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造船业:全力整合“春风又度”
2019-11-10 09:03 | 中国船舶新闻网 国内造船
近日,随着占地数百平方米船台的拆除,扬州市团结造船厂宣告关停,也意味着仪征造船业第十家低效船厂正式关停拆除,这是仪征经济开发区自启动长江岸线整治工作以来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果。2017年以来,仪征经济开发区将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作为贯彻落实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抓手,切实推进沿江低效船厂整治,拉开了仪征造船业关、停、并、转的整合大幕。
纵观仪征造船业发展,从最初个体水运老板抢占江滩优越位置起步滩涂造船,到借船市东风赶乘内河船建造热潮,并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内河船建造基地,仪征造船业见证了造船市场的潮涨潮落。随着造船业化解过剩产能、推进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仪征造船业全力推进造船产能的市场化出清,大力推进不具备竞争力的造修船企业关停并转,推动造船业优化整合,使这一片岸线资源“春风又度”,重新焕发出欣欣向荣的生机。
趁势接单内河船火了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1998年,仪征规模较大、以外贸出口市场为主的南京江海集团仪征船舶修造厂和仪征市造船厂的生产几乎停顿。不过,危机造成钢材和船用机械价格下跌,反而刺激了江淮地区一些个体水运企业“心血来潮”,纷纷以来料加工或租地造船的方式低成本大批量建造内河船,或自用或择机高价卖出,由此引爆了一波来势迅猛的内河船建造热潮。诸多私营船企迅速抢占位置好的江滩,趁势接单,从而使仪征一批本土民营企业主在那时积累了“第一桶金”。
资料显示,起步较早的仪征造船业起点并不高。到2005年底,仪征有大小船舶企业39家,但自有资金才5300万元,船厂普遍装备、技术落后,最简陋的土船坞需等长江涨水后,造好的船才能自动浮起来。因此,大部分船厂都只能承建5000吨位以下的船舶,仪征造船业全年产值不到10亿元。2005年,仪征市有关部门花了1800万元,收回原仪征润扬船舶制造厂、沙河船厂、景江船厂3家船厂,让出921米岸线和556米腹地,招引合资企业环球造船(扬州)有限公司落户。随即,实行市场化运作,推动岸线资源的有序流转,浙商投资的江苏九洲船业有限公司和扬州中西造船有限公司、武汉国裕物流产业集团投资的扬州国裕船厂等企业相继登陆。
通过资源整合,仪征造船业主要集中在十二圩附近的船舶工业园区内,沿仪征大码头向东,在蜿蜒约12公里的长江岸线上,聚集了25家船舶修造企业,其中包括大型国有企业4家、外资企业3家、大型民企5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扬州国裕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舜天造船(扬州)有限公司、江苏苏港造船有限公司、江苏金陵船舶有限责任公司、环球造船(扬州)有限公司等船厂一家紧挨着一家。船厂内吊机林立,焊花飞舞,数万名工人紧张作业造大船的场景反映了仪征造船业一度达到的高峰。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船市陷入低迷,三大主流船型价格一路狂跌,但内河船价格不仅没有“跟跌”,反而走出了一波独立的行情。究其原因,首先,内河船采用人民币结算,不受汇率市场变动影响;其次,是实体经济之间的对接,与诱发国际金融危机的虚拟经济关联度不高,即使存在贷款需求,规模也相对不大;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国内市场的贸易需求并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停滞。基于上述因素,从2009年4月开始,仪征10多家民营船企陆续接到了附近省市个体水运船东的内河船建造订单。随后,内河船市场迅速升温,新船订单纷至沓来。
危机来袭小船厂关了
2008年下半年,仪征多家船企遭遇撤单或弃船危机,不少船企只能靠出租场地打发日子,个别船企还出现了拖欠工人工资的现象。接单难、交船难、收账难、融资难、赢利难、生存难,成为仪征地区船企面临的普遍问题。
随着仪征地区鼓励船企向规模化发展,很多船企开始进军海船建造领域。对仪征造船业来说,建造海船是其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目标的需要,但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背景下,对企业而言,却越来越不敢承接出口海船订单。首先是因为其自身还不具备熟练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其次是中小船企的议价能力非常低,较低的船价、狭小的利润空间,会使这些出口船订单成为企业的负担。
