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2020年度营收增长净利同比下降85%
2021-04-28 10:22 | 国际船舶网 船舶股票
4月27日,中国船舶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该公司年内营业收入为552.44亿元,同比增长4.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减少84.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9.6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此外,以公告实施利润分配的股权登记日当天的总股本为基数,向股权登记日在册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5元(含税)。
中国船舶2020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在中国船舶集团及公司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公司管理层牢牢把握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使命,贯彻落实中国船舶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和“计划不变、指标不调、任务不减、力度加大”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聚力兴装强军、全面深化改革、壮大主业实业、强化创新驱动,年度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完成,为“十四五”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一)经营工作
围绕疫情期间民品经营工作面临的诸多困难,公司积极深化客户合作,实施产品转型升级、增强市场影响力、打造国际品牌和树立行业新标杆战略,订单承接亮点突出。
1、造船业务:公司全年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72艘/634.3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187.62%。
2、修船业务:公司全年承接修船409艘,订单金额23.11亿元。
3、动力业务:公司全年完成承接柴油机617台/472万马力,马力数完成年计划的102.16%。
4、应用产业:中船澄西承接各类风塔729套,合同金额15.49亿元;中船动力集团核电应急发电机组及备配件、双燃料船用发动机供气系统(FGSS)、SCR、脱硫装置、VOCs治理等环保产品,盾构维修保养进退场等项目承接额5.33亿元。
5、海洋工程业务:广船国际承接1艘7.5万载重吨的半潜船。
截至年末,公司累计手持订单为民品造船订单161艘/1390.1125万载重吨,修船订单96艘/14.48亿元,柴油机订单560台/488万马力,海工装备订单3艘/46.5万载重吨及4座海工平台,应用产业订单金额31.26亿元。
(二)生产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外部市场严酷考验的双重压力之下,公司各所属企业全力保障船海主业平稳有序运行。
1、造船业务:公司全年完工交付民品船舶68艘/785.25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103.28%。
2、修船业务:公司全年修理完工船舶377艘/21.9亿元,金额完成年计划的128.84%。
3、动力业务:公司完工柴油机492台/438万马力,马力数完成年计划的97.77%。
4、应用产业:中船澄西共交付风塔349套,中船动力集团交付价值2.26亿元的机电设备及盾构维修保养进退场等项目。
5、海洋工程业务:外高桥(600648)造船实现海工项目全年1座平台及5艘海工船舶连续完工交付,其中包括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世界独创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
(三)聚焦主业,强化创新,高质量发展战略取得新进展
2020年,公司及所属企业以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引领,强化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主业实业,高端产品层出不穷,效率效益显著提高,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管理能力持续加强。
1.船舶业务方面,生产上,江南造船8.4万立方米VLGC、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实现批量交付;外高桥造船好望角型散货船、VLOC等主流船型实现批量连续交付,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持续推进,进入全面连续搭载阶段;中船澄西5.6万吨化学品船首制船、4万吨自卸船、5.5万吨化学品船、2.15万吨自卸船、7万吨木屑船等各类高端船舶顺利交付,冷藏集装箱船按期下水;广船国际开创疫情下交船新模式,在无船东参与的情况下成功实现5万吨成品油轮、化学品船云交付。
经营上,创新营销形式,调整接单策略,积极推介自主研发高端船型,获得航运市场主流船东高度认可,三大主流船型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领先。此外,江南造船VLGC全球市场占有率57%,位居世界第一,MGC船型打破韩国企业垄断,LPG运输船实现全谱系实单覆盖;广船国际双燃料船舶占比增高;
中船澄西签约6.2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填补领域空白,沥青船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
2.船舶修理方面,克服疫情影响、物量攀升、资源缩减三大难题,抢坞期保船期,实现修船提速目标,市场口碑信誉持续提高。江南造船完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维修任务。中船澄西顺利交付1艘自卸式改装船、2艘橙汁改装船、46艘新装脱硫装置、85个压载水处理项目,承接2艘居住改装船、国内首艘LNG罐箱大型专业运输船改装项目,实现改装项目的重大突破,高附加值船舶产值占比达77.6%。
3.动力业务方面,中船动力集团成功交付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WinGDX92DF、全球首台LGIP机及多型号低速机,推出6G60ME-C-LGIP年度第二型世界首制机,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同时生产三种双燃料低速机的制造单位,技术能力及完工产量均处市场领先地位,全年低速机承接订单同比逆势增长2%,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4.海工业务方面,在全球海工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外高桥造船成功交付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世界独创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同时加强与国际重要客户联系,为第四艘FPSO合同签订奠定坚实基础。广船国际申报的智能型半潜运输船研发项目获批立项。
