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海电院打造首艘智能船舶完成试航

2020-09-05 09:01 | 国际船舶网 在建新船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打造的浙江首艘智能船舶“海电院智能1号”顺利完成试航。

“海电院智能1号”由36所控股公司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总长44.2米,型宽8.2米、吃水为2米、型深为3.5米,总吨位452吨,设计航速11节,航区A1+A2,船体为红色,船舱为白色。

在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验船师的现场见证下,“海电院智能1号”于8月27号早晨7点开始试航,从上海出发,试航过程中完成主机负荷试验、航向稳定性试验及全回转试验等几十项实船测试,机舱设备按规范要求完成4小时的无人化测试,顺利通过夜间能见度低及风雨情况下安全航行的考验,于次日凌晨到达舟山长峙码头,全程约310公里,圆满完成本次试航。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能船舶已经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重点发展的领域,代表了船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种大环境趋势下,海电院打造了“海电院智能1号”,开启小型智能船舶的探索之路。“海电院智能1号”拥有智能机舱、智能航行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能效管理,处于国内小型智能船舶领域第一梯队。

按照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规范》的要求,“海电院智能1号”在无人机舱中建造小型AUT-0,小型AUT-O具有状态监测和自动控制策略的功能,可以实现机舱设备的高度自动化,并在此基础上对船舶进行智能化升级。此外“海电院智能1号”还建造了基于状态检测、油液分析的故障预判、维护辅助决策系统等功能的“智能机舱”。

“海电院智能1号”采用三层网络和四层信息处理技术,将船舶的有效信息进行集中显示和综合处理分析。为实现“智能航行”,海电院智能1号使用改进型全局路径算法优化航路,综合感知自身和周围船舶运行态势,具备了避碰辅助功能。并采用基于雷达、AIS和视觉识别的综合避碰技术和船岸一体化监管技术,未来将实现远程遥控及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打造区域化“无人船”。

去年10月,“海电院智能1号”在嘉兴市伟佳船舶有限公司正式下水,实现了浙江省智能船舶零的突破。本次“海电院智能1号”的顺利试航将成为智能船舶技术推广至小型船舶乃至内河船舶的经典案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也标志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海洋电子业务进入一个新阶段。

据了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中国电科36所)是中国电科集团的骨干成员单位。自1978年建所以来,以“信息控制的领导者”为发展要求,致力于特种信息系统装备和以新型智慧城市行业应用、生态环境保护智能控制系统、海洋电子智能装备与服务等为主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研发和建设。中国电科36所于2013年正式组建宁波海电院公司。在智能船舶广受世界关注与重视的发展机遇下,36所海电院大力发展智能船舶技术,以打造一艘“智能船舶”试验船、建设一套完整的智能集成示范系统为目标,重点开发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三方面的系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海电院自组建以来,围绕支撑海洋经济、江海联运战略,重点发展智能船舶、海上无人平台、智慧渔业、智慧港航等业务,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海洋(船舶)电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其研发生产的卫星无线示位标系列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被授予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END

关键词: 中国电科海电院智能1号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