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正式交付
2021-06-26 18:54 | 国际船舶网 在建新船
6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为中山大学建造的6000吨级国内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成功交付,标志着江南造船在公务科考船领域取得又一突破向“打造中国科考旗舰”定位又迈出坚实一步。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复旦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中国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所长卢霖,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所长黄大吉,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玉荣,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体军,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副总经理庄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别助理杨建民,江南造船党委书记、董事长林鸥、副总经理张俭、资深专家张申宁等领导,以及自然资源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海南省气象局、七一一所、七〇八所、七〇四所、上海海事局、中国船级社、上海佳船工程监理公司等单位的来宾参加仪式。
中国设计建造最大、性能最强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中山大学”号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进行详细设计,江南造船进行生产设计及建造。
“中山大学”号船长114.3米,型宽19.4米,型深9.25米,设计吃水6.0米。该船经济航速12.0节,最大试航速度16.5节,排水量6880吨级,经济航速下续航能力15000海里,额定100人编制下自持力60天。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具备B3冰级加强,采用直流母排+蓄电池储能技术,艉部配有两套永磁电机驱动的齿轮全回转主推进装置、艏部配有两套轮缘永磁侧推装置,具备DP1动力定位能力,具备全球航行能力且能毗邻极地冰区作业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
作为国内科考船的顶尖设计院,第七〇八研究所在牢牢把握“科学”、“实验”、“海洋”、“向阳红”、“东方红”等系列科考船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大胆创新,与船东、船厂、船级社、监理、国内多个研究所和高校、国外知名供货商等有关各方一起,共同打造完成了一型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具备全球航行能力且能毗邻极地冰区作业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2016年6月批复的重大建设项目。2018年11月签约后,该船于2019年10月28日开工,2020年3月30日上船台,2020年8月28日下水,2021年5月17日完成试航,2021年6月26日交付。期间主要建造物量完成投钢量3550吨、管系22000根、电缆372公里、油漆146897升、常规关键设备320台套、科考设备仪式153台套,118间舱室、其中包含住人房舱57间,实验室10间。
从“远望1”号到“远望7”号,从“海巡21”到“海巡160”,从“海监83”到万吨海警,从“雪龙”号到“雪龙2”号,从“东方红3”号到“中山大学”号,江南造船在公务科考船领域不断刷新着高质量交付记录,江南造船在多型复杂船舶建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公务科考船关键技术方案、专用硬件设施、数字化造船、团队建设等方面始终集中投入,注重经验传承,坚持以“打造公务科考船系列旗舰”为定位,已形成强大的公务科考船建造核心竞争力,确保交付令船东满意的世界一流产品。
“中山大学”号具有12大设计亮点:
1、防气泡隐形球首一体化设计确保嵌入式声学换能器整体性能
科考船首部设置有较多嵌入式声学设备,风浪中首部产生的气泡极易下泄至设备位置,对其测量性能和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船创造性的引入了防气泡隐形球首一体化设计,既可引导气泡按不影响换能器工作的路径向船后下泄,又兼顾了船舶航行快速性和经济性,确保船舶整体性能的实现和提高。
2、轮缘永磁侧推优化DP1工况下的科考作业条件和居住环境舒适度使之达到COMF(N2/V2)
采用常规侧推技术的科考船在动力定位工况一直存在较难进一步降低噪声的问题,对科考作业的噪声环境和人员居住舒适度均产生较大影响。轮缘永磁侧推可有效减少振动、降低噪声、并简化维护保养工作,优化DP1工况下的科考作业条件和居住环境,满足中国船级社COMF(N2/V2)的高标准要求。
3、隧道式侧推封盖实现曲面一体化技术换代
采用的隧道式侧推封盖在关闭时与船体三维曲线完全一致,实现了曲面一体化的升级换代。该技术有效解决了侧推隧道内易产生涡旋和气泡对水下声学设备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了船体完整性,使得船体阻力更小,油耗更低。
4、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提高作业海况的适应性
