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无力?日本政府欲建造首艘医院船

2020-02-17 09:33 | 国际船舶网 船舷内外


自“钻石公主”号事件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之后,日本网络上就开始不断出现“要是有医院船就好了”的声音,但是“对不起,没有。”

“钻石公主”号邮轮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确诊人数的爆发性增长,暴露出了日本在应对重大传染疾病灾害能力的严重不足。面对医疗设施的紧缺,日本政府在时隔7年后再次将医院船计划提上议程,日本海上自卫队也有望拥有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医院船。

医疗设施紧缺,日本政府重提“医院船”计划

鉴于横滨港的情况,日本政府可能确实难以就近安排大量的隔离病房与救治设施。自“钻石公主”号事件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之后,日本网络上就开始不断出现“要是有医院船就好了”的声音。但是“对不起,没有。”

面对“钻石公主”号邮轮日益增加的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反映出日本医疗设施的紧缺,如果所有人登陆,社会中满足平时民用的医院、医疗设施等都会面临不够用的情况,很难让整船人先上岸再去排查,而这还涉及到成本的问题。为此,日本政府近日再次提出了使用“医院船”的计划。

2月14日,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表示,为了加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天然灾害的能力,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建造医院船,目前正在评估预算、人员编制、单位归属等事项。

另外,河野太郎提到,政府打造的医院船可能会交给海上自卫队运营,或者由曾在海上自卫队任职的前自卫官操作,但“一切仍在讨论之中”。

此前,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加藤胜信已经在2月12日的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率先提出了“医院船”的方案。当时他表示,厚生劳动省考虑启用并部署具备医院功能的医院船,“目前正在与政府其他部门进行讨论,将加速推进这项计划的落实和执行”。

加藤胜信以正在横滨港停泊的“钻石公主”号为例,他指出,船上已经有许多乘客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在被运往陆上医院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如果拥有医院船就可以派上用场,完全杜绝病毒传播到陆地上。

“钻石公主”号确诊患者从船上运送至陆上

截至2月16日,“钻石公主”号累计确诊人数已经突破355人,达到355人,在总计约3700名乘客和船员中感染比例已经接近了10%。确诊患者已经陆续送往日本国内多地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有日本记者质疑,医院船建造时间很长,无法及时响应此次疫情。对此,河野太郎强调,日本政府从多年前就开始考虑是否建造或者改装医院船,用于应对离岛的重大灾害,或者支援大洋洲岛国等医疗相对落后的国家。因此,他认为,医院船是一项“必要”的讨论。

医院船:海上的三甲医院

日本创价大学和平研究所副教授Akimoto Daisuke近日发表《日本应建造和使用医疗船》的文章。Akimoto Daisuke表示,日本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尽管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日本官方一直未有建造或使用过医疗船。事实上,在地震、海啸、洪灾爆发时,海上医疗船能够发挥巨大医疗援助的作用,尤其是在陆上医疗服务和交通网络受阻之时。例如,最近爆发新冠病毒疫情的“钻石公主”号游轮就是医疗船可发挥作用的一个很好的场景。日本需要建造医疗船,出于三大原因:首先,医疗船提供的医疗援助对救灾至关重要,能够有力保护日本民众的生命和国家利益。其次,医疗船可为国际合作做出贡献,特别是在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方面。再次,日本拥有医疗船将在双边军事同盟的基础上加强日美关系。

据了解,医院船(hosipital ship)是指具有医院功能、用以提供人道医护治疗的船舰,大多由一国海军或政府拥有。按照海牙公约中对于医院船的规定,医院船必须用明显标志此船为医疗船,必须无差别向各国提供医疗照护,不得参与任何军事行动,不允许携带任何武器。

军用医院船围绕两栖作战和海上作战这两个主业进行设计建造,重点是海上批量创伤性伤员救治,要求有较好的海上人员换乘和远海适航性。而民用医院船主要用于靠港开展医疗服务,对吃水、门诊科室、人员收容、车辆物资投送(经常要上岸开展医疗服务)有专门要求,但对批量创伤救治、远海适航性和机动性没太高要求。

医院船上除了应有的医疗机构以外.还有供伤员休养和活动的场所,比如洗衣房、健身房、理发室、图书馆和酒吧等。

目前,全球现役的专业医院船包括美国海军仁慈级医院船“仁慈”号和“安慰”号,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920型医院船“岱山岛”号(“和平方舟”号)。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ICU病房

以“岱山岛”号为例,这是我国于2007年自主设计及建造装备的医院船,船上医疗设施完备、装备先进,设有重症监护病房20张床、重伤病房109张床、烧伤病房67张床、普通病房94张床、隔离病房10张床等各类型的床约300张;船上设有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配有特殊规格的电梯3部,供伤员转运使用。此外,亦设有日常生活的设施,包括洗衣房、健身房、理发室、图书馆和餐厅等,相当于陆上三甲医院。

