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今年已交船12艘 完成全年目标的70%

2020-07-28 15:19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扬州重工“远福海”轮交付

7月22日,随着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为工银租赁/山东海运建造的两艘8.12万吨散货船,在开发区迎舟路公司一号码头按时交付,该公司今年已累计交付各类船舶12艘,总载重吨152万吨,完成全年交船目标的70%。

“每一条船均按时或提前交付。今年计划交船17艘,后续订单排到了2022年上半年。”面对新冠疫情这一特殊背景,缘何交出如此漂亮成绩单?扬州重工制造本部长钱天龙给出答案:自我加压,比学赶超,对标学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全面提升精益管理、智能建造水平,有效克服疫情影响,交船速度不降反升。

管理出效益,精益管理出大效益。据介绍,当日交付的8.12万吨散货船,装有开式脱硫塔和高压SCR,满足最新结构共同规范HCSR和最新IMO排放要求。该船在建造过程中,将川崎精益造船理念运用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顺利实现一个又一个建造节点。??

“2017年,我们内业车间月分段加工量只有约一万吨,通过对生产流程梳理优化工艺,现在的加工量增长了2倍,达到3.05万吨。”钱天龙自豪地表示,通过学川崎精益管理,企业在技术、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提升。目前,建造一艘40万吨货轮在船坞内搭载周期从原来200多天缩短到了90天。

除了精益化生产管理,扬州重工还瞄准智能船舶制造再发力。扬州重工设计研究院任海兵介绍,近年来,扬州重工及早筹划,不断强化与国内外知名船舶设计院所的合作,提升自主设计水平,目前已拥有31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去年,中远海运重工设计研究院扬州分院落户江都,目前已有180多名设计人员进驻。“过去,一线生产遇到问题,只能通过远程视频会议解决;如今,研究院就设在工厂内,技术人员直接现场攻关,为扬州重工转型智能制造提供了‘最强大脑’”。

在该公司工场部,总投资5000万元的市级重大工业项目——智能化钢材辊道输送系统已建成投运。“这是我们实施的智能智造项目之一,月设计产能4.5万吨。”工场部内业科科长助理肖径仇告诉记者,该系统通过辊道及台车,将钢板预处理后的理料工作,前移到材料码头进场阶段,形成小批量单件流水生产,可将成熟船型的建造周期缩短约20天。不仅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还减少理料及配合人员,可分流20人到其他岗位。

精益制造+智能制造带来的质量高、交船快,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两船航速等性能参数优于设计指标,具有经济、绿色、节能、安全的特点。”赵阔是工银租赁航运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也是8.12万吨散货船船东代表之一。他说,扬州重工作为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国家队”、中远海运重工的主力军,其精益化生产、管理能力经验丰富,实力凸显,走在全世界造船行业的前列。

在此之前的5月9日,扬州重工为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艘20.8万载重吨系列散货船顺利签字交付,交船时间比合同提前了20天。交船当天,船东及驻厂监造组即发来感谢信,对该公司精益造船能力、创造一次又一次交船纪录,深表感谢。

 

END

关键词: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