本船布置有1对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综合了传统低速下被动可控式减摇水舱和有航速下固定减摇鳍的共同优点,极大提高了从零航速到机动航速下的全航速海况适应性,提高科考作业效率,降低晕船率,同时也增加了船舶的有效载重。
5、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实现全电力推进中的超静音科考
3台MAK-9M25E(750 RPM) +1台 MAK-6M20C(1000 RPM)
国内首次在科考船上采用“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的组合设计,该设计增加了科考船船舶电网的灵活性,通过削峰填谷减少燃油消耗,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不开启主电站,仅使用储能蓄电池组,可实现部分科考作业的超静音要求。
6、集装箱专用储藏舱满足科考调查的迫切需求
货舱容积700立方米/4个TEU集装箱和移运装置。本船布置有700立方米的集装箱专用储藏舱,内部可存放4个TEU的标准集装箱,通过专门设计的集装箱移运装置为不同科考任务提供多种模块化储存解决方案,满足科学家对科考存储空间的迫切要求。
7、首次采用L型全回转低噪声推进器满足SILENT F水下噪声要求
本船为目前国际上采用全回转齿轮推进器水下辐射噪声最佳的科考船,获得挪威船级社颁发的证书,完全满足SILENT F(10kn)和SILENT A+S(14.5kn)水下噪声要求。
8、直升机降落加强科考人员和物资转运能力
本船首部布置有直升机热降平台,极大提高了本船科考人员的输送和物资转运能力,同时也从三维空间上加大了科考观测的范围。
9、专用无人机库和无人艇集装箱初步实现无人装备集群式布放
为适应未来无人装备的发展趋势,本船设有专用无人机库及无人艇集装箱,可满足多样化的无人科考需求。
10、升降式尾滚筒提供缆绳保护和灵活运用甲板空间
本船升降式尾滚筒可通过升降调整成为不同拖曳设备的防磨滚筒,大幅降低缆绳和船体结构的摩擦;该滚筒降低后可完全收藏于甲板之下,极大拓展了尾部作业甲板的空间。
11、驾驶室顶部科考观察室辅助提高科考观测能力
现代科考船对顶部科考空间和实现要求越来越高,本船在驾驶室顶部设置了专用的科考观察室,位置较高,且空间独立,为科学家在海上观测创造了较好的视线和观测条件。
12、天气雷达安装专用平台满足气象调查高精度要求
为满足气象调查学科的高要求,本船顶部布置有专业的天气雷达,安装精度要求高、难度大,对变形量、振动性能、谐波、电磁干扰均有较高要求,为此专门设计了门字型天气雷达安装平台,与船舶雷达主桅形成一体化设计,确保了该船在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全方位、高精度的气象调查作业。
“中山大学”首航科考任务发布聚焦南海三大科学领域
6月26日当天,“中山大学”号首航科考任务正式对外发布,该船计划于今年10月起航去往南海西沙海域,将对涉及海洋大气、海洋科学、海洋生物等三大领域的系列重要问题进行科学考察。
据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主任于卫东教授介绍,首航科考任务分为两个航段,将聚焦南海西边界流及附近海域的三大科学领域,具体来说包括对大气、海洋、海底、生物、考古等多个学科的新问题、前沿问题进行综合调查。“我们将围绕上述三大领域问题开展现场观测,推动大气-海洋-海底-生物科学综合调查和交叉研究,推动中山大学大海洋学科群发展。”于卫东说。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从粤港澳大湾区及邻近陆架浅海到水深超过5000米深海盆,南海海底地形变化复杂,岛礁众多,海洋环境和过程复杂多变,海洋生物、渔业、海底油气和矿产资源丰富,尚有非常多领域亟待我们去探索。南海季风是影响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气候系统,给我国和东亚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也造成若干灾害性天气过程。
据介绍,南海西边界流是冬季南海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秋季发育而在冬季鼎盛。“南海西边界流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我国海洋环境和资源的影响非常大。”于卫东表示,过去研究偏重于上层海洋,此次“中山大学”号首航将围绕南海海洋环流季节性调整,聚焦西边界流三维结构及其与海洋涡旋等中尺度过程的相互作用,同步开展南海北部陆架滨海断裂带的地球物理调查。
此外,首航还将探索海山和岛礁生态系统及其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过程。海山和岛礁是海洋中的“生命绿洲”,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支撑着重要的渔业资源,对海洋碳循环和区域碳汇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对于南海海山和岛礁生态系统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亟需开展海山和岛礁地形测绘、海底沉积和构造演化、生物多样性等多学科研究。首航将针对南海北部若干海山和西沙群岛,开展海山和岛礁生态系统调查,探索现代海洋观测技术支撑下的海洋考古,推动海洋科技与人文考古深度融合。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说:“‘中山大学’号能够开展多学科的系列科学考察,优势之一就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人才支撑很强大。一个航次里我们能实现理、工、人文、社科的跨学科、跨领域考察研究,且不同团队同在船上,可以增进跨学科交流和融合创新,未来一定会出现‘中大号’海洋研究创新模式,一定会为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做出独特贡献,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