在此形势下,仪征市船舶工业主管部门在调整产业结构、开拓营销市场、完善生产条件、提升运营水平、增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等方面下工夫。在市场供需调节和政府规制管控的双重作用下,适销对路的专、精、特、新远洋船舶得到了优先发展,单船平均载重量明显增大。行业主管部门下决心、花大力气整合资源,对一批小型船企适时关停并转,引导培育大型船企做大做强,使得该市船舶产业集聚发展,产业、产品结构不断升级。
与此同时,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仪征市制订实施了“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城区重污染企业转型搬迁,推动临江综合产业转型,因地制宜推进低效船舶企业关停并转。2017年关停华美船业公司等5家小船厂和供销社农资连锁码头等4个砂石码头,2018年关停新扬船业等4家小船厂,2019年关停苏港造船等4家小船厂,2020年关停康平船业等4家小船厂。2017年所有港口码头和船舶修造厂建成污水、垃圾接收设施。2019年所有船舶使用低硫燃油,推广靠泊港口使用岸电系统。同时,加强包含船舶建造在内的多个产业的化工废气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关停并转长江岸线绿了
在推进整治过程中,仪征经济开发区突出问题导向,经过细致摸排、情况摸底、问题核实,建立了问题清单,整治“一张表”上每一项整治项目全部明确了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责任主体和核查部门,对资金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逐项研究解决方案,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销号管理。同时,加强对上沟通联系,就整治标准、项目认定、船检等事项,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争取支持。特别是5家船厂22艘在建船舶船检下水问题的解决得到了船检部门大力支持,为船企按时顺利拆除提供了保障。目前,仪征经济开发区扬州华美船业有限公司、仪征润发船业有限公司等10家船厂完成关停、拆除。
同时,仪征经济开发区立足于“早启动”,对因经营不善而停产的船厂主动收储,为整治打下了坚实基础。2000年成立的仪征市大宝船舶修造厂,规模较小,使用长江岸线321米,占用滩涂土地77亩(5.13万平方米),此前只是建造一些小吨位的散货船,因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从优化利用角度考虑,仪征经济开发区主动作为,将其收储,此举推进了大宝船舶修造厂的清理,企业第一时间被拆除到位。仪征市十二圩船业有限公司位于红旗村南侧,使用长江岸线460米,江滩使用面积达200亩(13.3万平方米)。今年6月30日,随着十二圩船业最后一艘集装箱船下水,该厂的关停工作进入倒计时,并最终按照预定方案完成关停。
船厂关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仪征经济开发区在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基础上,突出整治工作的专业性,邀请检察院、税务局、司法局专家作指导,与包干组一起,对企业开展税收、公益诉讼等方面的法律宣讲,形成高压态势,加速谈判进程。整治期间,仪征经济开发区按照“一企一挂钩、一企一团队”方案,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实行包案负责。通过制定进度计划,推动船厂按关停时限要求,制定每艘在建船舶详细生产进度表,让每个关停船厂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到位。
在整治工作中,仪征经济开发区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整治要求,按照整治工作部署和措施计划,迎难而上、克难攻坚,按限期要求顺利完成序时整治任务。同时,仪征经济开发区在推动船企拆除取缔的同时,统筹考虑沿江岸线生态管控和修复工作。一方面,按照国家、省有关岸线分类标准和发展规划要求,推进生态、生活、生产岸线划定工作,落实岸线资源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做好长江岸线植树造绿,实现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推进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科学有序、高效生态的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格局,支撑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