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自造集装箱控制物流应对供应链危机
2021-12-20 14:44 | 国际船舶网 船舷内外
全球供应链危机持续,电商巨头亚马逊继自行租船运货之后,又开始自造集装箱,从货运的第一步开始控制物流,应对塞港困境。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已经在中国下单制造53英尺集装箱,航运分析师Steve Ferreira称:“过去两年间,亚马逊估计打造了5000-10000个此类集装箱。”这些集装箱运回美国本土之后能用于当地系统和铁路运输,而无需归还亚洲。
今年早些时候,亚马逊还向一家台湾地区船东租赁一艘集装箱船,这是一艘今年6月刚投入北美航线运营的新船,将只用于运送亚马逊的货物。凭借自有集装箱和自行租船,亚马逊可以控制货物动向,避开最拥堵的港口。
Ferreira在11月表示,近期他手上的数据显示,亚马逊的货物只需要在港口等待两天,相比之下洛杉矶港的79艘船平均排队等候靠港时间长达45天。
亚马逊一直在运输方面投入巨资,从货运的第一步开始控制物流。2020年,该公司在航运方面的支出超过610亿美元,高于2019年的不到380亿美元。根据SJ Consulting Group的数据,亚马逊现在的包裹自运率达到了72%,高于2019年的不到47%。
亚马逊市场策略专家Fernando Campos指出:“在竞争对手的缺货的情况下,这对亚马逊而言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海事律师兼Squall Strategies创始人Lauren Beagen指出,亚马逊每个月为中国中小型出口商运输10000个集装箱,其货运量在跨太平洋运输公司中高居前五。
海运专家分析称,目前这种创新的物流运输过程,只有像亚马逊这样的大公司才能做到,而在这个圣诞季,包括沃尔玛、开市客(Costco)和家得宝(Home Depot)在内的主要零售商也开始租用自己的船舶,确保货物能够顺利运抵。
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小型船舶涌入跨太平洋航线导致港口效率进一步降低。数据显示,即使排队等待卸货的船舶不断增加,但洛杉矶和长滩港11月进口集装箱数量却锐减至765963个,同比减少9.6%,比10月下降10.1%,是自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数据。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Gene Seroka认为,这是由于零售商、制造商和物流公司派遣的小型船舶涌入,他们急于绕过瓶颈并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些货物处理效率低于大船的小型船舶,在11月停靠洛杉矶港的船舶里占半数,而10月时仅占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