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级社:向着国际一流船级社大步迈进!
2020-12-21 13:57 | 中国水运报 船级社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船级社(CCS)服务国际航运业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加速国际一流先进船级社建设的重要之年。从国际航行船舶入级吨位破亿吨,到各类运输船舶和高新技术船舶实现全面涵盖,再到船舶检验认证长期保持在国际最佳表现船级社清单之中,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船东船队纷纷加入CCS级……
“十三五”期间,CCS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造船强国、航运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基本建成国际一流船级社,向业界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立足国际
建设世界级船队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船级社,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十三五”期间,CCS船队规模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年均增长速度处于国际船级社协会成员前列,船队质量和船队结构不断提升和进一步优化,船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为建设世界级船队提供了强劲动力。经CCS检验的船舶和认证的船舶经受住了全球信誉度最高的三大港口国组织的严格检查,并长期保持在巴黎备忘录、东京备忘录、美国海岸警备队每年发布的最佳表现船级社清单之中。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体现出的是CCS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业界对CCS品牌的高度认可。
2016年,CCS出任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主席;检验船队突破了亿吨大关,正式加入“亿吨俱乐部”,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为CCS实现建设国际一流船级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CCS检验船队在这一年实现了快速和高质量的增长,一大批超大型矿砂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加入CCS船队。CCS检验船队总规模在这一年达到13205艘,11586万总吨,同比分别增长7.36%和12.26%。此外,随着CCS船队国际化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船龄也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
2018年,随着国际巨头马士基航运公司15000TEU集装箱船轮入级CCS,CCS入级船队记录再次被刷新,CCS国际航行入级船队规模突破一亿总吨。此外,CCS整体检验船队规模较2017年底增长24.9%,达14467万总吨,成为CCS船队在“十三五”期间年增长率最高的一年。这一年,还迎来了20000TEU大型集装箱船、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超大型船舶的密集交付,这都让业界进一步见证了CCS快速成长的综合实力。
2019年,CCS检验船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检验船队规模达15512万总吨,较2018年底吨位增长7.2%。多个大型、高技术和海外船东新造船项目实施顺利,并首次开展了13.5万吨级豪华邮轮建造检验,国际化步伐和国际影响力得以显著提升。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CCS业务发展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上半年,CCS检验船队规模却实现了逆势增长,且船队结构不断优化。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CCS检验船队船舶规模达16083万总吨,较“十二五”末增长65%。
“十三五”期间,CCS 不断加大科研力度,一批超大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加入CCS 船队,实现了30万吨VLCC、40 万吨VLOC、21000TEU集装箱船、17.4 万立方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以及豪华邮轮、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极地科考船、海警船、半潜船、大型深潜器以及江海直达船等高新船型、特殊船型领域的全面覆盖。特别是进入2018年以来,CCS高附加值、超大型船更是迎来全面喷发,让业界逐渐认识到了CCS迅速提升的综合实力。
另外,船队质量也得以有效提升,船队船型逐步实现全覆盖。在船舶大型化方面,随着中国铁矿石进口对矿砂船的大量需求,近年来陆续新建了23万吨、25万吨、29.8万吨、32万吨等多型矿砂船入级CCS,尤其是25万吨矿砂船属于业内首创、全球首制,该船型在国内外获得多次奖项。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项目是CCS“十三五”时期服务于中国矿物运输客户的最大项目。
技术加持
创新制定行业规范
“技术立社、国际一流”,是CCS坚持的建社方针之一。CCS按照“自主创新、引领发展”的思想和“面向现场,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要求持续创新发展,在大型或高新技术船型关键技术、绿色智能技术、新能源应用等领域都取得骄人成绩,技术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水平先进、体系完善的规范标准得到业界认可。
“十三五”期间, CCS已形成了由主体规范、辅助规范和支持文件构成的技术规范体系,32部规范、321份指南、53个工程软件覆盖了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船用产品、管理体系和风电设施等各个领域,有力地提升了CCS的技术服务能力,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针对航运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需求,CCS重新构建了绿色生态船舶规范体系,还全新加入了“生态”因子,不仅顺应了生态和技术发展趋势,还满足了航运市场需求,为航运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等,在绿色技术及新能源应用保持领先。
在参与国际标准制订上,CCS顺利完成IACS检验专业委员会主席工作,当选IACS环境专业委员会、综合安全评估专家组、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专家组主席,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CCS在国际事务参与度的不断增加,在国际团体中承担着越来越多重要的角色。
“十三五”期间,CCS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除了系统内项目外,还积极承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相关课题,完成和在研项目达400余项,科技成果成绩可嘉,多次获得航海科技奖,并获多项专利奖。CCS承担了中国海域80%以上的海上设施检验发证,技术服务能力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真正成为了中国海洋工程设施检验队伍的主力军,得到各方好评。
在关键技术研究和绿色节能技术应用上,CCS完成了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中小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规范标准与入级服务;构建了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以及相关的加注、驳运和存储规范标准体系,完成了国内首艘双燃料动力海船的检验服务;完成了绿色规范和能效规范体系研究,建立了船舶能效统计分析系统,并率先颁布了智能船舶入级规范,得到业界积极响应。
“十三五”期间,CCS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一条从“经验积累+引进转化”的集成创新,到有选择地加大自主创新的高效发展新道路,技术实力得以全面提高。完成了风帆技术在超大型原油轮上的示范应用开发,原创的风帆技术填补了我国业界空白。加强内河标准船型、LNG燃料动力船、锂电池动力船等关键技术,提升了国内船舶先进性和综合安全性水平,在液化天然气全产业链、新能源应用等技术领域达到国家领先水平。
发挥优势