5.应用产业方面,公司强化战略引领和市场导向,充分发挥主业带动作用,集中资源加快发展,实现多点开花。江南造船A型液罐革新优化、量质齐升,LNG燃料罐订单实现突破。外高桥造船成功打入桥梁钢结构市场。中船澄西与广船国际在风塔业务上抢机遇、扩份额,推动技术创新,全年产值和新接订单均创历史之最。中船动力集团核电领域成功进入核电站应急发电机组维护保养市场,供气系统业务(FGSS)获得首批订单,环保业务外销承接实现从零到近8000万元突破,成功承接海外箱式电站项目、风电齿轮箱、声呐收放装置以及压缩机曲轴箱体机械加工业务,业务范围进一步延伸。
(四)重大资本运作项目圆满收官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精神,公司自2017年9月起开展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项目简称:深蓝项目)。2020年1月10日,深蓝项目经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获无条件通过,2月25日,深蓝项目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7月31日,公司向11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合计38.668亿元顺利完成,历时近三年的深蓝项目圆满收官。
通过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等核心军民品业务整合进入上市公司,实现融资207.56亿元,交易规模412.35亿元。深蓝项目不仅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功能,募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降低成员企业资产负债率,助力成员企业实体业务高质量发展,也进一步完善了上市公司主业板块布局、巩固了业务竞争优势、提升了上市公司资产规模。
(五)公司及子公司重大事项合规运作
2020年,公司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规范运作为重点持续开展规范治理,不断加强公司与控股股东、所属企业在重大事项、重要信息上的统筹管理,推进各项重大事项的规范开展。
1.完成公司及中船澄西受让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49%股权事宜
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展资源优化工作,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及中船澄西共同受让中船防务(600685)所持有的澄西扬州49%股权。交易完成后,本公司及中船澄西分别持有澄西扬州49%和51%股权。
2.完成中船澄西收购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12.56%股权事宜
为贯彻落实控股股东战略部署,优化产业结构,结合中船澄西发展战略,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中船澄西收购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中船广西船舶12.56%股权。
3.与中船集团合资设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按照中央及中船集团整体发展战略要求,实施船舶动力企业资源高效配置,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联合中船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中船动力集团下属的中船动力有限公司、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纳入本公司并表范围。
4.完成广船国际转让中山广船国际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事宜
根据广船国际下属中山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改善经营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广船国际向中船投资转让中山公司51%的股权。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全年完成营业收入552.44亿元。其中:船舶造修业务营业收入432.01亿元;动力装备业务营业收入56.13亿元;机电设备业务营业收入30.75亿元;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39.24亿元。
本年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公司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营业收入同比略有增加。2020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1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06亿元。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将持续。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处于全球大流行,虽然全球航运市场迎来较大复苏,船东为控制运力,保持运费上涨,但因全球疫情影响叠加经济下滑预期,船东订购新船意愿仍不强烈,投资心理仍未恢复,航运市场火热并未转化为实际的船舶订单需求,经营接单形势依然严峻,国际船海市场仍处于低位。表现在一方面疫情影响劳务工回流不足,出口船舶的资材、设备供货受阻,各所属企业在建产品的生产进度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各所属企业海外新订单承接、外事出访、市场开拓等经营沟通与推进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订单承接有所滞后。要充分意识到本次疫情影响的严峻性、复杂性和持续性,高度关注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履约风险、安全防控风险、劳务纠纷风险等新增风险。
2、船企成本管控仍需强化。
钢板等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带动与之关联的焊材、管材、舾装件等价格上涨,造船用6mm和20mm钢板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16.6%和19.9%。截至2021年2月末板材指数环比增长2.93%,达到131.17点,超过2020年12月末的129.14点,创近3年新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预计2021年钢材价格难以出现明显回落,全年仍将保持高位波动。公司及所属企业要高度重视并加强成本控制,多措并举降低钢材价格上涨的影响。
劳务工流失率高且技能人才短缺现状继续存在,船企劳动力成本平均增长约15%。同时,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2019年底升值6.9%,虽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但尚难以抵消全部成本增加。疫情还增加了疫情防控、人力资源、物流成本等方面额外成本,多方因素导致船企成本压力加剧,企业盈利出现“两头”挤压的现象,成本管控举措还需全面细化到生产、经营等各环节。
3、业务整合和内部控制亟需加强。
