代表王建忠在接受《船报》采访时说。

大修延寿

“雪龙”号原为一艘北极海域运输补给船,1989年在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开工、1991年下水,1993年被我国购入并运行至今,已累计执行了22次南极科考和9次北极科考任务。

“船上很多焊缝已被磨平甚至凹陷,部分呈蜂窝状。”江南造船项目三总师团队介绍。经过26年的高强度运行,“雪龙”号的船体结构部分,特别是主船体重载水线以下外板长期承受海冰撞击、摩擦,涂层局部破损、磨损,造成部分焊缝区域腐蚀加速,焊缝附近钢板本体也存在一定的腐蚀现象。若不及时探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维修,将给未来“雪龙”号赴南北极考察现场工作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为确保船舶安全和我国南北极考察的顺利进行,同时兼顾年度极地考察任务的实施, 2018年10月,在第35次南极考察出发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紧急安排10天对“雪龙”号船船体主要结构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摸底检测,对船体结构外板、底板和甲板焊缝进行超声波相控阵(PAUT)检测,对舱室焊缝进行常规超声(UT)检测,为第二年的船体大修奠定基础。2019年5月20日,“雪龙”号驶入江南造船接受修理,此时亟待修复的外板焊缝共计2083米,此外,船厂还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舵系、轴系、液舱管系、阀件、相关泵辅及电缆和控制系统等设备进行集中修理、升级、更换。

“雪龙”号外板焊缝修复

强“筋”健体

 “‘雪龙’号毕竟是一艘老船了,需要修理的焊缝占全船焊缝的近30%,如此伤筋动骨一旦处理不当会很麻烦。”据悉,已多次承修“雪龙”号的江南造船这回为其特别制定了稳妥的焊缝修理工序和工艺——按照先修补外底板区域,待外底板区域返修完工后修补艏、艉区域,待艏、艉区域返修完工后修补船舯区域的先后顺序进行焊缝返修;船厂还采取“刨一段、留一段”的工艺来保障船体结构,对于长度超过1000毫米的焊缝,清理缺陷及焊缝修补时需采取逐段间跳的形式,以500毫米长度的距离分段碳刨清除缺陷、打磨、焊接,待作业完成再进行下一段的返修,下一段焊缝的返修需将焊缝两端各延伸50毫米。

最忙的总是在夏天,“雪龙”号此次大修的坞期达70天,正好碰上了上海最热的时候,高温、台风天气接踵而至,船东、船厂、船级社、监理等各方钻船舱、补焊缝、控质量,每一毫米焊缝都凝聚着每一位参与者的汗水。“2000米焊缝修理带来了大规模的牵连工程。”江南造船项目三总师团队负责人指着面前的一块外板说:“例如这一区域焊缝的背面是机舱,对油舱、液压油舱的清理、通风测爆等工作一点都马虎不得。”最终,修补的焊缝经过PAUT探测,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6%,“雪龙”号强“筋”目标成功达成。

“雪龙”号舱口盖拆卸修复

如果说修补焊缝最费体力,那么对舱盖系统的翻新是最费脑力的。“雪龙”号上的舱盖系统还是30年前乌克兰的原装设备,这次工人们将设备打开后发现,很多部件的腐蚀严重,有的部位锈得跟“千层酥”一样。由于时代久远,这些设备缺乏图纸资料,经过多番摸索,“雪龙”号上这套30年的舱盖系统在江南造船工匠们的巧手下焕然一新,舱盖、活动部件全部翻新,油缸、液压系统管路得到清理,“这套设备可以再运行十年。”江南造船项目三总师团队介绍说。

后继有“龙”?

“雪龙”号作为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在两极地区单枪匹马闯荡了近26载后,直到今年等来了“雪龙2”号,“哥儿俩”即将在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实现“双龙探极”。如今,外界也颇为关注我国“雪龙”系列船队的长远规划,毕竟,“雪龙”号船龄已达26年,这已是常规船舶退役的年纪。曾多次驾驶“雪龙”号驰骋两极的王建忠表示,建造能够继承“雪龙”号衣钵的后续船舶应尽快提上日程。

“这次大修期间,‘雪龙’号上所有的舱都被打开了,我们看到船舶骨架的损伤比较厉害、锈蚀比较严重。”王建忠表示,这类涉及船舶使用寿命的根本问题,是大修无法解决的。“毕竟一艘船的寿命是有限的,‘雪龙’号虽然长年接受系统的维护修理,但不能不服老。”王建忠认为,此次“焕新”大修后,“雪龙”号继续服役3~5年没有问题,但后续船舶的建设工作必须加紧跟上。

于今年7月交付的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从立项到完工用了10年的时间,而要建造一艘像“雪龙”号一样以承担极地运输任务为主、具备基本科考能力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初步估计需要5年的时间。“要让‘双龙探极’不断档,保证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的连续性、确保我国在两极的话语权,我们强烈呼吁加快‘雪龙’系列后续船的建设工作。”王建忠说。

 

END

关键词: “雪龙”号江南造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