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武汉的船员发烧了,船长主动向洋山港海事局汇报
2020-01-29 12:17 | 上观国际船舶网 船舷内外
“汉海2号,武汉至洋山,在船船员12人,靠好洋山一期1号泊位。船上人员身体状况正常,本航次无人员变更。”
1月28日上午10时许,汉海2号入港靠岸,船上人员在“安全港湾(内支线船舶群)”里发出了这条信息。
“收到。”洋山港海事局中港海巡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刘慧一回复,“船上如有情况请及时向海事部门汇报,谢谢!”
刘慧一告诉记者,今晚将还有一艘中途停靠武汉的船只抵达洋山港,两艘船靠岸后,均不得有船员上下船。
“1月21日起,我们就将途径武汉、经停武汉或者始发港武汉的内支线船作为重点管控对象,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提前告知防护举措,禁止船员上下船。”他说,“我们还要求船舶代理、辖区码头、船舶每日及时报送人员信息。一旦有人发热,我们将联合海关进行初检,再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令海事局工作人员们欣慰的是,船员们大都非常配合。1月25日,一艘从大连出发的船只停靠洋山港,其本不在重点管控对象之列,船长却向海事局政务中心工作人员耿庆财主动汇报:二副上船前曾途径武汉,上船后发烧,已在船上隔离。
耿庆财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情况汇报——对方事无巨细地列举了二副从1月16日至21日上船前的详细经历,其中甚至包括“去过两次超市、看过电影一次”这样的细节,并申请安排其就医诊断,确认是否感染。
“当晚,海关初检发现并无病症,但仍将其送至医院。化验、CT检查后,确认未感染病毒。” 耿庆财说。彼时,他与船员们都松了口气。
洋山港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说,洋山港有大型集装箱码头、客运码头、液化天然气码头、油化品码头,来自武汉港的内支线船舶数量众多,人员出入密集。如何预防疫情通过口岸传播成了摆在洋山港海事局面前的一大挑战。
“最关键的,还是减少船岸交流,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他告诉记者,除了要求信息报送,并重点管控途径武汉、经停武汉或者始发港武汉的内支线船外,他们还采取疫情时期临时便利措施,对于所有政务受理业务,实现最大覆盖面网上办理,船员或代理不再到政务窗口办理;对于船员“留船不换班”,适任证书过期的情况,暂不做违章和滞留缺陷处理;在客运码头加强疫情防护与监测,按要求设立隔离区。
“通过一系列措施,我们确保对辖区船舶、船员、作业动态信息做到100%掌控。”该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洋山港尚未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船员或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