2020年3月1日,修订后的《证券法》正式生效,此次修订明确了新时代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新要求,上市公司迎来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全新的监管局面,提出了更为全面严格的信息披露和规范治理要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业务规模和并表范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管理难度有所提高。公司需要在充分考虑成员企业业务特征、管理特点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业务整合和内控管理,充分发挥重组协同效应,提高重组整合效果,完善内控体系,实现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1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国船舶集团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强军首责,壮大主业实业,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整合融合,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党建质量,坚决完成好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三)经营计划
2021年经营目标:全年完成营业收入547.06亿元。
2021年完工计划:民品造船完工:56艘/481.11万载重吨;
柴油机完工量:356台/345万马力;
修船完工量:340艘。
围绕目标任务,全年要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1.持续强化党建引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按照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的要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化整改整治、建立规范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入开展自查整改,不断提高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能力。
2.持续强化船海民品产业升级优化
(1)加大接单力度
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引,密切关注行业规范变化和市场发展新需求,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力度,优化订单结构,实现承接额同比增长。
一是强化市场开拓,稳定主力船型订单。发挥好公司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的市场竞争优势,积极争取批量化订单,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龙头地位。
二是强化细分市场营销,在8.5万立方米VLGC、40万吨VLOC、LPG船、自卸船、沥青船、木屑船、公务科考船、极地运输船舶等各类特种船型和高附加值船舶细分领域巩固接单优势,加强未来船型的培育,加大新能源双燃料市场开发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三是以常规项目为基础,以大工程和高附加值船为核心,以改装项目为关键,加大修船经营市场开拓,稳步提高修船总量。
四是增强动力业务的接单和交付能力,主动研究项目需求和技术储备,推动订单升级优化,提高各细分市场占有率和中高端产品的占比。
(2)推进精细化生产管理
要推进精细化生产,防风险保交船,确保年内主力船型批量交付,做好双燃料船型生产准备工作,全力以赴推进邮轮战略工程。抢坞期、保船期,加快修船工序绿色化改造,全面推动生产提速,持续提升修船效益。发挥中船动力集团整体优势,构建“质量第一、技术领先、开放合作、产业竞争”的新型供应链关系,持续推动两化融合,实现低速机产品三地联通,开展WinGD低速机关键、重要部件国产化,劳动生产率提高10%,产品按时交付率达到100%。优化资源配置,压缩钢结构风塔制造周期,向标准化、产业化、智能化迈进。
3.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瞄准船舶海工高端装备技术前沿,加快产品研发升级步伐,不断提升主建船型性能指标和技术引领力,深化双燃料和常规燃料船型升级研发。扎实推进邮轮三大关键技术的软件化进程,实现邮轮重量重心等技术指标的科学预测。围绕牲畜船、自卸船等修理改装,提高改装船自主设计能力。着力提升动力业务产品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加快技术突破。以建模2.0要求为指导,加快推进数字化造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智能船厂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推动以SCR、FGSS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业务,做大做强动力系统集成业务,拓展核电业务领域,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应用产业。
4.抓实成本管控,坚定不移推进成本工程
加大对产品毛利率的关注力度,切实发挥好重组后的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积极挖掘降本空间,落实成本改善措施,努力实现公司持续盈利保增长目标。
5.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持续强化公司与各类投资者及市场相关方的沟通交流,做好信息披露,反映真实价值,做好各项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6.用好募集资金,助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
规范募集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金运营能力,用好用活募集资金,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减轻企业财务负担,改善所属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强化资金和投资监管,加强投资项目前期调研,做好投资决策,控制投资规模,多渠道为子公司筹措资金。
7.聚焦体系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控股型上市公司管理能力
一是进一步夯实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控股型上市公司董事会建设、“三会”审议流程和内控体系建设,注重建立起有效的规范治理和信息披露工作机制。以规范化与标准化为抓手,切实巩固已有重组与管理成果,加强对所属企业法律、信息披露、经营管理等相关部门的统筹管理,推进总部部门、上市公司及子公司的沟通联动机制,保证信息披露规范治理高质量。
二是对照新《证券法》和最新监管政策,以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为导向,强化风险机制建设,层层夯实公司治理责任,落实规范运作过程控制,处理好各类规范治理风险的防范工作,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实践水平。