“仁慈”号

“仁慈”号手术室

美国海军仁慈级医院船则有着比“岱山岛”号更大的规模。其中,“仁慈”号由美国海军在1982年购入的油船改装,改装工程耗资超过5亿美元。仁慈级医院船只要约70人就可以运转,执行医疗任务时医生可达200人以上,病人有1000床以上容量,必要时还可再加床,船上有核磁共振和放射线医疗设备,烧烫伤病房、牙医室。另有洗衣房、健身房、理发室、图书馆和酒吧等。

日本海上自卫队至今没有一艘专业医院船

虽然医院船拥有诸多优势,但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并没有专业的医院船,而是采取准医院船制度,在尽可能多的大型水面舰艇上设置医疗设施,使其成为准医院船,用来解决日常海上航行时的卫勤需求。

出云级直升机母舰是日本最大的准医院船

出云级直升机母舰上的诊疗室

在这种制度上,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的现役准医院船包括2艘26000吨的出云级直升机母舰、2艘117000吨日向级直升机母舰、3艘8900吨的大隅级两栖运输舰、3艘8100吨十和田级补给舰,以及11600吨的“白濑”号破冰船、5400吨“千早”号潜艇救援船、4050吨“鹿岛”号训练舰等。

这些准医院船配备一定数量的病床和医疗设备,包括手术室、诊疗室、X光室等,在平常的勤务模式下完全能够满足需求。准医院船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大量节省资金,也提高了医疗卫生设施在军舰上的比例。

不过,在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这种准医院船机制完全不起作用。首先,单舰配备的病床数量并不多,这几型舰艇的病床加起来总数在200左右,但为了收治大量伤病员将全部上述舰艇凑到一起不太现实,难以满足大规模需求。其次,这些准医院船都是作战舰艇,本身诊疗设备有限,病房数量更加有限,难以满足对确诊病人的治疗和隔离,如果作为非专业医院船收治传染病患者,又因不具备足够的隔离能力,反而容易为其他舰员带来感染的风险。

“济生丸”号

根据日本法律规定,船舶是无法执行与医院相同的医疗能力的,换言之就是“没有资格”。这也导致日本民间同样没有能够作为医院船的船舶,最接近“医院船”概念的船舶则是民间团体“济生会”所有的“济生丸”号,主要在濑户内海周边进行巡回诊疗,而“济生丸”号只是一艘排水量180多吨、长33米左右的小型船舶,充其量只能算作“水上诊所”。

2013年曾提议建造或改装医院船

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岛国,日本显然有对专业医院船的需求。早在此次疫情爆发之前,日本政府就多次讨论过是否应当建造医院船。

2013年,日本内阁府牵头出局了一份“灾害时多目的船”(医院船)的研究讨论报告,主张建设专业医院船或者改装医院船,提出了日本发展医院船的相关需求、建设或者改装医院船的几个方案以及这些方案所需的建造费用成本等。

这份报告论证了五种医院船方案,包括综合型(新造/方舱改造)、急性病型(新造/方舱改造)和慢性病型。新造医院船功能全面,但费用较高;使用医疗方舱改造的医院船成本较低也更灵活,但需要时间完成平战转换,应对突发疫情时不够迅速,且医疗收治水平也不如专业医院船。各方案中尺寸最大、费用最高的综合型医院船(新造)配备有可使用气垫登陆艇的坞舱,和大面积直升机甲板。

以日本的综合实力,建造大型医院船并不困难,主要问题在于方案选择以及费用问题。上述报告中也考虑了由民间财团“众筹”费用的可行性。事实上,确实曾有日本民间公益社团在2018年发起了为医院船先期研制费用等款项发起的众筹,共有88人参与、筹集了21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94万元)。不过,距离报告发表已经过了7年,至今日本计划建造或改装的专业医院船仍然没有结果。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医疗船主要的目的仍以“治伤”为主,应对烈性传染病的能力相对并不突出。如果日本希望发展能够应对大规模传染病的医院船,那就需要具备更加严格的隔离能力和更加合理的船内分区及通风设计,这些都将进一步提高船舶的建造和维护成本。

无论如何,即使日本此次决定建造专业医院船,时间是肯定也无法处理此次疫情。因此,将来日本可能拥有的医院船仍将以“灾害时运用”与“国际紧急援助”作为主要用途,其中“国际紧急援助”还将是日本继续强化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最终决定将医院船交由海上自卫队的话,这艘船将成为日本与盟国在海外共同作战时的“战地医院”,是自卫队进一步“走出去”的重要保障。

END

关键词: 医院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