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保税燃料油供应,舟山蝉联全国第一

2020-01-24 16:50 | 舟山日报 船舷内外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谋划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应与建设海洋强国密不可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海事服务产业地位举足轻重,而拥有天时地利的舟山可谓“背靠大树,好乘凉”。

2019年,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指挥部紧紧围绕浙江自贸区“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任务,坚持错位发展,对标国际一流,聚焦“船东、船舶、船员”服务,持续深化制度创新,不断丰富完善服务要素,大力发展海事服务产业,在打造加油港、补给港、维修港与便利港过程中亮点频频。

加油港:2019年船用燃料油供应量突破400万吨

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

2020年第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聚焦浙江自贸区油品全产业链建设,岙山基地、绿色石化基地、秀山东锚地先后出镜,直播时长超过10分钟。

不产油的舟山为何会被央视相中,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的舟山,已经跃居成为国际重要的保税船供油中心。2019年,舟山船用燃料油供应量突破400万吨,达到410.27万吨,同比增长14%,供应规模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我市依托港航服务基础及产业优势,不断挖潜提质,“舟山燃供”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进一步开放供油市场,对接引入中石化长江燃料保税油中心、中石油东北亚船供业务中心,新批中石油燃料油、国油石化2家供油企业,供油总部、企业分别达到4家、14家;

能源巨头道达尔与浙能集团达成合作以舟山为核心构建全球加油网络,世界著名能源价格评估机构普氏和阿格斯发布舟山低硫船用燃料油估价,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舟山价格”;

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油商大会,吸引全世界企业271家,世界500强企业62家,签约项目21个,覆盖油气全产业链细分行业。

同时,持续完善供油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延伸船用燃料油产业链。

锚位建设有效推进,加油锚位达到16个。制定国内首个供油船“舟山船型”技术规范,5000吨级、9000吨级供油船已开建,预计2020年底建成投用;

有序扩大保税油混兑调和业务,新增混兑试点企业2家累计达5家,累计完成保税燃料油调和量320万吨,中国船燃完成全国首单不同税号油品调和低硫燃料油业务;

积极布局低硫燃料油生产产能,中海油低硫船用燃料油生产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中石化在舟山发布全球最大规模低硫燃料油供应计划,到2020年低硫油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并率先在舟山等国内主要港口全面供应;

积极争取低硫燃料油一般贸易出口退税及出口监管配套政策率先落地舟山,全面启动低硫油仓储准备工作,黄泽山151万方油库建成投入使用,全市累计准备低硫油库容超200万方。

补给港:全年供应货值达到约22亿美元

去年11月22日,在完成燃料油加注、伙食物料补给、船员换班及船舶管理公司交接等多项海事服务后,18万载重吨的香港籍散货船“KSL SEATTLE”当天14时30分驶离宁波舟山港马峙锚地前往澳大利亚,该船也完成了全国首单锚地综合海事服务业务。

而去年12月,全国首单外锚地综合海事服务业务、秀山东锚地首单综合海事服务相继在舟山完成。

近年来,舟山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着力构建完善外轮供应市场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外轮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去年全年供应货值达到约22亿美元。

全力推进外轮供应制度创新。在海关等口岸单位大力支持下,拓展锚地供应取得重大突破,共开展锚地物料供应试验业务6单,允许开展“一船多供”“一船多能”业务;锚地物料供应、分送集报等创新举措纳入浙江自贸试验区赋权方案,已提交中央深改委审议;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管理办法》,制定锚地物料供应监管操作规程,外轮供应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新引进日本蔚星船务、新加坡诚信船务、新加坡艾科船务、上海联凯、上海利德等国际知名外供企业5家,大力拓展船用备件、脱硫塔、压载水系统等高价值供应业务,外供企业累计达到55家。

加快建设外轮供应“三大”平台。以舟山港综合保税区为依托,外轮供应仓储基地加快建设,已集聚外供企业5家,首个5400平米食品仓储配送中心建成投运。加快外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船舶供退物料通关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申报。加快构建锚地物料供应配送船队,建立锚地物料供应适选码头、企业、船舶名录库。

另外,为做好服务产业的“元素补充”,我市近年来还依托现有港航服务基础,重点推进船舶交易、船员服务、航运金融、航运法律等现代航运服务要素,提升海事综合服务水平。其中,全球排名前四的检验检测机构中瑞士通标、法国必维、荷兰仕宝3家已在舟山落地,中国海仲委海事仲裁中心、实华南油、威尔森华洋、海僡等一批国际著名的高能级海事服务企业和机构已在舟山落地并开展业务。