三是进一步开展好公司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着力整合监督资源,开展所属企业审计合规管理,深化财务管理手段,加强财务管控能力,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四是确保安全生产,一方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安全生产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切实提高安全风险整体防控能力。
五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刻认识公司发展新格局下对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的迫切性,建立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与管理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打造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
8.勇担社会责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发展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做好帮扶工作,助力鹤庆、勐腊、丘北三县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新冠肺炎疫情风险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发生,使我国船舶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产品交付、市场订单抢夺的难度均大大增加,经营风险、履约风险、安全防控风险等新增风险对公司所属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不断升级主打优势船型,提高竞争门槛;利用集团和央企品牌优势,提高对潜在订单的影响力;从船东产品链和资金链的上下游协助船东解决租约、资金等实际困难,从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在研发、物资和成本部门上加大内部挖潜,在优化配置、国产化、货比三家、批量采购和整体外包等方面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
2、市场风险
公司所处的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与全球航运业、海洋工程行业密切相关,航运与海洋工程行业受经济增长、航运市场形势和国际原油价格等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大。在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时,行业景气度会较高,航运指数及运价也会相对较高,针对公司主业产品相关的需求将更旺盛,反之则需求萎缩。因此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对新船订单量和新船价格会造成波动性影响,从而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
3、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用主要原材料为板材、型材等钢材及铜、铝等金属材料,受宏观经济及供需情况变化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构成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执行集中采购制度,与客户协商调整销售价格及收款进度,加强成本控制,结合公司经营形势及生产情况,持续深入开展成本工程及监督工作,为重塑成本优势奠定基础;生产部门将提效降本落到实处,以质量控成本,以效率提效益,从生产源头防范成本风险;密切关注资材价格走势,及时做好采购安排,严控资材成本。公司通过上述手段控制和缓解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未来仍不排除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4、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下属子公司的船舶建造合同多以外币结算,如汇率波动较大,可能使业绩产生波动。为降低汇率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下属子公司与银行开展了远期结售汇等业务,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5、业务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和业务结构的发展,对公司管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外部监管对上市公司规范化的要求日趋严格,公司需要在充分考虑业务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实现整体健康、有序地发展。
6、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强调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拥有健全的安全管理流程,制订了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贯彻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整个生产运作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健康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公司出现安全生产方面的意外事件,将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系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在技术品牌、业务规模和协同、产品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技术品牌优势
近年来,公司旗下各所属企业品牌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持续增强,技术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成为公司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强有力支撑。
江南造船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军品结构最齐全、造船效率最高的军工造船企业,也是我国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军船生产基地。江南造船充分发挥军工技术、设施、人才优势,不断加强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我国海军防务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民船业务方面,江南造船调整经营策略,创新营销模式,从原来单一的散货船系列调整到以高附加值为主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液化气船系列、公务科考船系列和特种船系列为主,有效应对了常规船型不断下行的市场压力。2020年度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接单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7%,位居世界第一,打破中型液化气船(MGC)市场垄断,成功进入日本市场,实现LPG运输船全谱系实单覆盖。
