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船舶:“南洋型”船乘风破浪
2022-04-07 11:16 | 江门日报 船厂动态
新会银洲湖由西江、潭江两大水系交汇而成,凭借水深、岸线长、航道宽等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近年已成为我市主要船舶产业集聚区,船舶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船舶制造”。市委书记陈岸明在4月1日专题调研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时强调,要紧紧围绕市委“1+6+3”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发挥海洋大市的优势,做大做强链主企业,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化高端化,使之成为江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有力支撑。
今年1月底印发的《新会区聚焦“一园三中心”建设 全面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十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也明确提出,做大做强中小型船舶细分领域,积极开拓特种船领域,在各类船舶零部件及海工装备领域引资引产,实现从零到有、从有到优,构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
聚焦“工业振兴”,打响“新会制造”品牌,新会造船企业正以积极奋进的姿态加足马力抓生产。为全面反映新会船舶工业发展成果,今起,本报推出“新会船舶制造业扬帆起航”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银洲湖畔,阳光明媚,微风和煦。在位于新会区古井镇管咀村的南洋船舶,7艘船舶同时在建,现场热火朝天,蔚为壮观,呈现出一派抢天夺时、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
“2021年,我们企业年产值近8亿元,同比增长50%;预计2022年产值超15亿元,同比增长93%,年交付至少8艘船。”南洋船舶财务总监朱继雷兴奋地表示。
作为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南洋船舶一直专注建造灵便型散货船,已累计交付83艘,累计建造量居国内前列。其所造船型技术领先、性能优异,在灵便型散货船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世界前三,是国际标准船型之一,被国际市场称为“南洋型”船。
随着全球航运市场的回暖,南洋船舶紧扣市场脉搏,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不断推出吨位大、经济性好的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型船舶,各项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产品是国际航运市场的主力船型之一。
技术领先
7艘船舶同时在建
在南洋船舶,工人们正抓紧进行焊接、装配、打磨等作业,装焊平台上,焊接火花肆意飞舞……近年,南洋船舶采用先模块化拼装组件,再进行船坞搭载总装的模式建造船舶。经过近11个月的努力,JNS189船顺利出坞下水,进入最后的建造与调试阶段。
据介绍,南洋船舶占地34.47公顷,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可建造10万吨以内船舶,年生产能力100万DWT(即,100万载重吨)。
灵便型散货船是载重吨位介于3-6万吨的散货船,吨位适中,配有起卸货装备,对航道、港口条件适应能力强,灵活性好。
一直以来,南洋船舶专注建造灵便型散货船,所建船型技术领先、性能优异,成为国际标准船型之一,被国际市场称为“南洋型”船。随着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南洋船舶不断对船型进行优化更新,推出吨位大、经济性好的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型船舶。该企业制造的39800DWT多功能散货船和40000DWT绿色环保大开口型散货船,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目前,厂区7艘在建的船舶全部都是40000DWT。”朱继雷告诉记者,40000DWT船体更大更轻更省油,操作灵活,能装载更多货物,适合载运谷物、煤炭、水泥等散装或包装货物和木材、热轧钢板卷等大宗商品货物,是当前航运市场上的主力船型之一。
注重研发
拥有24名高层次人才
电焊、装配、打磨、油漆、电工、钳工、起重、叉车、数控切割、理料、管工……船舶工业被行内人称为“综合工业之冠”,建造船舶时,全船几十个生产区域,几十个工种同时在施工。
3月2日下午,南洋船舶建造的40000DWT散货船JNS189船顺利出坞,通过试航后,将于5月初交付给欧洲的船东。据悉,JNS189总长179.9米,型宽30米,最大吃水10.8米,于2021年4月23开工建造。
造船业目前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一定数量的员工,这其中,不仅包括大量技术工人,也包括研发人才。
扎根古井镇10多年的南洋船舶拥有24名高层次人才。这样的“人才优势”在新会乡镇并不多见,这也是南洋船舶引以为豪的“资本”。
“目前,企业共有职工600多人,125名研发人员中,有副高以上职称17人、高级技师7人,在研发人员中占比达19.20%,此外,中级职称人才有100多人。”朱继雷表示,企业有专职人员跟进职工的职称评审工作,每年一到职称评审时间,工作人员就行动起来,忙着与人社部门对接、熟悉新一年的职称评审政策、教职工填写资料、将资料送审。
“在我们企业,凡是评上了中级职称以上的人才,都可获得一次性奖励补贴。另外,新会区政府、古井镇政府也给予人才不同程度的奖励、补贴与服务,极大调动了职工参与职称评定的积极性。”朱继雷说。
他还表示,南洋船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持。企业研发人员立足现有产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我们的40000DWT绿色环保大开口型散货船被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就得益于科研人员解决了其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朱继雷说。
迎难而上
2022年预计产值超15亿元
2021年实现年产值近8亿元,同比增长50%;2022年预计产值超15亿元,预计同比增长93%,年交付至少8艘船……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的严峻挑战面前,南洋船舶迎难而上,紧扣市场脉搏,交出亮丽的成绩单。
船舶制造业是新会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据统计,2021年,新会区船舶规上工业企业有13家,产值22.73亿元,主要集中在古井、沙堆、崖门三个镇,其中,南洋船舶是代表企业之一。
造船是南洋船舶的主业,也是优势。面对新一年的市场环境,南洋船舶充满信心。
“我们主要在稳固细分市场上继续努力,保持清醒的战略定位和底线思维,紧扣航运市场脉搏。”朱继雷表示,当前,船东更看重符合各种新规要求、节能减排效果好、运营成本低的新船型,这要求船舶制造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实力。
朱继雷告诉记者,南洋船舶产品以出口为主,为了迎合今后的市场需要,企业将继续优化产品设计性能,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稳固国际市场。同时,优化船舶结构,进一步降低船舶重量,提升产品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希望通过上述措施,使我们的新型40500DWT散货船可满足‘排放III’及‘EEDI-3’等相关要求,助力企业继续保持各项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朱继雷说。
此外,据了解,南洋船舶还将在自动化设备、智能设备上加大投入,在物联网思维的指引下,引入智能焊机,使企业的生产情况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对生产现场设备、人员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引进激光设备,提升加工效率。在节能环保方面,企业将尽量使用环保节能设备,减少能耗与排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稳步扩大产能,通过基建与设备的投入,提升起重能力及物料加工周转能力,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