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业界忧航运业成“夕阳产业”
2010-06-01 08:37 | 金融界 船市观察
据港媒报道,随着香港经济好转,港口吞吐量止跌回升,惟航运业人士却仍对前景感到忧心,认为在深圳、广州等港口的强势竞争下,香港行业有提前变成“夕阳产业”之虞。多位航运业领袖指出,香港码头后勤用地不足、货车运输成本较高和欧美市场生意减少这三大不利因素,已经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而香港政府还经常“好心办坏事”,令本就严峻的形势雪上加霜。
后勤用地一向是香港业界最为忧虑的焦点问题,因为用地不足将导致集装箱越叠越高,调配和操作时间因而增多,从而影响码头整体营运效率。以葵青码头为例,现时附近共有五幅后勤土地,总面积约29公顷,香港政府此前曾承诺将其作为“与集装箱码头相关及港口发展用途”,但近期又打算拍卖这些土地,引起香港物流商会、集装箱码头商会、和黄港口集团的多位航运业巨头强烈反弹。他们上个月曾罕见地一同会晤传媒,呼吁香港政府收回决策。据悉,截止到5月底业界仍未能得到满意答复。
卖地“唯一受惠的是地产商”
有不具名的业内权威人士对本报指出,香港政府若将该五幅土地重新招标,“唯一益到是地产商”,即使招标时限定要作为港口用途恐亦无济于事。他解释,地产商的意图则是在这些土地建货仓,然后再租给业界,租金成本将会十分昂贵,导致其最终沦为变相的地产项目。
该人士并引述消息人士称,已经有几个大地产商在“蠢蠢欲动”,招标时一定能将土地收入囊中,届时业界只能另找其它后勤土地,距离既远又不方便,竞争力会更加削弱,无异“逼我们提前沦为夕阳产业”。
欧美缩量毛利率下滑
至于欧美市场生意的减少,航运界人士均不肯披露具体数字,仅表示当前亚太区的业务已经占据越来越大比重,而亚太市场的毛利率明显低于欧美市场。虽然随?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业界都日益重视亚太市场,但其实亦是无奈之举。“就好比一家酒楼,原本是卖鱼翅鲍鱼为主,现在改卖较便宜的快餐,虽然对快餐业务的前景看好,但内心当然希望还是卖鱼翅鲍鱼,赚钱能赚得多一点啦。”
后勤用地一向是香港业界最为忧虑的焦点问题,因为用地不足将导致集装箱越叠越高,调配和操作时间因而增多,从而影响码头整体营运效率。以葵青码头为例,现时附近共有五幅后勤土地,总面积约29公顷,香港政府此前曾承诺将其作为“与集装箱码头相关及港口发展用途”,但近期又打算拍卖这些土地,引起香港物流商会、集装箱码头商会、和黄港口集团的多位航运业巨头强烈反弹。他们上个月曾罕见地一同会晤传媒,呼吁香港政府收回决策。据悉,截止到5月底业界仍未能得到满意答复。
卖地“唯一受惠的是地产商”
有不具名的业内权威人士对本报指出,香港政府若将该五幅土地重新招标,“唯一益到是地产商”,即使招标时限定要作为港口用途恐亦无济于事。他解释,地产商的意图则是在这些土地建货仓,然后再租给业界,租金成本将会十分昂贵,导致其最终沦为变相的地产项目。
该人士并引述消息人士称,已经有几个大地产商在“蠢蠢欲动”,招标时一定能将土地收入囊中,届时业界只能另找其它后勤土地,距离既远又不方便,竞争力会更加削弱,无异“逼我们提前沦为夕阳产业”。
欧美缩量毛利率下滑
至于欧美市场生意的减少,航运界人士均不肯披露具体数字,仅表示当前亚太区的业务已经占据越来越大比重,而亚太市场的毛利率明显低于欧美市场。虽然随?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业界都日益重视亚太市场,但其实亦是无奈之举。“就好比一家酒楼,原本是卖鱼翅鲍鱼为主,现在改卖较便宜的快餐,虽然对快餐业务的前景看好,但内心当然希望还是卖鱼翅鲍鱼,赚钱能赚得多一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