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成:推进转型升级 实现绿色发展
2021-04-08 13:51 | 中国船舶报 船界人物
生态环境部近日表示,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产业和碳排放重点行业,应强化对碳减排共识,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统筹谋划目标任务,科学制定行动方案,推动行业碳排放尽早达峰。作为钢铁行业的下游,船舶行业一方面对钢材有着庞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反向发力,助力钢铁行业推进碳减排,进而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方面,中国船舶行业重点采取了哪些措施,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不懈努力?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推动废钢政策法规有序调整
郭大成介绍,过去两年,中国船协推动废钢政策法规有序调整,解决了修船行业修理外籍船舶产生的废钢无法报关的问题。这一监管政策的重大突破,不仅对促进我国修船业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同时也对钢铁行业减排、降本有着积极意义。
“中国船协通过多方努力,在‘修船废钢不是洋垃圾’‘废钢不废’两方面实现了正本清源。”郭大成介绍,由于修船废钢性质界定长期以来存在误区,外籍船舶修理废钢被视为“进口”,导致中国修船行业饱受修船废钢处置难题的困扰。不仅如此,2018年1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四部委发布第68号公告(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将废钢铁等8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非限制进口目录调入限制进口目录,自2019年7月1日起执行。这意味着,修船企业须取得《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证书》及《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后才能承接外籍船舶修理业务。然而,修理外籍船舶产生的钢铁废料是船企在履行船舶修理合同时“拆旧换新”而产生的,并非进口废钢铁,因此修船企业又无法办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68号公告执行后,修理外籍船舶产生的钢铁废料遭遇无法报关的问题,修船企业只能将拆换下来的废钢堆放在内部堆场,最终越积越多,严重影响生产。
中国船协的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修船国,我国现有规模以上修船企业118家,年修船工程量(完工艘数)占全球份额的40%左右,其中约80%都来自外籍船舶修理(包括挂方便旗的中国船舶)。我国每年修理外籍船舶产值约为30亿美元,可提供约18万个就业岗位。郭大成表示:“修船是海运贸易产业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船舶的生命周期长达三四十年,修船行业为其提供的保养、维修、设备更换等生产服务是航运业船队正常运营的必要保证。由于海运船舶遵循就近修理原则,若因修船废钢难以处置而导致我国无法承接外籍船舶修理业务,外籍船舶可能会减少在中国靠港的次数。这不仅会威胁到修船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还会对我国的海运贸易、港口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废钢不废,应为其正名,称之为旧钢。”郭大成介绍,多年来,我国修船企业产生的废钢均通过公开招标出售,由有钢铁废料回收利用资质的钢企回收利用。中国船协通过到钢企走访、调研了解到,废钢作为钢铁生产的重要补充原料,是唯一可以替代铁矿石的炼钢原料,跟铁矿石相比具有绿色、节能的特点,而废钢炼钢的短流程工艺可实现大幅度节能、节水。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是钢铁产业不可逆的发展趋势。目前,全球废钢炼钢占比的平均值已经超过了50%,美国接近80%,而我国的这一数字还不到20%,我国钢企在废钢炼钢领域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修船行业提供的废钢,对于钢铁工业实现“脱碳化”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思考,中国船协从68号公告发布之初就多次组织修船企业进行座谈,征求、汇总解决修理外籍船舶产生废钢报关问题的意见;通过递交报告、去信、致函等方式,与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商务部等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映行业实际情况,磋商解决方案;组织陪同工信部、海关总署、生态环境部等赴舟山修船企业进行调研,实地了解情况;联络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董强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机电车间船舶钳工马加友,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就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提案及建议。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船协提出的“外籍船舶修理产生的钢铁废料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是以贸易为目的的进口废料,不应按照进口固体废物管理”的观点得到了各主管政府部门的基本认同。去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外籍船舶在境内维修产生的废钢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外籍船舶在境内维修、改装产生的废钢铁,在符合国内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法规标准条件下,准予在境内贮存、转移、利用和处置,不按照固体废物进口管理,无须办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这一监管政策的重大突破,对促进我国修船业发展、钢铁行业碳减排产生了极大促进作用。
推进船舶行业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船舶工业会将挑战转化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郭大成称,中国船协将以修理废钢报关问题的解决为契机,积极引导企业完善环保设施,推动行业实现绿色造修船、转型发展。
近年来,中国船协积极引导修船行业在固废、危废污染防治方面采取措施,加大环保力度。在固废方面,船企积极改变作业方式,通过采用新技术如用超高压水代替喷砂,杜绝废砂的产生;大力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一次性耗材的使用;精确计算工程的物料需求量,合理配置物料的使用;为单船和内场设立专门的垃圾斗,避免垃圾混装和交叉污染;建立专用的废弃物堆场,集中收集各类垃圾,统一达标处理;建立和执行“时产时清”生产制度和垃圾分类制度,从制度上加强污染防治。在危废方面,修船行业对日常办公危废和生产作业危废的回收处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设置专门的收集柜对压载舱清理的污泥进行收集,设置专门的容器盛放和收集刷镀溶液,并按规定对这些危废进行处理等。
在此基础上,中国船协积极推广全行业应用各种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并推进行业内外就关键核心技术合力攻关,努力解决绿色造修船的瓶颈问题。
谈及未来,郭大成表示,中国船协将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行业落地生根。二是密切追踪相关国际海事法规的变化,关注海事业的技术前沿趋势,在业内及时做好宣贯工作,并为政府管理部门政策决策、企业发展规划制定提出建议。三是切实强化标准制定工作,在产品、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提高中国船舶行业的全球影响力,抢占国际话语权。四是不断加强行业自律,如引导企业制定自律规范、公约等,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五是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并为其提供设备操作、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从而进一步做好环保设备、工艺的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