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重工召开2021年科技创新大会

2021-10-17 17:47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为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贯彻落实中远海运集团科技创新系列工作要求,助推重工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10月15日-16日,中远海运重工在上海召开2021年科技创新大会。

中远海运集团科信部总经理刘一凡、中远海运重工董事长、总经理梁岩峰、董事李国荣、龚庆石及中国船级社副总裁孙峰先生、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炯先生、美国船级社大中华区副总裁 Mr. Paul Karam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公司总工程师曲天威先生、中远海运(天津)公司副总经理周炜先生、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公司辽宁分公司总经理应志鸿先生、国银金融租赁股份公司航运部总经理熊剑锋先生、阿法拉伐(中国)公司总经理乐嘉毅先生、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院长、中远海运重工董事廖世俊先生、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张桂勇先生、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李正建首席专家等领导和嘉宾莅临会议现场。中远海运重工公司领导、总部各部门、中心及设计研究院部门负责人,各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及2021年科技创新先进典型代表等参加会议。 

大会期间,中远海运重工副总经理姜季江做了题为《调机制、补短板、锻长板、谋未来,凝心聚力,加快科技创新,支撑重工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南京船配围绕智能化转型、打造绿色智慧工厂等主题作交流发言;重工设计研究院汇报了《双碳驱动下船舶设计创新思考》;科信部就重工“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智能制造规划、数字化转型规划及重工指定研究科研项目制度作了工作汇报。17:42 2021/10/17

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首席专家、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委专家董景辰,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围绕智能制造发展动向、“双碳”背景下船企转型等热点前沿问题作专题讲座。

本次科技创新大会上,由中远海运重工发起,大连中车柴油机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ABS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的中国第一个“船用清洁燃料应用技术创新联合体”宣布成立,阿法拉伐(中国)有限公司作为见证方见证了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作为该联合体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联合科研项目,会议还签署了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发起的《“氨动力双燃料燃烧、供应功能性研究及示范”联合研发意向书》。

此外,大会还举行了63600DWT散货船建造合同签字仪式,由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下单订造。该项目是中远海运重工第一个完全自主设计的造船项目,也是重工设计研究院成立以后首次推出的自主设计的实船项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一型低碳、节能、环保、高性能的船型,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同级别先进船型行列。同时,由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完成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绿色修船”科研项目《超高压水除锈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意向书》也现场举行了签署仪式。

中远海运集团科信部总经理刘一凡在讲话中指出,中远海运重工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适逢其时、非常必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集团领导要求的重要举措,会议内容丰富、有特色,成果显著。刘一凡同时从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勇挑集团科技创新重担、增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能力等方面对重工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要求。

梁岩峰作会议总结讲话,他指出,推动科技创新是中远海运重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通过召开本次科技创新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共谋重工“十四五”及未来科技创新工作大计。

梁岩峰强调,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市场制胜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必须有只争朝夕的劲头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提出,各企业要及时确立科技发展战略,优化各专项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强度,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强化在建项目和在研科研项目管理,统筹资源,强化协同创新;要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人才储备,建立科技奖励机制和先进典型评选机制,增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导向作用和活力;要在重工全范围内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培育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土壤,构建全员参与、多方协同推进、内容新颖多样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为重工“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工作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而重大的贡献。

本次会议宣布了重工科技委及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对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特殊贡献者及优秀设计师进行了表彰。参会代表通过观看视频形式共同回顾了重工成立以来的科技创新工作历程和成果,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未来发展分组进行了互动研讨和交流。

 

END

关键词: 中远海运重工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