维修港:三大船企进入脱硫塔改装全球船厂前十

“世界修船看中国,中国修船看舟山”。作为国际船舶维修港,目前,我市共有规上修船厂19家,修船坞总容量330万吨,具备年修理万吨级以上各类船舶3000艘的生产能力,维修能力占全国的50%、全球的20%。

去年以来,受国际“限硫令”等政策刺激,我市船舶修理业利润总额呈稳步上升趋势。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修船业由前年同期的亏损295万元转为盈利2.4亿元,占规上工业利润总额比重达80.2%,比上半年增加1.8亿元;船舶制造业同比减亏5.5亿元。

从数据对比上显而易见,对修造船业来说,限硫令这一大利好,给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新的订单。

自2018年以来,全球配备脱硫装置船舶(包括已安装、新造船和待改装)数量从约400艘增加到约4000艘,预计到2020年底全球海上运力的15%将配备脱硫装置。

国际造船业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船厂在全球船舶脱硫装置改装市场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从事脱硫装置改装业务最多的10家船厂全部来自中国。我市中远海运重工、鑫亚船舶、万邦永跃均位列前十,已累计安装脱硫塔180艘。

近年来,我市积极创新“标准化+”、“绿色+”在船舶修造产业的融合应用,推动船舶修造业向高效清洁安全转变,不断提升国际船舶修理水平。同时,引导骨干船企发展高端、特色船舶绿色修理和改装业务。

持续打造绿色修船品牌,修订《舟山市绿色船舶修理企业规范条件》,引导、推动船企开展绿色改造、创建绿色船企,启动第二批“绿色修船”评选。

同时,提升规下船厂综合能力,巩固和深化全市“低散乱”船企整治提升工作,全市88家“低散乱”船企中,41家完成环保三项基本条件整治,36家关停。

便利港:为“舟山速度”点赞

25.5小时,完成燃料油加注、伙食物料补给、船员换班及船舶管理公司交接等多项海事服务,18万载重吨的香港籍散货船“KSL SEATTLE”,驶离宁波舟山港马峙锚地前往澳大利亚。

4.5个小时,完成燃料油加注、伙食补给、物料补给等综合海事服务,5.7万载重吨的马绍尔群岛籍散货船“YANGTZEBRIGHTNESS”,驶离宁波舟山港虾峙门南锚地,前往山东廊桥港……

去年,锚地与外锚地的综合海事服务业务让业内人士为“舟山速度”点赞,外轮在舟山感受到更多的“自由”。

在舟山完成全国首单锚地综合海事服务业务后,尤尼克船务代理有限公司段作平说,按惯例,在国内完成这么多项综合海事服务至少3天。

由“海运圈网”对全球商船AIS大数据的研究显示,2018年经过舟山海域的国际航行船舶有10.7万艘次。在国际航道旁打造服务区,提供一站式综合海事服务,吸引更多国际航行船舶在舟补给,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途经舟山国际航行船舶的现实需求。

目前,舟山市率先实现国际海事服务全链条通关无纸化。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口岸部门三级联动机制作用,持续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构建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引航作业、燃料供应、物料补给、清洗舱作业等全链条通关无纸化模式,取消纸质单证97种,把企业现场申报和口岸管理部门审批搬到网上,企业办理各类业务从累计至少跑14次减少到最多跑一次,企业获得感较为明显。

积极创新通关监管模式,率先试点推进船舶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已初步实现与张家港口岸通关物流数据对接和基础应用,通过上下港船舶通关及物流数据复用,预计能为下一港企业减少录入申报数据项2/3以上。

加快推进口岸查验机构改革后业务融合,实现本岛片区国际航行船舶集中申报,全面落实关税保证保险担保方式。创新应用“无人机+水尺计重”、出入境船舶网上预报预检等通关便利化举措,对供油船舶实行“诚信免检”,聚焦通关领域堵点难点,完成《舟山口岸通关提速降费减证路径研究》课题研究。

另外,在供油提速方面,全球首个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智能调度系统建成启用,实现计划申报审批、锚地智能安排、过程实时监控等智慧功能;出台国际航行船舶船用燃料油供应管理办法,启动建设保税电子燃油交货单e-BDN系统,争取在国内港口中率先全面实行质量流量计交割。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争议快速处理平台正式上线,完成保税燃料油供应行业快速调解与仲裁程序APP开发,制定《船用燃料油加注标准合同》,减少纠纷发生率,提升交易纠纷处理效率。

END

关键词: 燃料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