外高桥造船是中国民用造船业的领军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公司现有业务主要分为商船、海工、邮轮三大板块。在商船领域,产品覆盖散货轮、油轮、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气船,均发展成为各细分领域明星产品,多次荣获行业各项荣誉。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产品覆盖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轮,形成了系列化、批量化建造和交付能力。公司为世界知名海洋工程运营商公司建造的FAST4WARD200万桶FPSO实现了连续交付。在大型邮轮领域,外高桥造船承建了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标志着中国船舶业在该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正式跨入大型邮轮建造新时代。
中船澄西是国内修船行业第一家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并成为第一家取得中国船级社和英国劳氏船级社三标证书的修船企业,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已形成良好的声誉及品牌竞争力,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船澄西修船”品牌,被业界称为“五星级”修船厂,尤其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种船舶的修理和改装业务具有较大市场份额。“周期短、效率高、质量优”是公司修船品牌的鲜明特征,船东认可度高,优质客户稳定。
中船动力集团是国内一流的动力企业,以船舶动力为主业,推动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引领行业自主可控,促进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交付安装的多项机型均为世界首台套,其余产品多领先于国内外,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目前具备550万马力的低速机年产能,国际市场占有率水平居世界第二,品牌认可度进一步提高。2020年5月26日,中船动力集团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WinGDX92DF正式向全球发布,标志着我国航海“心脏”更趋强大、产业链更趋完整。
广船国际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最强的军辅船生产保障基地,可研发、设计、建造符合世界各主要船级社规范要求的40万载重吨以下的各类舰船,在MR、LRI&LRⅡ、VLCC、VLOC型船舶,以及半潜船、客滚船、极地运输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补给船、布缆船、救助船等保障船型方面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了油轮系列的全覆盖,MR船建造量长期处于国内第一。同时广船国际还拥有完备的非船产业链,钢结构、重机产品品牌享誉世界。
2.业务规模和协同优势
近年来,我国造船企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已在全球造船行业形成重要影响力,占据了稳固的市场地位。造船总量、造机产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国内造船行业当之无愧的领跑者。公司在造船、低速柴油机和修船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造船业务总量、造机业务总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等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来,产品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新增了军用船舶造修相关业务,基本覆盖全部船舶和海工产品类型,强化了公司作为中船集团旗下船舶海工业务上市平台的定位。公司各所属企业在管理水平的提升、船舶造修业务优势互补、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融资能力的提升及经营效率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推动船海产业做强做优,公司整体价值得到有效提升,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3.产品结构优势
造船业务方面,公司军民品舰船产品线丰富,涵盖了各式军用舰船、特种辅船和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民品主力船型,以及各类特种船型和高附加值船舶,主要包括:10万吨以上/17万吨、20万吨“好望角型”绿色散货船系列,多吨位灵便型散货船系列;11.3万吨阿芙拉型油轮、15.8万吨苏伊士油轮;14000箱/18000箱/21000箱系列超大型集装箱船;并相继开发了20万吨以上超大型油轮(VLCC)、8.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VLGC)、C型舱液化气船、40万载重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13000/22000方LPG船、21000/22000/35000方LEG船、化学品船、沥青船、木屑船/灵便型乙烯船、MR油船、自卸船、LNG动力船舶、公务科考船、极地运输船舶等特种船舶;大型邮轮首制船已在建造阶段。海洋工程方面,以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981”、15万吨级/17万吨级/30万吨级/34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等为代表的海洋工程产品持续引领着国内行业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在建造的海洋工程产品有JU2000E型和CJ46型、CJ5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30万吨Fast4wardFPSO,已经实现了在自升式钻井平台、FPSO领域形成系列化、批量化的建造和交付能力。
修船业务方面,主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种船舶的修理和改装,承修的船型涵盖了散货船、集装箱船、各类油船、海洋工程产品、工程船和考察船等,重点推广压载水处理装置和脱硫塔安装项目,抢抓大工程和高附加值项目,“双高”船产值占比达75%。
动力业务方面,业已形成持续领先的地位,多项世界首型机均顺利交付,各式自主研发机型获市场高度认可,产品结构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