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出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2-03-30 09:46 | 国际船舶网 国内造船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海洋局出台了《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将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海洋强省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对海洋的向往和需要,瞄准深海、极地、绿色、智能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打响“山东海工”品牌,把山东建设成为我国环渤海地区船舶工业的重要支撑、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十三五”以来,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主流船型和海洋油气装备优势持续巩固,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加快崛起,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居全国第3位,同比增长15.1%,增幅居全国首位;全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国的8.9%、9.4%和9.1%,分别居全国第4、第3和第4位,游艇出口量、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交付量分别占全国的50%和70%以上。先后交付了新一代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首制船“天津”号、大型豪华客滚船“中华复兴”号等国际领先船型。“蓝鲸1号”“蓝鲸2号”成功承担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任务,世界最大吨位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国内最大作业水深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19”、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1号”在我省总装交付。“深蓝1号”“长鲸1号”等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全国首座综合性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国内首个海上航天发射平台在我省投入使用。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将重点聚焦五大装备,着力实施五大行动,全力推动全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五大装备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高端船型。巩固提升大型散货船、高端客滚船、远洋渔船、平台供应船、高性能执法船等优势产品,加快发展大型气体运输船、中大型集装箱船、半潜船、多功能救援船、无人船、江海直达船等。

二是大力发展海洋能源装备。提升深水半潜式钻井/生产平台、极地冰区平台、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LNG)、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等成套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发展海上风电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海水淡化综合利用平台等。

三是大力发展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开展大型海洋设施一体化安装和拆解装备、大洋钻探船、海上火箭发射平台、深海智能采矿装备、极地浮式矿产开发船等研制,推进深远海智能养殖网箱、大型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制和示范应用,积极发展海上文旅综合体、水下观光装备等。

四是大力发展海洋智能装备。重点开展新型海洋核心传感器、智能水下机器人、智能船舶、海洋信息技术装备、海洋人工智能装备研制。五是大力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装备。全面推进船用动力、甲板机械、舱室、电力电气、通讯导航等船用系统装备研发,大力推进海洋综合试验场、测试验证平台建设。

实施五大行动

一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全行业协同创新能力。

二是制造模式转型行动。通过发展数字化造船、推行绿色造船、发展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促进制造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

三是产业链条优化行动。全面推行“链长制”工作机制,构建“7+2+2+1”体系,做优大型散货船、高端客滚船、远洋渔船、特色邮轮和游艇、绿色内河船舶、海洋油气开采装备、船用动力设备7个优势产业“强链”,做大深远海养殖装备、海上风电装备2个新兴特色产业“建链”,提升研发设计、服务保障2个能力“延链”,构建1个支撑能力强的配套体系“补链”。

四是质量品牌培育行动。推动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强化产品质量跟踪管理与服务,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聚焦优势产品和领域,开拓品牌传播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打响“山东海工”品牌。

五是开放合作扩大行动。依托已有国际国内合作平台,拓展与中央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产业前沿技术国际领域合作,开展联合设计、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扩大开放机遇,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化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END

关键词: 山东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