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安全、环保,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是CCS的服务宗旨,CCS牢牢把握“三化一好”的总要求,准确把握世界航运和造船业发展新态势,创新服务理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了国际一流船级社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目标。
“十三五”时期,倡导“发展共同体、技术共同体、质量共同体”三个共同体建设,大力实施“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客户”发展战略,实现服务空间再扩大、品质再升级、能力再提高、效率再提速、产品再增值,应急保障更加有力,客户满意、同行尊重的国际地位显现。
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大型矿砂船和散货船检验服务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油轮、集装箱船实现船型系列检验全覆盖。在豪华邮轮安全返港要求、舱室噪声控制技术等重要领域逐步接近先进船级社水平。海洋工程领域独立技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在浅海开发装备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深海开发装备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新型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装备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已成为有能力开展深海设施检验业务的全球五家船级社之一。
围绕建设交通强国的命题,CCS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十三五”期间,CCS主动对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和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完成内河危化船、油船的洗舱趸船等规范标准的制定,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等。
CCS积极发挥在海洋装备、船舶制造、船用配套和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展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截至11月5日,CCS检验的船舶中已具备生活污水收集或处理装置且能正常使用的船舶2700余艘。
在牵头开展“水上运输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技术研究”项目上,CCS联合业界完成了全球首例长距离“中国至欧洲全航程液化天然气罐箱”试验,对推动我国罐式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升国内船舶安全质量水平的同时,CCS始终把安全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保障国内水上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服务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和参与水运绿色发展上,CCS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污染防治三年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长江货船大型化,加强内河船舶绿色、环保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支持保障,支持长航局推进三峡岸电发展实验区旅游客船岸电改造任务;完成“零排放”水域船舶防污染设备检验1145艘次、其他水域船舶2343艘次等。
为提高服务便利性,在“十三五”期间,CCS对自身服务进行了进一步深化与创新,建立起了高效便捷的服务能力,CCS 做了大量有关智能化的探索。
2018年4月,CCS签发了首份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电子证书,开启了船舶电子证书签发、查验的新模式。截至目前,CCS已经为17个船旗国的2738艘船舶签发了49147张电子证书,船队电子证书覆盖率达到了70%,中国旗国际航行船舶电子证书覆盖率100%。
2019年,CCS启动了船舶远程检验业务,推出远程审核、检查的服务方案。该项新检验技术的出台,打破了登轮检验可能在环境、地点、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尤其在本次疫情暴发期间,远程检验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为做好新造船重点项目检验服务,CCS制定了《新造船项目管理指南》,建立起建造、审图、产品检验服务一体化协同推进的新型新造船项目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效果。
“十三五”期间,CCS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在瑞典、土耳其、丹麦等多地新增设了海外网点,目前海外服务网点已经达到45个,全球网点已达120个。同时,新增南非、伊朗、西班牙等国家的政府授权。新增蒙古、加纳、阿曼等海事主管机关的法定授权。目前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授权数目前已达55个。此外,CCS服务产品已扩展到航运、能源、金融、工业等多个行业,“服务品质更加卓越”的品牌影响不断扩大。
固本拓新
全领域实力走向深海
“全领域、全生命周期”是CCS秉承的海工技术服务理念。CCS依托国家海洋石油“增储扩能”战略的要求,以及海洋新经济蓬勃发展的需求,CCS在深海进入、深海开发的征程上持续取得进展,海工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助力我国向海洋更深处进发。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CCS共对864座海上设施提供了检验服务,相较于“十二五”期间的626座海上设施,CCS海工检验业务规模增长了40%。
在国内市场和传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CCS在海外和新型装备服务等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突破,积极拓展了各类新兴业务,包括针对海上风电场设施、海上渔业、休闲养殖设施、海上旅游观光平台等装置和设施的检验与技术服务工作。“十三五”期间,CCS的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业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完成了34座海上升压站的鉴证检验工作。
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CCS开展了海外单点及FPSO改造、取得海外分包商资格认可、开展了文莱单点第三方检验服务,实现了海外海工发证检验业务的零突破。
此外,CCS在“十三五”期间借由“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美国国际海洋石油技术展览会(OTC)”“阿布扎比中东石油博览会(ADIPEC)”“海南国际深海能源大会”等国际性平台,向海内外业界分享和传播CCS在海工业务领域的服务理念和经验,技术服务能力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十三五”期间,CCS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坚持技术立社建设方针,攻坚克难,成功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空白,为激活壮大我国海工行业新动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CCS坚持全面参加国家科研计划指导思想,共承担了36项科研任务。深水生产装备科研与工程相互促进,深水生产设施审图、规范质量得到提升。依托科研项目成果和工程项目技术经验,突破海洋环境数据分析、深水平台结构和锚泊系统动力响应分析、深水立管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制定了张力腿平台、海上钻井装置、立管系统、海上单点系泊装置等深水平台和系统的规范,海工规范体系从浅水拓展到深水主要海工装备,成为全球五家有能力开展深海设施检验业务的船级社之一。
勇立潮头、凌风远航。回望“十三五”,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迈上新台阶,CCS全系统上下同心、奋力进取,业务规模、服务水平、创新能力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国际一流船级社。在蓄势启航的“十四五”,CCS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将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作为,全面提升服务行业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为2025年建成国际一流船级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