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船业2020年业绩大增SPCC成员全部盈利
2021-02-06 13:30 | 中国船舶报 修船市场
2020年,19家“SPCC”成员共完成产值290亿元,同比大增22%;修船完工艘数5079艘,同比增长9%;所有成员均实现盈利,多家企业产值创历史新高。
2021年,疫情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钢材价格和汇率变化,将使经营生产压力及成本进一步上升,修船产值或将同比下降15%~25%。
2020年,我国修船行业经历了疫情暴发的恐慌、复工复产的挣扎、经营生产的忙碌,最终迎来了业绩大增的喜悦。2021年,我国修船行业经营压力将明显增大,发展挑战依然较多,修船企业需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0年完成产值大增
脱硫装置改装业务火爆是2020年修船行业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主要支撑
2020年,我国主要修船企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今年1月8日召开的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SPCC)第七十五次会议统计显示,2020年,19家“SPCC”成员共完成产值290亿元,同比增长22%;修船完工艘数5079艘,同比增长9%;所有成员实现盈利,其中,4家企业产值超过20亿元。多家骨干企业表示,2020年产值总量创下建厂以来的历史新高。
脱硫装置改装业务火爆是2020年我国修船行业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主要支撑。与一般常规修理相比,脱硫装置改装工期长、工程量大,对设计、供应、生产等方面要求高。截至2020年12月31日,SPCC成员累计完成船舶尾气脱硫装置改装项目1600台(套)。因为脱硫改装项目多,部分修船企业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就进入生产高峰期,而且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现在。
很难想象的是,在取得辉煌业绩的这一年,修船企业始终面对着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干扰。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两不误,修船企业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坚决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制度,在进厂人员管理、防护物资采购、安全生产管控等环节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使用智能卡口、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有效加大防疫力度,为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当然,因为疫情,仍有部分船舶延迟进厂或直接被取消订单,给修船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据一家修船企业负责人介绍,因疫情原因,该企业2020年流失的船舶修理订单共有30艘,产值近3亿元。此外,过去一年,外籍机务人员入境困难及境外船舶进厂前需14天隔离期等措施,对修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21年经营压力增大
疫情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以及钢材价格和汇率的变化导致成本上升是主因
2021年,疫情对修船行业的影响还会持续。相关修船企业反映,随着海外疫情蔓延及国内出现多地散发性疫情,船东方面邀请函的审批越来越严格。船东方面即使拿到邀请函,也不一定可以及时办理来华签证。另外,2020年年底以来,不少地区相继对入境人员实施“14+7”或“14+7+7”隔离措施,使外籍机务人员入境难度进一步加大。
从以上因素来看,今年修船企业的履约风险依然较大,比如船舶无法按照合同要求的时间进厂,机务人员不能来到现场办公导致项目延期等。不少修船企业认为,今年的修船项目中,高附加值船舶修理项目所占比例较大,需要大量国外工程师进行现场协助,预计会因疫情防控受到较大影响。业界人士认为,在保证疫情管控防护网不松动的前提下,修船企业可以就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与当地主管部门多进行沟通协调,同时,在修船生产经营中调整完善相关流程,尽量减轻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各修船企业可就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经验与措施进行交流并相互借鉴。
除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影响外,疫情导致的贸易萎缩以及油价持续走低等因素,也给脱硫装置改装及压载水处理系统改装业务带来一定冲击,加上钢材价格和汇率的变化导致修船成本进一步上升,部分骨干修船企业认为,2021年修船企业经营压力较前两年将增大,产值或将同比下降15%~25%。
绿色和科技修船提速
应形成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修船模式,适应供应链更趋多元化的新型产业模式
2020年,我国修船行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部或大量使用超高压水除锈工艺的修船企业已不在少数,其中19家SPCC成员完工船超高压水除锈面积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大批新型节能、环保设备投入使用,大大促进了绿色修船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我国骨干修船企业不断深化焊接自动化设备、除锈和涂装机器人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厂区智能监测系统等新工艺装备的应用,积极推广“5G+工业AR技术”和“无人机近观检验”等创新技术,促进了修船生产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转变。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修船行业科技创新也将迎来重大机遇。在大力开展海洋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新航线和新船型是修船行业技术跟进的重点;邮轮、气体船、极地船、特种船舶相关的船舶维修技术,是修船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引领国际的绿色修船技术,将成为修船行业的亮点。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新基建的加速实施将促进更多新技术在修船行业的应用,推进“碳中和”有利于推动修船行业实现技术新突破。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化是修船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智能制造相关案例将在修船行业层出不穷,特别是坞修涂装的智能化将推动修船产能发生新调整。新材料技术也将比过去更深刻地影响修船工艺变革,激光、纳米、石墨烯等技术将极大地丰富船舶维修工艺,耐蚀钢、复合板等材料将越来越多被采用,水性漆、高固体分等涂料将纷纷成为涂层维修设计的选择。
此外,进入“十四五”时期,修船行业的发展环境将发生较大变化。行业组织分析认为,“后疫情”时代,修船上下游产业链进入调整期,将从“船东—船厂—供应商”模式全面走向“客户—船厂—服务商”模式,上游“船东”将多元化。修船供应链因重组而更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材料、设备、工程队等供应商,非传统的软件商、租赁商、集成商,跨界的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新兴的激光、纳米、石墨烯技术,都会融入修船供应链中。这给我国修船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业界专家认为,中国修船企业未来应加快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修船模式,尽快适应修船供应链因重组而更趋多元化的新型产业模式,以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实现绿色创新发展。
实施差别调控 加快绿色转型
“十四五”开局之年,修船企业无疑将迎来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不过,“本地不要修船”“本省不要修船”等政策导向,让个别地区修船企业前景不容乐观。对这些修船企业而言,环保政策已成为影响其生存的关键因素。修船是国家战略性行业船舶工业以及航运业的重要一环,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对修船企业避免“一刀切”“一锅端”,实施差别化政策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才是正途。
“十三五”以来,修船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生产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措施和内部管理手段,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例如,不少修船企业超高压水作业设备已全面取代传统喷砂作业设备,智能化涂装设备的研发及应用也大大加速。同时,相关修船企业建立了绿色管理规范,为绿色修船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得益于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修船企业绿色修船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不过,修船行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环保挑战。尽管中国修船业的整体产能大,但绿色、清洁的产能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少数修船企业对国家的环保整治力度有所低估,存在不应有的侥幸心理,“等靠要”的病根尚在。另一方面,在绿色修船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面临不少技术和管理难题,污染防治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极具难度并面临风险。
应该看到,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少修船企业为实现绿色修船甘冒风险、持续投入、不断创新,积极开发和运用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竞争激烈的修船市场中,这些企业和缺乏环保投入的落后产能一同竞争、一关了之,显然有失公平。如果修船质量好、环保水平高的产能得不到充分释放并获得应有的回报,落后产能得不到有效限制,将不利于鼓励创新行为、保护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另外,有的地区修船产业基础较好,只是有的企业厂房设备老化、工艺及环保设备一时落后,对这些地区存在改造提升可能的修船企业一关了之也有失妥当。
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让绿色修船成为面对和破解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遇难题和挑战的指引。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智能化、绿色化条件相对较好的修船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产能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在整治提升过程中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手段,依法依规彻底淘汰安全系数低、环境污染重的落后企业,加快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当然,修船企业也应在技术、生产、管理、理念等方面大力革新,加快构建新型修船产业模式,以行动彰显自身的责任与担当。(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